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目的:制备塞来昔布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大鼠灌胃给药后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采用热熔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制备塞来昔布固体脂质纳米粒,并对制得的纳米粒进行表征。将1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为塞来昔布原料药组和塞来昔布固体脂质纳米粒组,灌胃给药剂量均为100 mg·kg-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塞来昔布的浓度,采用3P97程序计算塞来昔布药动学参数。结果:塞来昔布固体脂质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83.6±44.5)nm,PdI为(0.217±0.052),Zeta电位为(-30.4±5.2)mV。塞来昔布原料药和塞来昔布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AUC(0-t)分别为(4.47±0.72)和(11.64±2.01)mg·L-1·h;t1/2分别为(13.45±1.89)和(10.12±1.24)h;tmax 分别为(2.33±0.21)和(1.31±0.14)h;Cmax分别为(0.86±0.12)和(2.14±0.46 )mg·L-1。结论:塞来昔布固体脂质纳米粒能够明显改善大鼠体内塞来昔布的药动学行为,与塞来昔布原料药相比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同时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92.
目的:分析脊柱转移瘤手术治疗,探讨其适应证、手术方法、疗效.方法: 对61例脊柱转移瘤行手术治疗,包括颈段10例、胸段28例、腰段20例、骶段3例,观察术后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随访3个月-4年,平均17个月,疼痛缓解率85.5%(47/55例),51例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le分级提高1-3级,6例术前术后均没有神经症状,4例无神经功能恢复.最短生存4.5个月,最长生存3年,生存期超过2年者19.6%(12/61例).结论: 根据肿瘤的Tokuhashi、Tomita、WBB分期系统设计手术方案,合理切除肿瘤,脊髓减压和重建脊柱稳定性,可以明显缓解疼痛,改善神经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距骨后突内侧结节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2010年4月收治的11例距骨后突内侧结节骨折,新鲜骨折9例,其中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1例,可吸收螺钉固定1例,Herbert螺钉固定3例,石膏外固定4例;陈旧性骨折2例,其中行骨块切除术1例,非手术治疗1例。结果随访6个月~3年,采用美国足踝关节协会后足评分系统评价:优5例,良3例,可1例,差2例。结论距骨后突内侧结节骨折易漏诊,多合并临近部位骨折,应根据受伤时间,是否累及距下关节面,骨折块大小、移位程度及踝管刺激症状等选择治疗方法;一期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预后较佳。  相似文献   
94.
目的:设计一款基于指端容积脉搏波的血流参数自动检测装置。方法:利用反射式光电传感器获得人体指端容积脉搏波,采用C8051F020单片机对脉搏波进行自动分析、处理与计算,将得到的各项血流参数通过TC35i型GSM模块远程传输给医生。结果:设计的血流参数检测装置能够实现指端容积脉搏波的采集与计算,并可顺利地通过GSM网络接收与发送短消息。结论:该装置使得血流参数检测变得简单、方便,利用GSM网络的无线传输功能,使检测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特别适用于家庭医疗保健。  相似文献   
95.
目的:详细介绍妊娠期疾病病历管理系统的特点和整体设计,从妇产科专业角度对病历的编辑和使用进行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设计。方法:在病历数据库中灵活的进行数据的存储和访问,特别是病历统计管理理念的引入,利用过滤条件的设置可方便的对病历库进行检索,使符合条件的病历从数据库中导出。结果:该系统在北京妇产医院试用2年,节省了医生填写和访问病例的时间,为科研工作提供了大量的病例信息。结论:本文病历库的数据格式可以与SPSS统计软件无缝连接,为临床科研提供客观、严谨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青少年早期股骨头骨坏死外科微创介入治疗效果。方法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骨科1995-09/2003-11收治30例青少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应用外科微创治疗技术,对早期青少年股骨头骨坏死患者通过介入方法拟行髋关节周围血管扩张术。结果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25例(83%,25/30),减轻3例(10%,3/30),无效2例(7%,2/30)。结论外科微创介入治疗方法对早期青少年股骨头坏死有解除疼痛的作用。并能延缓病灶发展,减少患者髋关节功能致残率。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青少年早期股骨头骨坏死外科微创介入治疗效果。方法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骨科1995-09/2003-11收治30例青少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应用外科微创治疗技术,对早期青少年股骨头骨坏死患通过介入方法拟行髋关节周围血管扩张术。结果患治疗后疼痛缓解25例(83%,25/30),减轻3例(10%,3/30),无效2例(7%,2/30)。结论外科微创介入治疗方法对早期青少年股骨头坏死有解除疼痛的作用。并能延缓病灶发展,减少患髋关节功能致残率。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3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30例轻、中度膝骨关节炎患者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给予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2 mL,每周一次,5周为一个疗程.评估观察组一个疗程后临床症状的改善及治疗前后两组关节滑液中细胞因子IL-1β、IL-6及TNF-α水平变化.结果 一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在疼痛及关节功能方面改善,与治疗前相比P<0.01;临床总有效率为90%;观察组治疗前关节滑液中细胞因子水平为IL-1β[(85.63 ±18.94) ng/L]、IL-6[(234.06 ±46.11) pg/mL]、TNF-α[(209.87±48.72) ng/mL]与对照组IL-1β[(21.13±7.54)ng/L]、IL-6[(45.78±17.09) pg/mL]、TNF-α[(59.87±16.01)ng/mL]相比浓度明显升高(P<0.01);一个疗程后与治疗前相比三种细胞因子浓度均明显降低[分别为(44.69±15.68) ng/L,(92.18±34.76) pg/mL,(118.63±40.97) ng/mL,P<0.01].结论 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短期临床疗效确切,其抑制了细胞因子IL-1β、IL-6及TNF-α的表达,降低了膝关节软骨的损害.  相似文献   
99.
陈杰  杨益民  杨靓靓  杨婷  蔡云  辛海明  刘泽军 《重庆医学》2013,(35):4233-4235,4238
目的构建P53凋亡刺激蛋白(ASPP)家族的抑制成员iASPP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通过脂质体转染到结肠癌细胞株SW480及Lovo中,观察转染前后iASPP表达变化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解放军第十六医院检验科经测序鉴定的pMD19-T-iASPP质粒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iASPP,测序鉴定后用脂质体将重组质粒转染至结肠癌细胞株SW480及Lovo中,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iASPP的表达以及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情况。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iASPP,经酶切测序与GenBank上记录的人iASPP cDNA序列(gi 60457962)完全一致。经pcDNA3.1(+)-iASPP质粒转染的结肠癌细胞株SW480及Lovo的iASPP mRNA表达增高,细胞凋亡率下降。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iASPP,并成功在结肠癌细胞株SW480及Lovo中获得了表达,细胞株的凋亡率下降,提示抑制iASPP高表达有可能成为恢复P53抑癌功能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大鼠血管狭窄处内皮细胞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的表达规律。方法将45只SD大鼠(重量320±18.5 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颈动脉狭窄组,狭窄组又分为0.25、0.5、1、2、4、8、16、24 h,8个时相,套扎法建立左颈总动脉狭窄模型,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多普勒血流仪在体测定切应力及血流量。术后不同时相点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检测TF的mRNA和蛋白表达。应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内膜平均灰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内皮细胞TF的mRNA转录和蛋白合成微弱;狭窄15 min后,内皮细胞胞浆TF基因mRNA转录和蛋白合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TF基因mRNA转录和蛋白合成,4 h达到峰值,与邻近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管狭窄后,切应力能够早期诱导动脉狭窄处内皮细胞TF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