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鲍一峰  徐文斌  庄伟 《中国骨伤》2022,35(9):863-868
目的:探讨超声在闭合复位内外侧交叉穿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中保护尺神经的可行性。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6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根据引导方式不同分为超声引导组和X线引导组。超声引导组32例,采用超声引导下闭合复位经皮内外交叉克氏针固定,男20例,女12例,年龄3~11(6.06±2.02)岁。X线引导组31例,采用X线引导下闭合复位经皮内外交叉克氏针固定,男17例,女14例,年龄2~10(5.61±1.96)岁。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接受电透次数,骨折愈合时间,尺神经损伤情况,术后12个月采用Flynn疗效评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儿获得随访,超声引导组随访时间9~12(11.53±0.76)个月,X线引导组随访时间10~13(11.51±0.72)个月,两组患儿手术时间、随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引导组接受电透次数(21.65±5.58)次明显多于超声引导组(3.06±1.24)次(P<0.01)。超声引导组术后未发生医源性尺神经损伤,X线引导组术后2例出现尺神经损伤,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超声引导组Flynn临床功能评定结果优27例,良4例,可1例;X线引导组优23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与X线引导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方面疗效相当,但超声引导可以在术中清晰地探测到尺神经所在的位置,最大程度避免因尺侧穿针时而导致的医源性尺神经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2.
徐文斌  戴蓉丹  刘悦  钟辉  庄伟 《中国骨伤》2020,33(10):907-911
目的:探讨利用超声技术引导复位以及探查尺神经位置,经皮交叉穿针固定治疗移位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5例移位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1岁3个月~11岁4个月,平均7.6岁;摔倒伤44例,坠落伤1例;左侧29例,右侧16例;GartlandⅡ型12例,Ⅲ型3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h~7d,平均2.5d;患儿均无神经及血管损伤。利用超声对患儿骨折复位进行引导,并行交叉穿针固定,其中内侧穿针时,使用超声探测尺神经位置以避免损伤尺神经。术中观测尺神经状态,末次随访时采用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对患儿肘关节功能及美观度进行评价,并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中使用超声分别从肱尺关节内侧面、肱桡关节外侧面以及肱尺关节矢状面3个方向对骨折端进行探查,可指导骨折复位,并可清楚探查尺神经位置,避免内侧穿针时出现尺神经损伤。患儿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术后未出现复位丢失,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6周,平均5周。末次随访时根据Flynn评估标准:同健侧相比,41例患侧屈伸受限0。~5。,临床评定为优;3例屈伸受限6°~10°,临床评定为良;1例屈伸受限11°~15°,临床评定为可。同健侧相比,40例患侧提携角丢失0。~5。,临床评定为优;5例提携角丢失6°~10°,临床评定为良。术后均未出现尺神经损伤、肘内外翻畸形等并发症。结论:虽然目前超声引导治疗移位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对操作者有较高要求,但其具有对软组织可清晰显影、便携、有效、对健康无影响等优点,在术中可清晰探查骨折情况,引导骨折复位,并可准确显示尺神经位置,有效提高内侧穿针安全性,从而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超声引导手法复位经皮交叉穿针固定治疗移位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有效且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腹股沟嵌顿疝急诊手术使用聚丙稀补片修补的可行性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总结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65例嵌顿疝急诊手术使用无张力疝片(网塞)修补术后复发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绞窄性疝渗出较多的、肠坏死的除外。结果术后复发2例,切口感染、液化4例,慢性疼痛2例。结论腹股沟嵌顿疝急诊手术在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手术操作规程的情况下行无张力疝片修补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4.
病例 女,10岁,甲亢病史1年余,治疗中复查。查体:甲状腺Ⅰ度肿大,质中,眼征(-),心率82次/min。甲功3项检测:TSH0.30mIU/L,FT3 5.82pmol/L,FT4 22.53pmol/L;血常规:白细胞6.3×10^9/L,中性粒细胞58%,红细胞4.8×10^9/L,血红蛋白146g/L,余检测项目(-)。原治疗方案:每次口服甲巯咪唑片5mg、利可君片20mg,2次/d。考虑到患儿血象正常,停用利可君片;考虑到甲功检测TSH略偏低,FT4、FT4偏高,给予口服甲巯咪唑片7.5mg、甲亢灵胶囊0.25g,2次/d。  相似文献   
85.
针灸学从远古时期的起萌阶段,发展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并在漫长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在此过程中,因为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人文思想等社会背景因素的影响,针灸学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也不断取得新的成就。我们试考查针灸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并对各时期针灸学发展的不同特点及成就作出评述。  相似文献   
86.
对侧电针穴位对外周神经传入冲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针刺信息激活中枢神经系统各个水平的抗痛结构以及通过下行抑制系统来对抗伤害性传入冲动而产生镇痛效应已有许多实验研究资料。电针对外周神经的作用如何,目前资料不多。有人观察到电针刺激对外周神经有压抑作用,但多数为“同纤维”效应,即A纤维被兴奋时,动作电位A波受压抑。少数实验中也出现“异纤维”效应。即仅有A类纤维被兴奋但压抑效应却可涉及C波。还有人观察到电针大鼠“足三里”、“环跳”对  相似文献   
87.
脊柱念珠菌感染在临床上较少见,由于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较困难,尽早进行活检获取组织进行培养是诊断的金标准。脊柱念珠菌感染的抗真菌疗程较长,部分患者需联合手术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确诊的4例脊柱念珠菌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并结合文献进...  相似文献   
88.
医用电子仪器是一个系统,在进行其故障诊断时,适合运用系统原理与方法分析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提出假设,进而逐一验证假设是否成立,步步推进,直到找出故障原因。本文论述了运用系统原理与方法诊断医用电子仪器故障的基本思路,并用典型形式和具体事例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89.
目的:比较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和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在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肌肉损伤影像学比较。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采用外科治疗的60例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OLIF组和TLIF组,每组30例。其中OLIF组采用OLIF+后路肌间隙钉棒内固定术治疗,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52~74(62.6±8.3)岁;TLIF组采用左侧入路TLIF治疗,男14例,女16例,年龄50~81(61.7±10.4)岁。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观察影像学资料,包括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左侧腰大肌、多裂肌、最长肌面积,T2加权像高信号改变及椎间融合情况;分析实验室指标,包括术后第1、5天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值;评定临床疗效,根据术后不同时期腰腿疼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LIF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TLIF组(P<0.01)。OLIF组术后DH恢复优于TLIF组(P<0.05)。OLIF手术组术前与术后左侧腰大肌面积及高信号程度测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OLIF组左多裂肌面积与左最长肌面积及左多裂肌与左最长肌Mean值低于TLIF组(P<0.05)。OLIF组术后第1、5天CK较TLIF组低(P<0.05)。术后第3天OLIF组腰背痛及下肢痛VAS低于TLIF组(P<0.05)。术后12个月ODI及术后3、6、12个月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LIF组术后有1例出现左下肢皮温升高,考虑术中损伤交感链;2例出现左大腿前方麻木,考虑与腰大肌牵拉有关,并发症发生率10%(3/30)。TLIF组术后1例患者踝关节背伸受限,考虑神经根牵拉有关;2例出现脑脊液漏,术中导致硬膜囊撕裂;1例出现切口脂肪液化,考虑椎旁肌剥离损伤有关,并发症发生率13%(4/30)。两组患者随访过程中6个月时椎间全部融合,无融合器塌陷。结论: OLIF与TLIF均能有效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但OLIF手术术中出血更少,术后疼痛较轻,DH恢复较TLIF有明显优势。同时从实验室指标CK变化及影像学左侧腰大肌、多裂肌、最长肌面积及T2像高信号比较,可以看出OLIF术式对肌肉损伤及干扰程度低于TLIF。  相似文献   
90.
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析了我国部分伤寒高发省份在不同年代分离到的335株伤寒菌的七种染色体编码的多位点代谢酶。结果发现这七个酶位点均有多态性。其平均等位基因数为7.4(2~19);平均遗传多态度为0.498(0.198~0.883)。335株伤寒菌的七个酶位点电冰结果通过排序和数值分类可分为147个不同的电泳型(ETs).根据对ETs进行聚类分析以及聚类时不相似系数曲线变化情况,把147个ETs归属于22个不同的亚克隆系,12个克隆系,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不同地区、不同年代、不同来源的菌株有其规律性,1988年的江苏、浙江菌株大部来自同一克隆系;1990年的广西菌株和1990年的部分湖北菌株也为同一个克隆系菌株。不同年代分离的湖南和贵州菌株之间具有较近的亲缘性;而新疆菌株则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结果还显示同一次伤寒爆发或流行中分离到的菌株均来自一个亚克隆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