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79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毒理学基础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毒理学基础既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应用科学,毒理学相关课程已成为医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在毒理学基础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注重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创新精神,形成创新思维,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为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抗生素的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某高等院校大学生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研究对象,进行抗生素认知和使用的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抗生素认知和使用情况存在很多误区。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对抗生素的认知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加强对大学生抗生素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大学生对抗生素的使用的认识,以减少抗生素滥用的现象。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出生前后高剂量双酚A(BPA)暴露对小鼠不同时期血清白介素-17(IL-17)和白介素-23(IL-23)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BPA发育免疫毒性机制。方法将确认妊娠的ICR母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BPA剂量组(高、中、低组分别为2.0、0.5和0.125 g/L BPA);母鼠自妊娠第0 d(GD0)至仔鼠断乳(出生后第21 d,PND21)经饮水暴露于BPA。分别于PND7、PND21和PND42取仔鼠外周血用ELISA检测IL-17和IL-23含量。结果在PND7和PND21时,随母鼠BPA暴露剂量的增加,仔鼠血清IL-17和IL-23含量逐渐上升,2.0 g/L BPA组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PND42时,各BPA暴露组仔鼠血清IL-17和IL-23含量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出生前后BPA暴露可能引起子代断乳前体内Th17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比较三氯乙烯(TCE)致敏豚鼠和未致敏豚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方法 将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橄榄油)对照组,2,4-二硝基氯苯(DNCB)阳性对照组,TCE处理组.根据豚鼠最大值试验(Guinea pig maximization test,GPMT)方法处理豚鼠.按照<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的评分标准对动物的皮肤反应进行评分,评分≥1的判为致敏.在末次激发后24 h和72 h分2批采血,用聚合酶链反应试剂盒测定血清中TNF-α、和IL-1β的含量.结果 DNCB组致敏率为100%,TCE组致敏率为62.1%.DNCB阳性对照组和TCE致敏组TNF-α和IL-1β水平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在24 h及72 h 2个时点,TCE致敏动物TNF-α和IL-1β水平比相应的未致敏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TCE诱导的致敏豚鼠血清中TNF-α和IL-1β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96.
目的:评估龙氏手法治疗儿童颈性眩晕的效果,探讨其机理。方法:将80例颈性眩晕儿童随机分为龙氏组和推拿组各40例,分别给予龙氏手法治疗及推拿治疗。观察两种手法对患儿异常经颅超声多普勒(T CD )和颈椎X线片结果的改善情况及疗效差异。结果:龙氏组在异常T CD及异常颈椎X线片的改善率及愈显率方面均优于治疗前及推拿组治疗后( P<0.05,0.01)。结论:龙氏手法有利于消除儿童颈性眩晕的各种致病因素,是一套治疗儿童颈性眩晕的安全的优选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夫妇细胞遗传学特点。方法:用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进行染色体G带分析,并进一步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染色体畸变是自然流是的一个重要原因,且大Y是其重要方面。结论:对不明原因的自然流产、死胎等异常孕产史夫妇进行染色体检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研究结果提示对不明原因的先兆流产不要盲目保胎。  相似文献   
98.
铅对男(雄)性生殖生育的影响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物实验和人群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铅对男 (雄 )性生殖生育的影响主要涉及男性精液质量降低、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配偶不良妊娠过程和结局以及子代生长发育和神经行为功能损害 ,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三氯乙烯(TCE)、四氯乙烯(PCE)对体外培养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KC)氧化损伤作用及维生素E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来源于3个或3个以上不同健康个体的皮肤KC细胞混合培养于K—SFM培养基中,利用中性红吸附实验确定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据此确定TCE、PCE染毒浓度。染毒4h后,测定细胞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水平;维生素E保护组使用不同浓度维生素E预作用2h后,再分别换入0.5mmol/LTCE或0.2mmol/LPCE与不同浓度维生素E混合物作用4h后,测定细胞内MDA、SOD、ROS水平。结果TCE、PCE能引起体外培养人皮肤KC细胞氧化损伤,且具有浓度一反应关系。而维生素E对其具有保护作用,能下调其氧化损伤,且具有浓度一反应关系。结论TCE、PcE能引起体外培养人皮肤KC细胞氧化损伤,而维生素E对其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环境铅污染对儿童行为影响的队列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儿童铅暴露水平及其父母基线血铅、母亲孕中血铅等对儿童行为的影响.方法 1996-2004年,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在环境铅污染较严重的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对队列内新婚夫妇进行追踪观察至分娩,其间对夫妇进行基线调查、孕前观察、孕期随访、分娩情况记录,并定期观察随访其子代发育情况.共采集到210对夫妇基线血样,93份孕中血样,98份脐带血样.分别于2001年和2004年系统地对队列内夫妇的子代进行体格检查和儿童问卷调查,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长用)对队列内儿童进行了行为问题测试,并采集幼儿指血165份、儿童指血161份,采用PE-AA800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血铅水平检测.结果母亲基线血铅、父亲基线血铅、儿童血铅、幼儿血铅、脐带血铅和孕中血铅几何均值(G±s)依次为(62.71±2.18)、(72.93±2.06)、(91.93±1.58)、(130.39±1.88)、(54.32±2.11)和(50.93±1.95)μg/L;血铅超过100μg/L的样本所占比率分别为32.38%,38.10%,45.34%,43.03%,10.20%和9.68%.男童违纪和分裂样因子得分高于女童,而抑郁和社交退缩因子得分低于女童(P<0.05).幼儿行为异常发生率为16.1%,其中男、女儿童的发生率分别为15.7%,16.7%.儿童分裂样因子得分与母亲孕中血铅水平呈正相关(β=0.168,P<0.05);女孩残忍因子得分与脐带血铅水平呈正相关(β=0.294,P<0.05);而总分、抑郁、多动、违纪、社交退缩、分裂样、攻击性、强迫性(男)因子得分与儿童血铅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出生前后不同时期铅暴露水平对儿童行为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尤以儿童当前血铅水平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