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00篇
  免费   2328篇
  国内免费   145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29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258篇
内科学   4120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21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97篇
外科学   3542篇
综合类   12439篇
预防医学   2131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3940篇
  60篇
中国医学   3516篇
肿瘤学   5014篇
  2024年   170篇
  2023年   582篇
  2022年   773篇
  2021年   1089篇
  2020年   1009篇
  2019年   1225篇
  2018年   560篇
  2017年   1101篇
  2016年   1131篇
  2015年   1124篇
  2014年   1849篇
  2013年   1867篇
  2012年   2351篇
  2011年   2422篇
  2010年   2140篇
  2009年   2122篇
  2008年   2236篇
  2007年   2040篇
  2006年   1846篇
  2005年   2031篇
  2004年   1859篇
  2003年   1985篇
  2002年   1870篇
  2001年   1675篇
  2000年   1262篇
  1999年   1094篇
  1998年   806篇
  1997年   645篇
  1996年   689篇
  1995年   514篇
  1994年   347篇
  1993年   201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223篇
  1990年   288篇
  1989年   271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82.
  目的  比较采用"最佳支持治疗联合单次大剂量肝区照射(7.5~8.0 Gy)"与"单纯最佳支持治疗"姑息治疗伴有疼痛症状的弥漫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研究标准的弥漫性肝癌伴随肝区疼痛症状的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最佳支持治疗联合单次大剂量肝区照射(7.5~8.0 Gy); 对照组仅采用单纯最佳支持治疗。观察并统计两组治疗后30天内和60天内症状改善情况[疼痛简明记录量表(brief pain inventory, BPI)评分减少>2分或日吗啡消耗量减少>25%]、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基于WHO-QOL-100标准)、患者生存差异及实验组放疗后的不良反应。  结果  共纳入26例患者, 随机分成实验组13例(原发性肝癌12例, 转移性肝癌1例), 对照组13例(原发性肝癌11例, 转移性肝癌2例)。治疗后30天内进行疗效评估, 实验组有10例疼痛明显缓解, 对照组无疼痛明显缓解病例,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实验组9例生存质量改善, 对照组仅1例生存质量改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后60天内进行疗效评估, 实验组10例疼痛明显缓解, 对照组仍无疼痛明显缓解病例,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实验组9例生存质量改善, 对照组仅1例生存质量改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后30天和60天实验组和对照组生存率分别为77% vs.64%和54% vs.38%,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放射治疗中的耐受性良好, 未发现3~4级不良反应。  结论  对于弥漫性肝癌(原发或转移性), 出现肝区疼痛症状患者, 在最佳支持治疗的基础上, 采用单次大剂量肝区照射(7.5~8.0 Gy), 患者耐受良好, 可明显缓解疼痛, 并提高生存质量, 但对延长生存期尚无获益。   相似文献   
83.
[目的]整理总结黄挺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相关抑郁状态的特色经验。[方法]通过门诊跟师学习,面授教学,收集并整理相关医案,试从病因病机、基本治法、基本用方等方面分析总结黄挺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相关抑郁状态的经验,并举验案一则予以佐证。[结果]黄挺教授认为原发性肝癌相关抑郁状态之病机基本可概括为“肺脾气虚为本”“癌毒气郁为标”,脾虚肝郁是病机核心,治疗上以平补肺脾、柔木解郁、解毒抑癌为基本治法,总结出自拟五花汤,随证加减,屡获良效。所举验案乃肝郁脾虚之证,治以平补肺脾、柔木解郁、解毒抑癌,以自拟五花汤为底方,临证加减,标本兼治,疗效颇佳。[结论]黄挺教授以平补肺脾为根本大法,辅以柔木解郁、解毒抑癌,治疗原发性肝癌相关抑郁状态,经验独到,疗效显著,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及Ezrin蛋白在原发性肝癌病理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8年5月原发性肝癌患者54例作为对象患者均拟行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取病灶组织与癌旁组织(距离病灶≥5 cm),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选择同期入院治疗的肝脏良性疾病手术患者38例,设为空白癌旁组织组。采集三组相应的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Ki67及Ezrin蛋白阳性率;统计并记录病灶组织组性别、年龄、分化程度、肿瘤分期、肿瘤直径,分析不同病理状态下Ki67及Ezrin蛋白阳性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癌旁组织中Ki67、Ezrin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灶组织中Ki67、Ezrin蛋白阳性率均高于其癌旁组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原发性肝癌组织中Ki67及Ezrin蛋白阳性率与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大小、肿瘤分期及分化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67及Ezrin蛋白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呈高表达,能反映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能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5.
目的通过微量离心柱法检测不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血清HCV RNA水平,以探讨血清HCV RNA水平在不同感染患者中的差异及其预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HCV感染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1例、肝硬化和慢性重度肝炎患者65例和慢性轻度肝炎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微量离心柱法分离纯化血清HCV RNA,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RNA水平,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分析HCV RNA与AFP的相关性。结果 HCV感染患者血清HCV RNA水平依次为:原发性肝癌组<肝硬化和慢性重度肝炎组<慢性轻度肝炎组,AFP水平依次为:原发性肝癌组>肝硬化和慢性重度肝炎组>慢性轻度肝炎组。进一步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AFP水平与HCV RN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肝硬化和慢性重度肝炎组中存在部分高AFP水平和低HCV RNA水平患者。结论高AFP水平和低HCV RNA水平可能是原发性肝癌的重要临床生物学特征,对于预测易患原发性肝癌的高危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尚待进一步长期随访证实。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CLEC12B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索其在肝癌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下载肝癌数据集,获得CLEC12B基因表达谱和临床资料。比较CLEC12B在肝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CLEC12B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和疾病预后的相关性;利用基因富集化分析预测CLEC12B影响肝癌发生发展的机制。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CLEC12B在肝癌组织中呈低表达。CLEC12B表达状态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高表达患者总体生存期优于低表达患者。CLEC12B高表达富集到DNA修复,低表达则富集到炎症反应等基因集。结论:CLEC12B可能通过炎症及DNA修复等影响肝癌发生发展及预后。  相似文献   
87.
目的对CT扫描、磁共振(MRI)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介入治疗术后的临床表现进行评估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138例肝癌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n=69)与对照组(n=69)。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MRI予以临床诊断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CT予以临床诊断治疗,并将两组患者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5.7%(66/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5%(59/6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准确性比CT更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8.
89.
90.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表阿霉素-超液化碘油乳剂在缓解TACE术中及术后患者疼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共纳入55例患者。运用最小化法动态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n=28)与B组(n=27)。A组在栓塞前通过导管一次性注入利多卡因100 mg,再注入表阿霉素-超液化碘油乳剂,B组在栓塞术中注入利多卡因-表阿霉素-超液化碘油乳剂。两组利多卡因用量均为100 mg。观察并记录患者术中及术后72 h内的疼痛评分(使用视觉疼痛评分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及其他止痛药物使用量。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或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两组患者之间计量资料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或者Fisher精确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碘油使用总量、TACE手术时长、表阿霉素用量及术后不良反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在术中及术后4 h、8 h、24 h的疼痛评分均明显小于A组(P<0.01),而在术前,术后48 h、72 h两组间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TACE术后曲马多使用量小于A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哌替啶使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表阿霉素-超液化碘油乳剂具有延长利多卡因止痛时长的作用,可以在TACE术中和术后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达到长时间的止痛效果,从而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