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143篇
内科学   7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259篇
预防医学   9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4篇
  1篇
中国医学   64篇
肿瘤学   4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不定陈诉综合征患者常常在神经科、内科、妇科、骨科、中医科、针炙科等科室碾转治疗,久治不愈,苦不堪言。传统的治疗方法有中、西药物、针刺疗法等,但存在疗程长,效果不够满意等问题。随着疼痛临床的不断深入开展,在门诊就诊的此类患者不断增多,笔者自1993年4月开始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治疗不定陈诉综合征2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2.
患儿男,第二胎第一产,胎龄35周,因母胆汁淤积、肝功能异常合并胎儿宫内窘迫而剖宫产。出生体重2700g,Apgar评分10分,因早产于生后20min转入我科。入院体检:体温35.0℃,心率108次/min,呼吸46次/min,未成熟貌,反应可,肤色红润,心肺体检未见异常,腹平,未见胃肠型,腹软,未及  相似文献   
93.
我们遇到手术中损伤肝外胆管共6例,除1例发生在胃切除术中外,其余5例均发生在胆道手术中。损伤的部位有肝总管损伤1例,肝、胆总管同时损伤1例,胆总管损伤4例。胆总管完全断裂3例,部分断裂1例,肝胆总管缺损及胆总管壁缺血坏死各1例。4例术中即时发现,及时处理,均顺利恢复。2例术后确诊,1例死亡。损伤的原因一、严重粘连,改变了肝外胆道的正常解剖位置,导致术中胆总管损伤1例。该例系十二指肠后壁慢性穿透性溃疡施行胃切除术,幽门十二指肠区粘连  相似文献   
94.
催醒宁是一种新型胆碱酯酶抑制剂,毒性小,中枢效应比毒扁豆碱强而持久。本文报道1778例东莨菪碱静脉复合全麻使用催醒宁的催醒效果和不良反应。催醒宁不仅能拮抗中枢性胆碱能的抑制作用,又能促使一些中枢性抑制药的抑制趋于消解,这种非特异性的催醒效应值得临床麻醉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5.
小鼠胸腺的胞外基质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胞外基质在胸腺发育中的作用及与T细胞发育分化的关系。方法:用抗纤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抗体,以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所用胸腺切片染色。结果:13d胎鼠胸腺内有点状、串珠状ECM阳性区。胸腺内ECB表达,从鼠胚13d到19d渐增强,主要分布于被膜、小叶间隔、血管壁及部分实质细胞间;以后渐砬弱且集中在血管壁。结论:ECM表达的变化与胸腺细胞进入胸腺并在胸腺内发育分化最后释放人血有关。  相似文献   
96.
97.
98.
胶体次枸橼酸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9.
目的 研究雌、雄激素对去睾丸大鼠腰椎、股骨颈、粗隆部、股骨近端的骨密度及股骨颈骨微结构的变化。方法 选用 39只 3~ 4月龄的Wistar雄性大鼠 ,随机分成假去睾丸组 (Sham)、去睾丸组 (Orch)、去睾丸 +雌激素组 (Orch +E2 )和去睾丸 +雄激素组 (Orch +T) ,同条件下饲养 1 8w。处死前用HologicQDR 2 0 0 0 +DEXA测量大鼠腰椎、股骨颈、粗隆部、股骨近端的骨密度。处死前第 1 4 ,1 3d和第 3 ,2d行骨荧光标记 ,大鼠处死时收集血清行T和E2 放免检测 ,同时取左侧股骨近端行塑料包埋的骨组织切片及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 Orch组大鼠 1 8w后腰椎、股骨颈、粗隆部、股骨近端的骨密度均下降 ,与Sham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Orch +E2 组大鼠的 4个部位骨密度均最高 ,但与Sham组比较无差异 ,Orch组股骨颈的骨小梁面积百分率和骨小梁数目与Sham组比较均减少 (P<0 0 1 ) ,骨小梁分离度增加 (P <0 0 1 ) ;Orch +E2 和Orch +T组大鼠的各静态参数维持在Sham组水平 ;Orch组的骨荧光标记周长百分率、骨形成率BFR/BS、BFR/BV和BFR/TV均增加 (P <0 0 1 ) ,代表骨吸收的骨小梁面积破骨细胞数和骨小梁周长破骨细胞数均增加 (P <0 0 1 ) ;Orch +E2 和Orch +T组大鼠的各动态参数维持在Sham组水平。结论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