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50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91.
目的:应用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灌注状况对心肌存活性的影响。方法:所有使梗死相关动脉(IRA)达到TIMI3级血流的AMI患者,根据PCI后即刻冠状动脉造影的TMP分级评价的心肌灌注状况,分为A组(TMP为2~3级,57例),B组(TMP为0~1级,31例)。运用静息及含服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MPI)来评价2组的存活心肌并于12周再次行静息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MPI)评价存活心肌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周心肌存活面积A组高于B组[(5.43±4.89):(4.12±4.15),P<0.05],术后12周A组心肌缺损面积改善程度较B组明显[A组由(26.54±12.71)降至(17.86±11.59),P<0.05),B组由(39.37±16.31)降至(37.19±10.79),P>0.05]。结论:AMI患者行PCI术后心肌组织灌注TMP分级2~3级,可提高存活心肌的数量,心肌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胺碘酮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模型对照组和胺碘酮组建立缺血再灌注无复流模型,分别于再灌注后120min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兔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栓素A2(TXA2)、5-羟色胺(5-HT)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在缺血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条件下,胺碘酮组无复流面积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50.44±5.36)%vs.(78.91±3.35),P〈0.01]。胺碘酮组血清hsCRP、TXA2、5-HT水平(2.80±0.18)μg/L、(3.27±0.54)mg/L、(2.63±0.73)ng/L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3.05±0.29)μg/L、(4.57±0.78)mg/L、(3.84±0.93)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可抑制兔急性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反应,减轻心肌无复流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在冠心病心绞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心绞痛患者70例,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4例,另选择3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IL-6、MCP-1水平。结果 UAP组血浆IL-6、MCP-1水平为(18.12±2.62)pg/L、(25.63±4.76)pg/L,显著高于SAP组的(14.98±2.54)pg/L、(21.78±4.53)pg/L(P<0.01),UAP组、SAP组均高于对照组(11.68±2.51)pg/L、(15.71±4.34)pg/L(P<0.01)。结论血浆IL-6与MCP-1在冠心病患者中显著升高,在反映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及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60例ACS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前后血浆TNF-α及MCP-1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n=30)进行比较。结果 ACS组血浆TNF-α、MCP-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服用阿托伐他汀4周后血浆TNF-α及MCP-1水平下降(P<0.01)。结论 ACS患者血浆TNF-α及MCP-1水平升高与冠状动脉炎性反应相关,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ACS患者血浆TNF-α及MCP-1水平,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5.
刘丽军  信栓力  常超  赵秀峰  韩丽英 《临床荟萃》2010,25(12):1029-1031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单核趋化蛋白1(MCP-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心绞痛患者130例,分为UAP组6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66例;4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浊度法检测血浆hsC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浆MCP-1.结果 UAP 组血浆 hsCRP、MCP-1 水平为(2.03±0.55) μg/L、(27.04±6.44)pg/L,显著高于SAP组的(1.69±0.42) μg/L、(17.07±5.10)pg/L(P<0.01),两组hsCRP、MCP-1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hsCRP、MCP-1的(1.18±0.37) μg/L、(9.90±2.54)pg/L(P<0.01或<0.05).相关分析表明hsCRP与MCp-1正相关(r=0.818,P<0.01).结论 炎性因子hsCRP与MCP-1是 UAP 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HCY)对扩张型心肌病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病人70例,纳入同期门诊体检者40名为正常对照组。将70例病人与40名健康者的血清HCY水平,同时将70例病人按照心功能等级的不同分为3组,比较3组病人血清HCY水平。检测70例病人治疗前后心脏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N末端脑钠素(NT-pro BNP)指标,并将LVEDD、LVEF、NT-pro BNP指标与病人治疗前血清HCY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扩张型心肌病组治疗前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治疗前心功能分级越高,体内HCY水平越高,3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扩张型心肌病组治疗前LVEDD、LVEF、NT-pro BNP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70例病人LVEDD、LVEF、NT-pro BNP指标均得到改善。(4)治疗后心功能分级低的病人LVEDD、LVEF、NT-pro BNP水平显著优于心功能分级高的病人。(5)70例病人治疗后LVEDD、LVEF、NT-pro BNP与治疗前HCY水平有相关性。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对扩张型心肌病病人的治疗有不利作用,对预后也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估牙周病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按照系统评价的要求全面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并采用Meta分析专用软件Stata 11对入选的17篇关于牙周病与心血管事件关系的队列研究(共计667698例病人)进行Meta分析。结果牙周炎与心血管事件的研究异质性较高(I2=62.0%,P=0.000),故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合并相对风险(RR)值为1.14(1.07,1.23)。无牙与心血管事件的研究异质性低(I2=0.0%,P=0.467),故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合并RR值为1.23(1.09,1.40),0~10颗牙齿及牙龈炎与心血管事件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合并RR值分别为1.38(1.02,1.87)及1.26(0.93,1.70),但牙龈炎与心血管事件无统计学意义,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相应研究。结论从现有的证据来看,牙周病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其中牙周炎、无牙、0~10颗牙齿与心血管事件明显相关。口腔疾病与心血管事件有相关性,开展口腔健康管理及口腔疾病防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9.
目的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浓度,并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前血清ET-1、TNF-α、sICAM-1浓度与PCI治疗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邯郸市第一医院住院并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治疗后患者结局分为PCI治疗后心肌损伤组(n=22)和PCI治疗后心肌未损伤组(n=8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所有研究对象PCI治疗前、PCI治疗后血清ET-1、TNF-α、sICAM-1浓度,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浓度。结果心肌损伤组患者PCI治疗前血清ET-1、TNF-α、sICAM-1浓度显著高于PCI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未损伤组患者PCI治疗前血清ET-1、TNF-α、sICAM-1浓度与PCI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损伤组PCI治疗前与PCI治疗后血清ET-1、TNF-α、sICAM-1浓度均显著高于心肌未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治疗后,心肌损伤组患者血清cTnI、CKMB浓度显著高于PCI治疗前及心肌未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治疗前,心肌损伤组血清cTnI、CKMB浓度与心肌未损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治疗前患者血清ET-1、TNF-α、sICAM-1浓度与PCI治疗后血清cTnI、CKMB浓度呈正相关(P0.05)。患者PCI治疗前血清ET-1、TNF-α、sICAM-1浓度单独检测对PCI治疗后心肌损伤具有一定诊断价值,3者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32,敏感度为87.90%,特异度为92.9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I治疗前血清ET-1、TNF-α、sICAM-1浓度是PCI治疗后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者PCI治疗前ET-1、TNF-α、sICAM-1浓度升高,可能作为PCI治疗后心肌损伤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清趋化素(chemerin)水平与心房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CARTO指导的首次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患者80例,根据有无低电压区将患者分为无低电压区组(n=32)和低电压区组(n=48),根据低电压区范围大小,低电压区组分为3个亚组:>5%≤20%(n=30)、>20%≤35%(n=12)、>35%(n=6),左心房低电压区范围反映心房纤维化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的血清chemerin水平。 结果 与无低电压区组相比,低电压区组的chemerin水平明显升高;>5%≤20%、>20%≤35%、>35%的chemerin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低电压区范围越大,chemerin水平越高;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hemerin水平与低电压区范围呈正相关(r=0.721,P<0.01)。结论 血清chemerin水平的高低可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指标来评估心房纤维化程度,有助于临床选择合适的患者和消融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