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62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前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并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及其他血清学指标,对造影结果进行Jenkins评分.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之间相比,高敏C反应蛋白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两组Jenkin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01).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44);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正相关和肌钙蛋白Ⅰ存在直线关系,Jenkins评分与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肌钙蛋白Ⅰ及高密度脂蛋白存在直线关系.结论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可作为临床评估冠心病患者病情稳定程度,并进而可能成为评价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2.
背景:近来研究发现运动可以增加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有助于改善内皮功能。但是,运动对是否能通过上调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改善衰老血管弹性尚不清楚。 目的:观察规律运动是否通过影响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改善衰老所致血管弹性下降。 方法:对10例男性健康青年志愿者和10例健康老年志愿者予以规律运动锻炼3个月,流式细胞仪测定运动前后CD34和KDR双标阳性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及凝集素荧光标记方法评估体外培养内皮祖细数量,检测内皮祖细胞的迁移和增殖能力,并测定运动前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与健康青年志愿者比较,老年志愿者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明显下降,脉搏波传导速度减退。健康志愿者规律运动后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较运动前增加,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及凝集素双阳性内皮祖细胞数量较运动前增加,内皮祖细胞迁移和增殖能力明显增强,脉搏波传导速度下降,老年志愿者变化更为明显。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功能的增加倍数和脉搏波传导速度下降倍数呈明显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及凝集素双阳性内皮祖细胞及增殖功能的增加倍数是脉搏波传导速度下降倍数的独立预测因素。说明规律运动可通过增加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改善衰老所致的血管弹性下降,提示运动调节内皮祖细胞可能是其保护衰老血管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3.
背景:运动条件对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是否会产生的影响目前尚无公识。 目的:观察急性运动对健康成人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 方法:健康男性成人志愿者12例参加急性平板运动锻炼(9.3±2.1) min。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运动前后CD34和KDR双标阳性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ac-LDL及lectin荧光标记方法评估体外培养内皮祖细数量,检测内皮祖细胞的黏附、迁移和增殖能力,并测定运动前后血浆和内皮祖细胞分泌一氧化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变化。 结果与结论: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健康志愿者运动后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较运动前增加(P < 0.05)。荧光标记法证实运动后ac-LDL及lectin抗体双阳性内皮祖细胞数量较运动前增加(P < 0.05),内皮祖细胞迁移和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 < 0.05),但黏附能力无明显变化。急性运动能明显增加健康志愿者的血浆一氧化氮水平(P < 0.05),健康志愿者运动前后血浆一氧化氮水平和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功能的增加倍数呈明显的直线相关回归关系(P < 0.05)。结果证实,运动可明显增加健康成人循环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其机制与其诱导一氧化氮释放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84.
目的:与CAG对照分析来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房颤患者中诊断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方法:58例房颤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扫描前均未服用倍它乐克.血管图像质量分为好、中等和差.以CAG作为参考标准,分别基于血管节段和患者水平来分析MDCTCA诊断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和阴性预测价值.诊断价值的评价首先仅限于图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的血管节段和患者,进一步的分析中将图像质量不能诊断的血管节段和患者均作为阳性来处理.结果:58例患者有645段(96.55%)图像质量为中等以上,诊断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和阴性预测价值分别是86.21%(25/29)、99.35%(612/616)、86.21%(25/29)和99.35%(612/616).将23段图像质量没有达到诊断要求的血管均作为阳性后,CTCA诊断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血管狭窄的总体阳性预测价值为48.08%(25/52),特异性为95.77%(612/639).基于患者总体图像质量的分析,58例患者中有47例(81.03%)图像质量为中等W_h,CTCA诊断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和阴性预测价值分别是87.50%(7/8)、97.44%(38/39)、87.50%(7/8)f97.44%(38/39).将11例图像质量没有达到诊断要求的血管均作为阳性后,CTCA诊断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血管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和阴性预测价值分别是90.00%(9/10)、79.17%(38/48)、47.37%(9/19)和97.44%(38/39).结论:64CTCA在房颤患者中诊断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好的阴性预测价值,但需要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来提高诊断血管狭窄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冠脉侧支循环对缺血心肌的影响。方法:按冠脉造影结果对152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分组,冠脉侧支循环发展良好者为A组,而侧支循环发育不良者为B组,对比观察两组病例心肌梗死发作后心电图的变化,以及通过左心室造影检测左室功能情况等。结果:A组的ST段抬高及病理性Q波出现较B组少;A组的左室泵功能损害亦较B组轻;B组比A组室壁瘤形成较多(P<0.05)。结论:发展良好的冠脉侧支循环对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对左室泵功能损害减轻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血浆脂联素及尿酸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形态的关系和它们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316例,检测血脂联素水平(APN)和血尿酸(UA),并结合冠状动脉造影所见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和有无复杂狭窄进行分析。结果:有复杂狭窄组APN较无复杂狭窄组降低,而UA则较无复杂狭窄组者明显增高(均有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与APN和尿酸水平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结论:低脂联素水平及高尿酸与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形态有一定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将256例高危ACS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替罗非班+PCI,130例)和常规PCI组(126例),替罗非班组又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8例,≥60岁)和非老年组(62例,<60岁)2个亚组.两组患者PCI术后罪犯血管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3级血流达标率、校正的TIMI帧计数(CTFC)、心肌灌注分级(TMPG),以及36 h和30 d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作为疗效观察指标.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替罗非班组PCI术后TIMI3级血流发生率较常规PCI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6%比91.3%,χ~2=1.02,P=0.313),TMPG 3级所占比例替罗非班组高于PCI组(83.1%比67.5%,χ~2=4.05,P=0.046),CTFC示替罗非班组血流快于PCI组(31.6±7.7比23.8±6.1,t=2.49,P=0.026).两组在36 h和30 d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9%比19.0%,χ~2=6.30,P=0.013;3.8%比11.90%,χ~2=5.82,P=0.018).与常规PCI组比较,替罗非班组TIMI轻度出血的发生率有增加趋势(20.2%比15.2%,χ~2=3.65,P=0.065).亚组分析表明,老年组轻度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非老年组稍增高(25.0%比14.5%,χ~2=4.98,P=0.026),但两组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相似. 结论 老年ACS患者介入术中使用替罗非班是有效和安全的,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但轻度出血风险有可能增加.  相似文献   
88.
黎红  罗初凡  龙健猷 《临床荟萃》2009,24(18):1614-1615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它不仅表现为心功能的减退.常同时伴有神经内分泌激素分泌和其他器官功能(包括肾脏、肝脏等)异常,影响并制约心力衰竭的发展和预后。CHF时除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及儿茶酚胺升高外,也有炎症激活和细胞因子升高,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及C反应蛋白(CRP)等,它们共同参与了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且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关。近年来,微量白蛋白尿被看成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与心血管事件危险性和总病死率相关,而血清CRP作为临床常用生化指标,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关系也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旨在探讨CHF患者尿微量自蛋白水平[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e albumin/creatinine ratio,AC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其病变形态的关系.[方法]选择106例冠状动脉造影并证实有冠脉病变的高血压患者,分别分析血尿酸水平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及是否有复杂冠状动脉狭窄两方面的关系.[结果]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并冠脉病变者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与血清尿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而有复杂狭窄病变患者的血尿酸水平高于无复杂狭窄的患者,P=0.04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有复杂狭窄病变例数明显多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结论]血尿酸水平增高对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起一定作用,可能影响斑块的稳定.  相似文献   
90.
曲美他嗪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5 6例确诊的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 (T组 )和对照组 (C组 ) ,T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口服 ,C组不用曲美他嗪。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①两组临床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肺通气功能、动脉血气检测结果、心功能指标及常规治疗用药均具有可比性 (P >0 0 5 ) ;②两组间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指标及动脉血气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 >0 0 5 ) ;③经治疗后临床心功能改善情况在T组及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2 8%和 6 7 8% (P <0 0 5 ) ;④治疗前超声心功能指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治疗后两组均有明显改善(P <0 0 5或 0 0 1) ,但T组改善更为显著 ,治疗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肺心病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进一步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