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10年来,甲状腺外科快速发展。随着甲状腺外科相关指南、专家共识的不断修订与完善,在专业团体的引导下,中国甲状腺外科在术前诊断、手术方式、治疗方法创新等方面实现了可喜发展,病人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甲状腺疾病诊治技术快速革新、外科术式的发展与统一、多学科诊疗模式发展与应用、术后规范化管理助力疗效提高、重视特殊情况下的甲状腺癌及髓样癌诊治以及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等综合发展提升了甲状腺癌诊疗的安全性、精准性,有效的改善了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乳头状甲状腺癌(PTC)颈淋巴结的转移方式及相关影响因素在颈部不同区域淋巴结转移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甲状腺外科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3年期间行手术治疗的223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就患者性别、年龄、术前TSH水平、肿瘤直径、是否为多灶、是否侵及甲状腺被膜及其周围组织、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是否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以及肿瘤的T分期等因素与颈部不同区域的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岁及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多发病灶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岁及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保护因素(P〈0.05),多发病灶是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Ⅱ-Ⅳ区是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常见区域,其中Ⅲ区转移率最高,达100%;当出现跳跃性转移时,Ⅱ-Ⅳ区是转移高发区域。结论对年龄〈45岁的PTC患者应常规进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如果患者同时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风险会显著降低;当原发肿瘤为多发病灶时,应加强术中对Ⅱ-Ⅳ区淋巴结的探查,尤其是Ⅲ区淋巴结;当可疑跳跃性转移出现时,Ⅱ-Ⅳ区淋巴结应是常规清扫范围。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癌与超声探测甲状腺钙化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近十年来发病人数急剧增加。如今已成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并且甲状腺癌占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随着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超声已经成为甲状腺疾病术前检查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其影像学显示的钙化病灶对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以微小钙化的特异性高,达96.74%,特别是在对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回顾性研究中,诊断率最高可达100%。微小钙化对诊断微小乳头状癌有重要临床意义。在那些甲状腺结节伴钙化的年龄〈45岁的患者中,尤其当是伴微小钙化时,应高度警惕恶性可能,恶变的可能性超过50%。另外,甲状腺单发结节患者钙化与癌变紧密相关,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多发结节伴钙化者。近年来,颈部淋巴结的是否肿大、是否有钙化、针吸细胞学与超声的联合应用、一些甲状腺的特殊基因的检测和钙化与非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关系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的特殊临床症状以及降低PHPT误诊率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4~2009年确诊为PHPT病例43例,15例曾被误诊,误诊率达34.7%.[结果]15例入院后均收入相关症状科室,经血、尿钙磷代谢、血甲状旁腺激素(PTH)、B超、放射性核素99Tc等检查后转入甲状腺外...  相似文献   
5.
依达拉奉对大鼠肝I/R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常温下部分肝脏I/R动物模型。在肝脏I/R开始时和1 h后对实验组大鼠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再灌注0,2,4 h测定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物(LPO)浓度和肝脏酶学指标及TNF-α和E-selectin的mRNA,并行两组肝脏的病理学检查。结果再灌注2,4 h实验组大鼠肝脏LPO反应程度和肝脏酶指标检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再灌注2 h肝TNF-αmRNA和E-selectin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再灌注2 h实验组大鼠肝脏切片的E-selectin免疫反应性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能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从而降低肝I/R损伤;并显著减少炎性细胞和黏附分子的产生,抑制炎性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探测到的甲状腺结节内钙化与甲状腺癌的关系.方法 收集本院5年间行甲状腺手术患者4186例,对比甲状腺结节术前彩色超声检查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 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微小钙化和非微小钙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疾病中的发生率(P<0.05).微小钙化对于预测甲状腺癌更有意义(P<0.01),它在≥45岁和<45岁组问比例分别为2.4%和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在不同性别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钙化的恶性结节在单发与多发组间比例为70.7%和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探测到微小钙化病灶对诊断甲状腺癌的特异性高,特别是对乳头状甲状腺癌.微小钙化对诊断微小乳头状癌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影响肝脏缺血再灌注过程中TNF-α的表达情况,探讨依达拉奉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逆转作用。方法将80只Wistar大鼠编号,根据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前40为一组,后40为一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建立常温下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开始前1 h和开始时对实验组大鼠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10 ml,对照组则给予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再灌注后0、1、2及4 h测定肝脏脂质过氧化物酶(LPO)和肝脏谷草转氨酶(AST)浓度;应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TNF-αmRNA含量,并测定肝组织和血清中TNF-α水平;应用TUNEL染色法检测缺血肝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再灌注后1、2及4 h,实验组大鼠肝脏LPO及AST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再灌注后1 h时肝组织TNF-αmRNA表达量、肝组织和血清TNF-α含量均明显升高且达峰值,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再灌注后各时相实验组肝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从而降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并显著减少炎性细胞因子TNF-α的产生,抑制炎性反应的发生,减少肝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急性高血钙危象早期手术治疗的疗效和意义.[方法]6例患者均在内科控制生命体征平稳后行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结果]术后6例患者血清游离钙和血甲状旁腺激素(PTH)均在术后24 h内降至正常水平.[结论]对于诊断明确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并高血钙危象的患者,应尽快完善术前准备并尽早手术,术后能快速降低血清钙离子水平,降低高钙血症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TNF-α的表达变化,研究依达拉奉对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逆转作用.[方法]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常温下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开始前1h和开始时对实验组大鼠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再灌注0、1、2、4h测定肝脏过氧化...  相似文献   
10.
结节性甲状腺肿伴钙化与甲状腺癌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伴钙化与甲状腺癌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间经术前高频超声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钙化患者102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恶性结节544例(53.1%)。结果恶性钙化结节在男、女之间比例分别为58.3%和52.5%(P〉0.05);在≥45岁和〈45岁间比例分别为39.2%和69.3%(P〈0.05);在单发结节和多发结节组间比例为69%和49.2%(P〈0.05);在微小钙化和非微小钙化间分别为79.1%和41.2%(P〈0.01)。结论超声探查到的钙化病灶中半数以上是恶件病变,一旦发现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钙化,则应密切考虑恶性可能。微小钙化对预测乳头状癌有高度特异性。当结节性甲状腺肿出现钙化或钙化出现在局部淋巴结时,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