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2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23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8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4篇
内科学   29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653篇
预防医学   86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25篇
中国医学   265篇
肿瘤学   4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背景:壳聚糖与丝素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将两者共混,可取长补短,改善性能.进行壳聚糖-丝素支架与真皮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复合培养的研究,可进一步为工程化组织构建打下基础.目的:将壳聚糖-丝素支架与大鼠真皮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复合培养,探讨壳聚糖-丝素支架对真皮间充质干细胞吸附、生长及增殖的影响.方法:①壳聚糖和丝素以质量比为3:7充分搅拌混匀,冻干制作壳聚糖-丝素海绵状支架,并测其孔径、孔隙率等指标.②将该支架与大鼠真皮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进行体外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与支架复合生长、基质形成以及细胞与支架结合的情况.分别于培养6,12,24 h消化支架上的细胞,计算细胞吸附率.于培养2,4,6,8,10 d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情况.以无支架的细胞培养作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①倒置相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该支架有分布较均匀且细密的小孔,孔与孔之间相互连通,孔径大小较均匀,孔径在100~150 μm之间,孔隙率为90.3%.②24 h内,真皮间充质干细胞对支架的黏附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高,24 h时的黏附率为93%,表明真皮间充质干细胞可良好地黏附于壳聚糖-丝素支架上.③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显示,于培养各检测时间点,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于培养早期(第2,4天),对照组增殖细胞数略高于实验组;于培养第10天,实验组的增殖细胞数略高于对照组.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于支架上的形态和附着良好,并有较旺盛的细胞基质分泌.表明真皮间充质干细胞在该支架上能良好地生长、增殖.提示壳聚糖-丝素支架是真皮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的良好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钆喷酸葡胺(Gd-DTPA)和不同b值对肝脏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影响。方法收集20例健康志愿者和61例临床怀疑肝肿瘤的患者,均行增强前、后两次DWI扫描,对比分析DWI图的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最终44例患者共56个病灶和20例正常肝志愿者纳入研究,分为正常肝组(20例),肝囊肿组(16个病灶),肝海绵状血管瘤组(14个病灶),肝细胞癌(HCC)组(15个病灶),肝转移瘤组(11个病灶)。相同b值下比较,增强前后两次DWI各组SNR值、CNR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后DWI所得平均ADC值较增强前DWI所得平均ADC值有所减小,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值下比较,增强后DWI各组的SNR值、CNR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值随b值的增大而减小;ADC值差异除肝囊肿组、转移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ADC值随b值增大而减小。结论钆对比剂Gd-DTPA对肝脏DWI图像质量和ADC值无显著影响,注射钆对比剂后5 min行肝DWI是可行的;在满足肝DWI图SNR和CNR的前提下,选择小b值有利于病灶的检出。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灭螺药物25%杀螺胺悬浮剂(SCN)、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MNSC)、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WPN)及其与草甘膦复配药在实验室和现场的灭螺效果分析及应用成本,评价各种灭螺药物及复配药推广应用价值。方法将SCN、MNSC和草甘膦分别配制成有效剂量为2μl/L(室内浸杀法)、2 ml/m~3(现场浸杀法)和2 ml/m~2(室内和现场喷洒法)的药剂,同时将WPN粉剂分别配制成有效剂量为2 mg/L(室内浸杀法)、2 g/m~3(现场浸杀法)和2 g/m~2(室内和现场喷洒法)的药剂。设SCN、SCN复配草甘膦(1:1)、MNSC、MNSC复配草甘膦(1:1)、WPN复配草甘膦(1:1)5个实验组,设WPN为药物对照组,另设草甘膦对照组和清水对照组。室内浸杀实验中,每组分别投放钉螺30只;现场浸杀实验投放螺袋9袋,每袋30只钉螺。分别于施药后24、48和72 h从每个投放点各取3个螺袋,计算钉螺死亡率。室内喷洒实验中,每组投放钉螺100只,于施药后第1、3和7天计算钉螺死亡率;现场喷洒实验中,每组施药1个有螺沟渠小区(面积约为100 m~2),施药后第1、3、7天用棋盘式抽样法每组抽取10框钉螺,计算钉螺死亡率。结合灭螺药物及其复配药用药成本、灭螺人工费、除草人工费等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室内浸杀实验结果显示,除SCN复配草甘膦实验组浸杀24 h钉螺死亡率为96.7%(29/30)外,其余4个实验组浸杀24、48、72 h钉螺死亡率均达100%,实验组与药物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内喷洒实验结果显示,除SCN复配草甘膦实验组喷洒后第1天钉螺死亡率为91.0%(91/100),第3、7天钉螺死亡率均≥95%,其余4个实验组喷洒后第3、7天钉螺死亡率均达100%,实验组与药物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现场浸杀实验结果显示,除SCN复配草甘膦实验组外(95%),其余4个实验组和药物对照组浸杀24、48、72 h钉螺死亡率均达100%,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现场喷洒实验结果显示,MNSC复配草甘膦实验组喷洒后第1、3、7天钉螺死亡率均为100%,高于药物对照组的91.8%(258/281)、95.4%(206/216)、94.5%(147/155)(P0.05),其他4个实验组与药物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现场灭螺中,使用单种灭螺药需先人工除草再使用原药灭螺,需投工两次,SCN、MNSC和WPN 3种原药每100 m~2灭螺的合计成本分别为101.00元、101.80元和103.90元;应用复配药灭螺,每100 m~(2 )SCN复配草甘膦、MNSC复配草甘膦和WPN复配草甘膦的合计成本分别为69.50元、70.30元和72.40元,均低于使用单种相应灭螺药原药的成本。结论灭螺药物SCN、MNSC和WPN及其与草甘膦复配物均能有效灭螺,但综合考虑灭螺的效果和应用成本,推荐在现场喷洒灭螺中应用剂量为2 g/m~2或2 ml/m~2的灭螺药物复配草甘膦药。  相似文献   
84.
结直肠癌的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内外学者已尝试建立多种结直肠癌风险预测模型用于识别危险因素、筛选高危人群及评估发病风险,从而为不同风险人群提供个性化的筛查方案,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现有的典型结直肠癌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多基于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欧美地区和亚洲地区(除中国外)模型仅纳入常见风险因素;中国的模型在常见风险因素的基础上,还纳入了遗传因素。然而,各模型的建立和验证多基于本地区人群,是否适用于外部人群尚待验证。本文就各种模型的建立、验证和评价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建立精确的风险预测模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5.
目的:考察萜烯类手性促进剂芳樟醇和薄荷醇对氟比洛芬(flurbiprofen,FP)经皮渗透的对映体选择性作用.方法:采用Valia-Chien双室渗透扩散池,以大鼠离体皮肤为渗透屏障,以稳态经皮渗透速率为评价指标,用对映体选择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对FP对映体进行浓度测定,考察手性促进剂芳樟醇或薄荷醇对FP对映体选择性的影响.结果:无论供给液是否含单个对映体或消旋体,若供给液中不含促透剂,FP经大鼠离体皮肤渗透未见对映体选择性.当供给液中含有dl-薄荷醇时,RS-FP的稳态渗透速率分别为R-FP、S-FP的1.34,1.27倍,差异有显著性(P <0.05);而供给液中含有l-薄荷醇时,FP对映体及消旋体间的皮肤渗透速率无显著差异(P >0.05).l-薄荷醇和dl-薄荷醇对同一药物构型R-FP或S-FP 的促透效果相当;然而,dl-薄荷醇对RS-FP的促透作用是l-薄荷醇的1.44倍.l-芳樟醇或dl-芳樟醇作为手性促透剂时,未发现对映体选择性渗透现象.结论:dl-薄荷醇对FP的促透作用出现了对映体选择性,而l-薄荷醇、l-芳樟醇和dl-芳樟醇未引起FP的对映体选择性渗透,且所有渗透实验均未发现对映体转化.  相似文献   
86.
背景:与通常的合成纤维相比,蚕丝力学性能好,又具有一定的延展性,是制作组织工程韧带/肌腱的良好支架材料,但蚕丝丝素纤维降解速度缓慢,难以与组织再生速率相匹配。 目的:分析蚕丝-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编织绳状支架的力学性能及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共培养的细胞相容性。 方法:通过捻拧编织蚕丝-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细丝混合支架,并以纤维连接蛋白作表面修饰,检测支架的力学性能。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在蚕丝-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细丝混合支架上进行体外共培养,观察细胞与支架复合生长、基质形成,以及细胞与支架结合的情况。 结果与结论:蚕丝-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混合编织支架呈乳白色,质地均匀,韧性强,为螺旋上升的绳索状,直径为2.3 mm。支架材料的最大负荷、拉伸强度、断点伸长率、弹性模量分别为(315.06±30.77) N、(75.83±7.46) MPa、(61.39±7.26)%、(213.58±23.45) MPa。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贴附于支架表面生长,增殖良好,细胞大多呈梭形,伸出伪足匍匐于材料的表面,形态较佳,伸展良好,呈立体状生长,并分泌基质。表明蚕丝-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编织绳状支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及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87.
傅颖  王菌 《医学研究杂志》2007,36(8):101-102
目的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复肝肽口服液中各种氨基酸的组成。方法复肝肽是一种天然活性物质,其口服液样品经酸水解处理,用氨基酸分析仪进行分析。结果复肝肽口服液中含有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精氨酸和色氨酸等18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0.78%。结论说明复肝肽口服液在营养学上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在食品中具有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用唾液、尿液替代血清进行弓形虫感染免疫学诊断的可行性。方法用ELISA法对血清进行弓形虫循环抗原(CAg)、IgM、IgG抗体的检测,取上述各项免疫学指标阳性的血清样本80例,并随机抽取3项指标均为阴性的血清样本102例,分别与其唾液和尿液标本在同一反应板上同步进行测定,比较其阳性和阴性符合率。结果(1)554份血清样本中,CAg、IgM和IgG3项的阳性率分别为4.51%(25/554)、3.61%(20/554)、6.32%(35/554)。(2)唾液中检出IgM抗体阳性16例,与血清的阳性符合率为80%(16/20),检测CAg、IgG抗体均为阴性。(3)检测尿液中的抗原抗体均无一例阳性。结论采用唾液标本检测弓形虫IgM抗体,在弓形虫感染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中均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9.
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10年后人群病情监测和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以下简称达标)10年后人群血吸虫病病情,评价其防治效果和今后防治策略。方法对达标10年地区采用ELISA法检测人群血清抗血吸虫抗体水平,并用改良Kato-Katz法粪检血吸虫卵,进行定量观察和比较。结果达标10年地区人群粪检未查到血吸虫虫卵(0/3440),血清抗血吸虫抗体阳性率为3.50%(132/3770),男性和女性分别为4.36%(78/1788)和2.72%(54/1982),人群抗血吸虫抗体OD均值为0.068±0.056,其中男性为0.072±0.058,女性为0.065±0.054,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6~20岁,21~35岁,36~50岁和51~65岁年龄组抗血吸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33%(2/609)、0.55%(4/731)、3.79%(53/1399)和7.08%(73/1031),抗血吸虫抗体OD均值分别为0.048±0.030、0.052±0.032、0.071±0.060和0.087±0.068,除6~20岁与21~35岁年龄组在抗体阳性率和抗体OD均值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年龄组抗体水平在统计学上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达标10年地区人群血吸虫病情稳定,未发现粪检阳性病人,但人群抗血吸虫抗体水平消减缓慢,在一定时期仍长期存在,且不同性别及年龄人群抗体水平仍与其暴露于原危险因素的机率有关,建议在加强输入性传染源和钉螺监测的同时加强对历史病人的清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90.
指出了医学论文引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指出只要作者和编辑在思想上足够的重视,这些问题完全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