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81.
基因芯片是近几年来新的生物技术,因其所包含的大量信息,所以被迅速应用到生物医学制药等各个领域。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主要与中枢神经系统有关,所以,脑衰老是人类老化的突出表现之一,并可影响全身的老化。因大脑结构和生理功能极其复杂,使关于脑衰老的研究一直成为世界科学家的研究热点。将基因芯片技术与脑衰老研究结合起来。使关于脑衰老机理及治疗的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针刺抗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的机制。方法:采有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进行HE染色、白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检测、P-选择素mRNA和蛋白表达的测定。结果:再灌注3h各实验组MPO活性均增加,24—48h达到峰值,白细胞浸润最普遍;P-选择素mRNA和蛋白表达均发生于脑缺.血/再灌注后3h,分别于12h和24h达到高峰(组内比较P〈0.01)。针刺可显著降低MPO活性及P-选择素mRNA和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P〈0.01),明显减轻白细胞浸润。结论:早期针刺治疗可能通过下调P-选择素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粘附分子介导的内皮细胞与中性白细胞的粘附浸润,而防治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针刺抗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P-选择素和E-选择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再灌注3h各实验组P-选择素和E-选择素均开始表达,于再灌注24h均达到高峰(组内比较P<0.01),持续至再灌注48h,针刺可显著降低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表达(与模型组和非穴组比较,P<0.01)。结论: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表达上调与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有关,早期针刺治疗可能通过下调脑缺血区粘附分子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表达而防治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84.
SAMP6鼠主动脉OPG、BMP-2表达的意义及针刺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干预快速老化骨质疏松小鼠SAMP6主动脉钙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HE和von Kossa 染色法观察各组动物主动脉钙化情况;Westem Blot方法测定主动脉护骨素(OPG)、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结果SAMP6鼠主动脉中膜存在轻微钙化现象.针刺可改善主动脉结构,并促进局部骨代谢因子OPG表达上调,BMP-2表达下调.结论SAMP6鼠发生血管钙化与OPG和BMP-2等表达异常有关.针刺可能通过保护血管壁细胞,良性调节主动脉中局部骨代谢因子的表达而抑制钙盐在主动脉的沉积.  相似文献   
85.
针刺对脑卒中后慢性吞咽障碍咽期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改良吞钡试验(MBS)评价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慢性吞咽障碍患者咽吞咽期的疗效.方法:181例脑卒中30天后的吞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假针刺组,在内科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分别采用以下方法,治疗组针刺风池、完骨、翳风、上廉泉、人迎等穴位治疗,对照组康复训练配合穴位经皮电刺激,假针刺组康复训练配合穴位假针刺.治疗28天后采用MBS评定疗效.结果:MBS显示会厌闭合评分与治疗前比较3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以针刺组疗效优于其他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Z=6.57,P=0.037 4).结论:针刺方法是促进脑卒中后慢性吞咽障碍咽期恢复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6.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为老年期痴呆常见的类型之一,以认知、记忆、言语、情感、性格等方面的精神减退和消失为主要表现,是唯一可以进行有效干预的痴呆。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VD列入21世纪的重点研究项目。近年来,国内外中西医学者对VD的临床、实验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将国内外有关研究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7.
大鼠多发梗塞性痴呆模型的建立及针刺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多发梗塞性痴呆(MID)大鼠模型加以改进,并探讨针刺对其行为学和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采用栓子注入法制作MID模型,应用穿梭箱实验观测大鼠学习能力的变化,HE染色分析海马CA1和CA3区的病理变化,并分析针刺的作用。结果造模后大鼠海马区受损明显,学习记忆能力下降。针刺干预可明显逆转上述异常改变。结论经改进后的MID大鼠模型是进行血管性痴呆基础研究和疗效评价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刺法对多发梗塞痴呆大鼠脑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非穴组。针刺组取膻中、中脘、气海、血海和足三里行针刺法。采用原位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BC法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检测发现模型大鼠存在较多细胞凋亡现象,针刺组大鼠皮层中Bcl-2表达数目、染色强度及胞浆着色面积较高,而Bax表达相对较低。结论: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刺法对多发梗塞痴呆大鼠能增加Bcl-2表达,抑制Bax表达,从而减少大鼠脑细胞凋亡,并促进其存活。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针刺延缓衰老的机制。方法:采用快速老化小鼠(SAMP10)、正常老化小鼠(SAMR1)为模型,运用地高辛标记的非放射性Northernblot技术,观察8月龄SAMR1对照组、SAMP10对照组、SAMP10针刺组及SAMP10非穴位刺激组全脑、皮层和海马NF-E2、YB-1、LRG47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SAMP10对照组小鼠NF-E2、YB-1、LRG47在全脑、皮层、海马中的表达下调,针刺后表达上调并趋向于正常组。结论:SAMP10小鼠脑衰老与NF-E2、YB-1、LRG47基因表达异常有关,针刺可以通过调节NF-E2、YB-1、LRG47基因表达增强红细胞系统功能和细胞增殖,提高细胞抗菌免疫,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10)海马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8月龄快速老化小鼠(SAMP10)(分成针刺腧穴组,针刺非穴组,对照组)和同源正常老化小鼠(SAMR1),采用cDNAmicroarray技术,分析伴随快速老化SAMP10海马基因表达谱的变化以及针刺对其的影响。[结果]芯片结果显示,伴快速老化,P10海马共有7类10个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8个基因表达下调,2个基因表达上调,施予“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后,所有与SAMP10快速老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均被部分或全部的逆转,显示针刺具有特异性。[结论]“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能够良性调节脑老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并可能通过该种作用延缓脑衰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