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0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探讨应用桥式交叉皮瓣修复受区缺乏可利用血管的小腿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应用。方法2002年5月~2004年9月19例小腿软组织缺损患者胫前及胫后血管损伤严重,无法利用。急诊清创并处理骨折后,将游离皮瓣血管与健侧胫后动静脉吻合,建立皮桥,双下肢固定,健侧踝及大腿悬吊。结果6~8周后断蒂,19例皮瓣均成活良好。结论采用桥式交叉皮瓣修复患侧缺乏可供吻合的血管的小腿创面是一个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对15例游离足趾拇手指再造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方法。方法 1988年5月至2000年3月,利用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351例。对其中15例拇、手指再造失败者进行了分析。结果 15例移植的均为第二足趾。足趾组织中第一跖背、跖底动脉吻合处及吻合后发出分支的形式和发至第二足趾趾动脉的管径细小是引起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9/15)。结论 术中保留第二套供血系统,是解决第一跖背动脉和受动脉常规吻合后引起“顽固性痉挛”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83.
急诊拇指再造的适应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急诊不同类型拇指缺损再造的最佳适应证。方法 对20例拇指脱套伤和6例无再植条件的Ⅱ类拇指离断缺损的创面进行及时、正确的清创与抑菌处理,并采用以足背动脉一跖背动脉(顾玉东Ⅰ、Ⅱ、Ⅲ型者以足背动脉一第一跖背动脉一趾背动脉为动脉蒂,顾玉东Ⅳ型者以足背动脉一第一跖底动脉一趾背动脉为动脉蒂)一趾背动脉为动脉蒂,大隐静脉一足背静脉弓、趾背静脉为静脉蒂,游离躅趾皮甲瓣的方法行拇再造。结果26例患者的拇指均成活(1例末节皮缘局部坏死,经换药后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平均随访6.5年,再造拇指功能优11例.良13例,可2例。结论 急诊拇指缺失,尤其是拇指脱套伤与不能再植的Ⅱ类拇指离断伤,采用游离(足母)趾皮甲瓣移植修复的方法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4.
患者 男,38岁.因左伸腕、伸拇、伸指功能障碍6个月而来院就诊,拟诊为左桡神经深支卡压综合征收住入院.临床检查:左上臂外侧至左肘关节前外侧均有压痛;肱桡肌肌力M2,桡侧腕长、短伸肌M2,尺侧腕伸肌M2,拇长伸肌M2,指总伸肌M2;左上臂下端外侧Tinel征阳性;左虎口区皮肤感觉正常;屈指肌力正常.左肘关节X线片未见异常,神经电生理检查示左侧桡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85.
86.
目的显微外科技术在肢体创伤修复领域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1963年世界首例断肢再植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获得成功,奠定了该项技术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被誉为我国断肢再植的摇篮。为了推广显微外科技术,已成功举办30余年的国家级推广学习班,建立了成熟、高效的培训体系,为国际、国内培养了1800余名显微外科人才,形成了"循序渐进、突出要点、注重实践"一系列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87.
肘关节僵硬在临床上较常见,常由创伤、烧伤、关节炎等引起.药物、放疗可减少异位骨化生成,从而减少肘关节僵硬发生;中药熏洗、电针、小针刀对肘关节僵硬有一定疗效,但是否具有治疗普遍性还待研究;开放性手术治疗是标准治疗方法,疗效确切,结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可恢复更多肘关节活动度,但其应用指征还存在争议;随着关节镜技术发展,关节镜下松解术疗效得以肯定,但关节镜下手术与开放性手术两者指征尚未明确;全肘关节置换术存有高并发症发生率,其手术指征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8.
89.
目的 探讨髓内钉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肱骨干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1999年6月至2008年5月共收治27例肱骨干骨不连患者,男14例,女13例;年龄24~65岁,平均35.5岁;左侧11例,右侧16例;骨不连部位:中上段6例,中段16例,中下段5例。骨不连类型:肥大型22例,萎缩型5例。所有患者均1~4次手术史,平均2.3次。16例采用肱骨交锁髓内钉固定,其中1例闭合穿髓内钉,5例采用更换原髓内钉后外加钢缆张力带固定;11例采用肱骨膨胀髓内钉。除1例闭合复立固定的患者外,其余26例患者均行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26例患者术后获1年3个月至8年6个月(平均4年2个月)随访,骨不连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4~8个月(平均5.4个月)。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标准评定:优12例,良8例,可6例,优良率为76.9%。肘关节功能按Mayo评分标准评定:优23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1例桡神经损伤患者术后6个月恢复伸腕、伸拇及伸指功能。结论 肱骨髓内钉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肱骨干骨不连具有骨愈合率高、对肩肘关节影响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体内不同环境对组织工程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犬10只;切取一侧10 cm隐动脉.消化、离心收集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与Ⅰ型胶原蛋白凝胶均匀混合,种植于猪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组织膜表面,在直径3 mm聚乙烯管壁外包绕3层,制成管状组织工程支架20支.将支架分别植于犬皮下和套于股动脉管壁外,即皮下组、动脉周围组(n=10).术后4周,取出培养组织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并行组织工程血管形成评分及抗静水压检测.结果 皮下组管腔结构不完整,内皮及平滑肌种子细胞增殖弱.SIS支架材料分解慢,腔面无内皮细胞覆盖;动脉周围组可见完整血管样结构形成,种子细胞生长增殖良好,管腔有完整内皮细胞覆盖,平滑肌细胞形态、分布良好.皮下组、动脉周围组组织工程血管形成总评分分别为(5.529±0.272)和(14.824±0.253)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静水压二组分别为(67.0±5.8)kPa和(247.0±3.5)kPa,动脉周围组与皮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体内不同环境对细胞增殖和组织工程血管形成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