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458篇
  免费   3126篇
  国内免费   1371篇
耳鼻咽喉   101篇
儿科学   503篇
妇产科学   292篇
基础医学   2201篇
口腔科学   299篇
临床医学   23357篇
内科学   4517篇
皮肤病学   212篇
神经病学   1184篇
特种医学   33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2篇
外科学   8698篇
综合类   29774篇
预防医学   6102篇
眼科学   1274篇
药学   14042篇
  106篇
中国医学   7041篇
肿瘤学   881篇
  2024年   295篇
  2023年   1069篇
  2022年   1342篇
  2021年   1738篇
  2020年   1935篇
  2019年   1980篇
  2018年   999篇
  2017年   1860篇
  2016年   2068篇
  2015年   2589篇
  2014年   4903篇
  2013年   5143篇
  2012年   6708篇
  2011年   7591篇
  2010年   7223篇
  2009年   6755篇
  2008年   7296篇
  2007年   6490篇
  2006年   5813篇
  2005年   6003篇
  2004年   4710篇
  2003年   3981篇
  2002年   3140篇
  2001年   2505篇
  2000年   1799篇
  1999年   1302篇
  1998年   1224篇
  1997年   1119篇
  1996年   976篇
  1995年   769篇
  1994年   630篇
  1993年   366篇
  1992年   358篇
  1991年   328篇
  1990年   309篇
  1989年   273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105篇
  1986年   69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统计分析该院产前超声测量的胎儿生物学指标资料,探讨最优的预测胎儿出生体质量的指标及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孕妇140例为研究对象,超声测量140例住院分娩孕妇胎儿腹围(AC)、头围(HC)、股骨长(FL)、双顶径(BPD)、羊水指数(AFI)等指标,运用主成分回归法建立体质量预测方程,预测结果与胎儿实际出生体质量及hadlock3公式进行比较。结果胎儿FL、AC、BPD、宫高(FUH)、HC等指标与出生体质量相关(r=0. 554、0. 549、0. 519、0. 360、0. 357,均P0. 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C、HC和BPD3个自变量对出生体质量的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共线性诊断提示具有高度共线性。主成分分析提取出两个主成分,预测体质量与实际符合率(84. 3%)高于hadlock3公式(69.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3);预测体质量平均绝对误差[(180. 0±145. 2) g]显著低于hadlock3公式[(261. 4±238. 4)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2)。结论主成分分析能较好解决胎儿生物学相关指标间的多重共线性,主成分回归方程预测结果优于hadlock3公式,可根据实际资料拟合预测方程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到院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DNT)延误的影响因素。方法88例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AIS患者,根据DNT是否延误分为延误组(26例)和非延误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既往史、溶栓前用药史、就诊时间、入院时血压、卒中类型、各流程段时间,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DNT延误的影响因素。结果延误组患者年龄(66.42±9.86)岁、高血压病史占比53.85%、溶栓前使用抗高血压药占比42.31%高于非延误组的(59.24±9.35)岁、25.81%、11.29%,CT检查时间(32.80±11.45)min、CT结果时间(50.75±15.80)min、生化结果时间(62.75±11.00)min、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耗时(20.00±9.25)min长于非延误组的(24.55±7.05)、(35.45±8.75)、(44.70±5.55)、(10.37±5.73)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溶栓前使用抗高血压药、CT检查时间以及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耗时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DNT延误的影响因素。结论患者年龄、溶栓前使用抗高血压药、CT检查时间以及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耗时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DNT延误的影响因素,优化AIS的院内诊治流程,提高医师知情同意谈话技巧,对人民群众进行健康科普教育以提高其对AIS的认识,均有利于缩短DNT。  相似文献   
93.
目的 评估羟考酮无背景量静脉自控镇痛(PCIA)在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6例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吗啡组和羟考酮组,各33例。两组术后均采用无背景量静脉自控镇痛模式。镇痛泵配方:吗啡组:100 ml生理盐水混合50 mg吗啡以及10 mg托烷司琼;羟考酮组:100 ml生理盐水混合50 mg羟考酮以及10 mg托烷司琼。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镇痛前后的静态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动态VAS评分,术后48 h镇痛药物使用总量、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羟考酮组镇痛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吗啡组的8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后,两组患者的静态VAS评分、动态VAS评分均较本组镇痛前降低,且羟考酮组降低程度优于吗啡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羟考酮组术后48 h镇痛药物使用总量、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分别为(63.01±3.42)ml、(12.21±1.45)次,均少于吗啡组的(85.35±5.47)ml、(21.21±1.55)次,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羟考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3%低于吗啡组的24.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考酮无背景量静脉自控镇痛在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可获得理想效果,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及镇痛泵按压次数,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4.
目的:分析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静脉用药配制中心(PIVAS)不合理用药医嘱发生率的原因及其干预对策,为PIVAS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3年1—5月间(活动前)和2013年6—12月间(活动后)不合理医嘱,按照品管圈规则,分析PIVAS不合理用药医嘱,比较活动前后不合理用药医嘱的相关数据,探讨并拟定对策,加以实施,评价成果并进行持续改进。结果:PIVAS不合理用药医嘱发生的主要类型有溶媒选择不适宜、用法用量不当和存在配伍禁忌等,制定6项对策实施改进后,不合理用药医嘱例数由每周9.60例降至7.04例(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PIVAS不合理用药医嘱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静脉镇痛对应激反应的影响及临床镇痛疗效。方法将66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3例接受氟比洛芬酯静脉镇痛为研究组,另33例不进行静脉镇痛为对照组。检测术前、拔管即刻及镇痛后24 h的血糖与皮质醇水平,并记录镇痛后1、3、6、12、24 h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镇痛后24 h的血糖与皮质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镇痛后1、3、6、12、24 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氟比洛芬酯静脉镇痛的疗效可靠,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分析血常规检验中应用不同的采血方式对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特定时间段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内在我院接受体检的300例人员,按体检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末梢采血)和观察组(静脉采血);对比两种采血方式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体检结束后,两组受检人员的血常规检验结果,除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VH)无显著差异之外(P> 0.05),其余结果均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采取静脉采血的方式可以确保血常规检验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且可以精准对患者病情进行定位,值得推广并使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8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及静脉溶栓,观察组予常规治疗及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观察术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治疗前及治疗后1、2、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治疗前、治疗后3 d CD3+、CD4+、CD8+、CD4+/CD8+水平变化,记录预后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 86%、73. 8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34)。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NIHS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1、2、3个月NIHS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本组治疗后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2、3个月NIHSS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本组治疗后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3个月NIHS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后3 d 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3 d CD3+、CD4+、CD4+/CD8+水平升高,CD8+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管急性再闭塞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746)。结论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极大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气雾型皮肤冷喷剂在缓解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患者疼痛中的效果。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输液港输液及维护的肿瘤患者60例,将2017年2月-7月的患者分为对照组,2017年8月-2018年2月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穿刺时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胶,观察组穿刺时使用气雾型皮肤冷喷剂。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时疼痛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雾型皮肤冷喷剂能有效缓解无损伤针穿刺时的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羟考酮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治疗为主的94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患者,研究组术后镇痛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羟考酮和托烷司琼,对照组术后镇痛采用羟考酮和托烷司琼,记录患者不同时点心率、平均动脉压,视觉模拟评分、Ramsay镇静评分、镇痛满意度,HMGB1、TNF-α、IL-6和IL-10水平,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在术后静止时和运动时4 h、6 h、24 h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4 h、6 h、24 h和48 h患者自控镇痛累计羟考酮使用量和按压次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6.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镇痛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两组患者HMGB1、TNF-α、IL-6水平均降低,IL-10水平升高,研究组术后HMGB1、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羟考酮较单纯使用羟考酮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效果好,患者对疼痛控制满意度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炎性反应低。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