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为老年期痴呆常见的类型之一,以认知、记忆、言语、情感、性格等方面的精神减退和消失为主要表现,是唯一可以进行有效干预的痴呆[1].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VD列入21世纪的重点研究项目.近年来,国内外中西医学者对VD的临床、实验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将国内外有关研究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2.
血瘀既是衰老进程的必然结果,又是促使衰老加重、加快的重要因素,故成为衰老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衰老-血瘀相关理论根源于《黄帝内经》,发展于历代医家长期的临床实践和不断的经验总结,后世分有各家学说:直论血瘀致衰者认为瘀血内阻,气血运行不畅,使脏腑得不到正常濡养,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就要发生障碍,从而导致并加速人体衰老,因此,延缓血瘀证产生是防止早衰的关键;肾虚血瘀说,有因肾阳虚致瘀者,有因肾阴虚致瘀者,皆倡补肾活血以养生保健延缓衰老及防治衰老相关疾病;气虚血瘀说认为人体衰老的主要机制在于气血失调、气虚血瘀;瘀浊邪毒说力主虚实夹杂论;因瘀致衰是因虚致衰理论的延伸。衰老-血瘀相关理论在大量临床实践和基础实验研究中皆得到充分的证实,为中医药延缓衰老、防治衰老相关疾病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3.
三焦与气化的关系在<内经>中已有所阐述,但只局限于与下焦的关系.明代赵献可扩大了三焦与气化的范围,认为气化与上、中、下三焦均有关.近代张锡纯提出"人生之气化以三焦部位为纲",进一步阐述了二者的关系.今人在古人理解的基础上又有新的认识,并用以指导临床.如把三焦气化与衰老联系起来,并由此创立"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总之,三焦的功能体现了机体的整体性,研究三焦气化学说应从中医的整体观出发.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三焦针法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AD患者32例和健康老年人30例。AD组给予三焦针法,取穴膻中、中脘、气海、血海、足三里和外关,健康组不给予任何干预。利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临床痴呆量表(CDR)、老年性痴呆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价AD患者针刺前后的认知功能、非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应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外周血CD3+、CD3+CD4+、CD3+CD8+T细胞数量、CD4+/CD8+比例、免疫球蛋白(IgG)、白介素(IL)-1β、IL-2、IL-6、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结果]针刺后AD组MMSE评分升高,CDR、ADAS-cog、ADL评分降低(P<0.05)。与健康组比较,AD组CD3+、CD8+T细胞数量减少,CD4+T细胞数量增加(P<0.05),针刺后CD3+T细胞数量增加(P<0.05)。与健康组比较,AD组IL-1β、IL-2、IL-6、IFN-γ水平增加(P<0.05),IgG未见明显改变(P>0.05),针刺后以上细胞因子水平降低(P<0.05)。[结论]三焦针法可能通过调节AD患者的免疫功能而改善其痴呆状态。  相似文献   
75.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迟缓、僵直、震颤等运动症状以及流涎、便秘、抑郁、嗅觉减退等非运动症状。流涎是指唾液在口腔中过度积聚或从口腔中溢出,研究[1]显示有80%的PD患者受到该症状的困扰。除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外,还会引起社会孤立、抑郁、皮肤感染、恶臭及吸入性肺炎等[2-3],却常被忽视以致治疗不足。笔者应用三焦针法结合局部取穴治疗帕金森病流涎3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SAMP10小鼠NF-E2、YB-1、LRG47基因表达与脑衰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快速老化小鼠SAMP10、SAMR1为模型,运用RT-PCR和地高辛标记的非放射性Northernblot技术,观察8月龄SAMR1对照组、SAMP10组前脑、皮质和海马NF-E2、YB-1、LRG47基因表达的变化. 结果SAMP10组在前脑、皮质、海马中NF-E2的表达(0.58±0.16、0.60±0.11、0.61±0.10)、YB-1的表达(0.48±0.13、0.47±0.11、0.46±0.10)、LRG47的表达(0.55±0.08、0.54±0.12、0.56±0.14)与SAMR1对照组在前脑、皮质、海马中NF-E2(0.36±0.09、0.41±0.10、0.38±0.10)、YB-1(0.33±0.09、0.30±0.08、0.31±0.11)、LRG47(0.40±0.10、0.38±0.09、0.37±0.07)的表达比较,均明显下调(P<0.05).结论SAMP10小鼠脑衰老与转录调节因子NF-E2、YB-1、LRG47基因表达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77.
系统回顾及总结了近几年来有关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 ,认为针灸防治该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仍处于初级阶段 ,并为进一步探索提供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78.
中风又名“卒中”.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利为主要症状.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病多属此范畴.几年来,我们在开展针刺中风(脑梗塞)的研究中,据据中风的基本病理改变为窍闭神匿这一观点.制定了以“醒脑开窍为主,疏通经络,滋补肝肾为辅”的治疗原则,简称“醒脑开窍法”.  相似文献   
79.
针刺肾俞穴对SAMP6小鼠股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针刺肾俞穴治疗骨质疏松的机制。方法 采用放免法测定快速老化小鼠P6(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 prone 6,SAMP6)及其正常对照抗快速老化小鼠R1(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 resistant 1,SAMR1)血清睾酮(T)、骨钙素(BGP)水平;三点弯曲试验法测定其股骨生物力学性能,观察针刺对SAMP6小鼠股骨力学性能、骨矿含量等的影响。结果 与SAMR1 〔T(20.91±3.41)nmol/L, BGP(6.71±2.07) μg/L 〕比较,SAMP6小鼠血清T 〔(11.09±1.48) nmol/L〕水平下降(P<0.01),BGP 〔(12.29±2.29)μg/L〕水平上升(P<0.01);股骨弯曲强度下降,脆性增加。针刺肾俞穴后,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并趋于正常,血清T(15.05±2.63)nmol/L、BGP(8.88±1.85)μg/L,与SAMP6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结论 针刺肾俞穴可有效阻止SAMP6小鼠骨丢失,增强其骨强度。其治疗作用部分是通过促进性激素分泌,改善骨代谢,降低骨转换率,增加骨量等达到的。  相似文献   
80.
试谈经络的横行路线——十二纬脉假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大多沿着人体纵轴方向走行.横行的仅有一条,即带脉.经过理论与临床的考证,发观横行经脉还有十二条.其皆起于督脉,止于任脉.在地理学上,纵者为经,横者为纬,故暂定名为“十二纬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