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7篇
  免费   347篇
  国内免费   56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174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197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314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99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04篇
预防医学   745篇
药学   151篇
  2篇
中国医学   120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研究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静息态脑磁图伽马频带的脑功能网络特征。方法:ASD儿童6名,健康对照9名。采集静息态脑磁图信号和磁共振数据,在信号源水平进行伽马频带信号在大脑皮层的功率谱密度分析,并计算相位转移熵,构建脑网络,用于患儿组和对照组比较。结果:在脑网络节点激活程度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患儿的伽马频带激活程度偏低(均P<0.05),受到显著抑制的脑区主要集中在双侧额叶、双侧颞叶和双侧岛叶,少量分布在右侧边缘叶及右侧顶叶。在脑网络节点间信息传递方面,信息汇集点存在组间差异(均P<0.05),患儿组为左侧角回中部,对照组为右侧枕中回腹部和左侧舌回后部。另外,信息发散点也有组间差异(均P<0.05),患儿组为右侧前眶额回和右侧岛盖部上部以及左侧梭状回前部,对照组则无显著的信息发放核心脑区。结论:ASD儿童大脑静息态伽马频带激活程度较低,提示患儿大脑存在兴奋-抑制失衡。ASD儿童伽马频带脑网络中,信息接收和发放的核心脑区分布模式与对照组存在差异,信息发放失衡。  相似文献   
92.
王安运  范静怡 《新医学》2021,52(1):50-55
目的 探讨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屏幕暴露情况与睡眠问题,并对两者在该群体中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使用自制的《屏幕使用情况问卷》和《中文版儿童睡眠习惯问卷》对101例学龄前ASD患儿屏幕暴露及睡眠状况展开评估,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两者关系。结果 学龄前ASD患儿屏幕暴露超时(> 1 h/d)检出率为35.6%,餐时不同程度使用屏幕设备的比率为61.4%,睡前1 h不同程度使用电子屏幕设备的比率为75.2%,经常使用手机等手持屏幕设备的比率为66.3%。ASD患儿常见睡眠问题检出率分别为:睡眠不良(82.2%)、就寝习惯不良(62.4%)、睡眠时间不足(56.7%)、睡眠焦虑(44.6%)。3 ~ 4岁组与5 ~ 6岁组ASD患儿睡眠时间不足和睡眠焦虑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屏幕暴露超时是该类患儿睡眠持续不良和睡眠呼吸障碍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982及4.615,P均<0.05)。结论 学龄前ASD患儿屏幕暴露及睡眠问题均较严重,屏幕暴露超时与其睡眠持续不良和睡眠呼吸障碍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3.
重复刻板行为是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症状之一,病因复杂,表现形式多样.其形成机制假说众多,近年来有研究显示纹状体功能异常可能参与了孤独症重复刻板行为演变过程.本文拟对纹状体及其环路参与孤独症重复刻板行为相关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望推动孤独症重复刻板行为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3~6岁儿童抚养人对孤独症相关信息知晓现状,为开展社区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哈尔滨市8个行政区内抽取44所幼儿园,以其中所有3~6岁儿童的主要抚养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从孤独症的症状识别、一般知识了解、病因、就诊态度等多方面评价对孤独症相关知识的知晓现况.共回收合格问卷4947份.结果:样本中,2786人(57.8%)能够准确识别孤独症的症状;3115人(64.8%)认为孤独症属于心理疾病;2484人(68.1%)认为应首选心理门诊就诊;1730人(36.4%)认为孤独症存在特殊能力或才能;2680人(67.0%)认为教育不当是导致孤独症发病的主要原因.多因素分析显示,居住在城市(OR=1.66)、女性(OR=1.34)、接触过孤独症(OR=1.50)、受教育水平较高(OR=2.04、5.39、9.12)的人群能更好的识别孤独症.结论:3~6岁儿童抚养人对孤独症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区,有必要积极开展社区宣传教育,提高家长对孤独症认知程度,改变错误认知,以早期识别孤独症儿童.  相似文献   
95.
孤独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性脑疾病,其早期发现和精确诊断非常重要。从54名孤独症和50名正常儿童的脑电信号中提取功率谱、熵、双谱相干性以及相干性等多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每组特征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为提高分类性能,提出融合多特征脑电进行分析,进一步采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算法进行特征选择,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建立分类模型。结果显示,用单一特征分类,得到的分类准确率为72%,灵敏度为73.94%,特异性为67.74%,F1分数为69.74%,因此单一特征所建立的分类模型性能较差;在融合多特征进行分类时,选择前25个特征建立模型,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93.45%±0.79%),此时灵敏度为91.73%±0.42%,特异性为94.01%±0.36%,F1分数为92.54%±0.31%,且AUC达到0.96,相比单一特征分类模型具有良好的性能。研究结果可以为孤独症的辅助诊断提供科学客观依据,为孤独症儿童后期康复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孤独症儿童母亲的复原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对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复原力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76名孤独症儿童母亲进行调查。结果①孤独症儿童母亲抑郁得分高于全国常模;②孤独症儿童母亲的抑郁与复原力、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③复原力、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3因子能显著预测抑郁(R2=0.563,F=30.901,P<0.001)。结论复原力和积极应对方式可有效减少孤独症儿童母亲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97.
抚养孤独症儿童带给父母的心理压力和困扰在既往研究中已得到充分探讨,但近年来已有学者转变研究视角,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患儿父母的创伤后成长,为父母的心理干预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综述孤独症儿童父母创伤后成长的相关研究,指出患儿父母成长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心理干预工作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98.
目的:调查孤独症患儿父母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现状,分析不同人口社会学因素对孤独症患儿父母心理弹性状况的影响,探讨孤独症患儿父母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郑州市瑞曼康复训练中心、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等84名患儿父母进行调查。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孤独症患儿父母的心理弹性总分为(58.38±11.75)分,社会支持总分为(37.23±6.56)分,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孤独症患儿父母的心理弹性水平较低,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应加强对孤独症患儿父母的社会支持,提高其心理弹性水平,促进患儿父母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口腔触觉刺激联合音乐游戏对孤独症患儿口部触觉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4月医院80例孤独症口部触觉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年龄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口腔触觉刺激联合音乐游戏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口腔健康行为量表”评分以及“孤独症患儿口部触觉敏感问卷”评分。结果干预护理后,观察组“口腔健康行为量表”中口腔感触觉、口腔卫生习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孤独症患儿口部触觉敏感问卷”口腔感觉敏感性、食物味觉质地敏感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触觉刺激联合音乐游戏能够有效提高孤独症口部触觉障碍患儿口腔感触觉功能,降低其敏感性,并改善其口腔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