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7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176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目的评价改构型和野生型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保护作用的机制及剂量-效应关系。方法以夹闭大鼠肠系膜上动脉(SMA)制备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不同剂量(2、4和8μg)改构型aFGF治疗组和4μg野生型aFGF治疗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动物均于缺血45min后再灌注2、6、12和24h活杀,取血及小肠组织标本,检测血浆中D-乳酸含量及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特性,并检测肝、肾功能指标,观察不同剂量aFGF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血浆D-乳酸变化及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再灌注后12h肠屏障功能及肝、肾组织损伤最严重,而改构型aFGF 4μg治疗组在伤后24h损伤较生理盐水对照组和野生型aFGF治疗组有所减轻。PCNA的表达趋势与D-乳酸类似。结论改构型aFGF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与促修复作用,其抗损伤修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观察外源性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肠上皮细胞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与肠上皮细胞增殖能力变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夹闭法制备缺血45min后再灌注动物模型。1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aFGF处理组(再灌注即刻颈静脉注射aFGF 4μg)及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阻断剂PD98059预处理组(缺血前尾静脉注射PD98059 7.5μg,再灌注即刻静脉注射aFGF 4μg)。检测缺血前,I/R15、30min及1、2、6、12和24h时肠上皮细胞增殖能力和MAPK活性。结果 aFGF处理后肠上皮细胞增殖明显增加,同时MAPK活性显著增高。用p44/p42MAPK(ERK1/2)阻断剂PD98059可抑制ERK1/2的活性,使肠上皮细胞增殖减少。结论 aFGF可促进I/R损伤后肠上皮细胞增殖,并可能与其激活肠上皮MAPK有关。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观察外源性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a FGF)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肠道保护效应及与组织损伤修复的关系。方法 采用肠系膜上动脉 ( SMA)夹闭 4 5 m in后松夹方法制备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将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肠缺血再灌注组及 a FGF治疗组。假手术组分离 SMA但不夹闭 ,4 5 min后取血并活杀动物 ;其余两组分别松夹形成血流再灌注 ,缺血再灌注组从尾静脉注射 0 .15 ml生理盐水 ,a FGF治疗组则从尾静脉给予 0 .15 m l( 4 g) a FGF。于再灌注后 0 .5、1、2、6、12和 2 4 h取血检测血浆D乳酸水平 ;活杀动物后取小肠组织行苏木素伊红 ( HE)染色 ,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 ;观察两组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时间点的存活率。结果 与肠缺血再灌注组各时间点比较 ,a FGF治疗组动物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 ,以 2 4 h最为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5 ) ;血浆 D 乳酸水平于再灌注后 1h则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 ,至 2 4 h仍呈降低趋势 ( P均 <0 .0 5 ) ;小肠黏膜病理形态学改变较缺血再灌注组轻。结论 外源性 a FGF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体内诱导细胞促分裂效应与非促分裂激素样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胰酶-EDTA差速消化法纯化原代培养的汗腺细胞的效果.方法:取新鲜的腹部手术患者腹部皮肤,D-Hanks液浸洗去除皮肤中的血液,剪成1 mm×1 mm大小的皮粒,将剪碎的皮粒放入装有5 ml (2 mg/ml) 的Ⅱ型胶原酶的培养皿中,置于37 ℃、5%CO2孵箱中消化8-12 h,倒置相差显微镜直视下吸取游离的汗腺,用汗腺培养基培养5-7 d,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状况,加入胰酶-EDTA混合溶液2 ml(胰蛋白酶0.25,EDTA 0.53 mol/L)消化3 min,成纤维细胞收缩变圆后立即加入胎牛血清5 ml终止消化,吸弃消化液,D-Hanks冲洗2~3次,加入5 ml含10%胎牛血清DMEM培养液继续培养.镜下观察成纤维细胞去除效果,并对纯化后的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汗腺分离培养5-7 d后,汗腺细胞呈铺路石样生长,并且汗腺细胞周围生长有大量的成纤维细胞;用胰酶-EDTA消化3 min后,细胞计数显示约有95%以上的成纤维细胞被去除;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显示纯化后的细胞CEA和CK8染色阳性,而波形蛋白和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染色阴性.结论:胰酶-EDTA差速消化法能够简单、快速、高效地纯化汗腺细胞.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与正常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刨面愈合过程中神经末梢的再支配情况与创面愈合的关系。方法非糖尿病大鼠(n=12)与糖尿病大鼠(n=12)制成相同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模型。于伤后3d、7d和14d采取创面皮肤标本,用组织病理HE和SP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创面肉芽再生与再上皮化情况,并对肉芽创面内周围神经末梢再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时间延长,其周围神经末梢的数量较正常组明显减少,再生速度缓慢,肉芽组织中微血管和胶原形成的能力明显降低。结论糖尿病大鼠创面的愈合障碍与神经组织再生延迟相关。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在体内是否具有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皮肤组织分化的作用,及其在皮肤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方法抽取小型猪骨髓,体外分离、纯化和培养MSCs,并用5-溴脱氧尿嘧啶(BrdU)进行标记。6只小型猪共48个创面,随机分为EGF MSCs治疗组(A组)、MSCs治疗组(B组)、EGF治疗组(C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D组)。观察伤后治疗3、7、14、21及84天的创面,并用病理学、免疫组化方法对创面的修复质量进行评估。结果A组的皮肤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其它治疗组,并且在皮肤愈合的组织病理等级评分上优于B、C和D组。A组表皮层BrdU和CKp双染阳性细胞比B组更为多见。结论EGF具有在体促进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表皮细胞分化,加快皮肤创面愈合速度和提高愈合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改构型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 aFGF)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肠道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5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m aFGF治疗组。假手术组大鼠暴露肠系膜上动脉(SMA),不夹闭。生理盐水对照组和m aFGF治疗组大鼠以SMA夹闭造成肠缺血45分钟,松夹形成缺血再灌注,于再灌注即刻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1m l和m aFGF 4μg,缺血再灌注2、6、12、24小时,取小肠组织观察组织学改变,用末端脱氧核糖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脱氧尿嘧啶缺刻标记技术(TUNEL)检测肠道细胞凋亡率。结果组织学检查显示生理盐水对照组缺血再灌注2~24小时肠道损伤严重,m aFGF治疗组肠道损伤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有所减轻。细胞凋亡检测结果假手术组肠道细胞凋亡率很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m aFGF治疗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12小时,生理盐水对照组细胞凋亡率高达(62.8±1.7)%,而m aFGF治疗组为(42.5±2.6)%,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 aFGF能减轻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肠道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应用外源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肝功能与肠组织P物质(SP)含量的影响及其与组织损伤修复的关系。方法:5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及bFGF治疗组(每只大鼠4μgbFGF)。生理盐水对照组及bFGF治疗组动物于再灌注后2、6、24和48小时活杀,检测小肠组织SP含量及血浆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水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汗腺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别分离培养、扩增并鉴定MSCs和汗腺细胞,将汗腺细胞置于47℃环境中1 h建立汗腺细胞体外休克模型,继续孵育3~5 d,收集上清液作为条件培养基对MSCs分化诱导,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对比共培养10 d后MSCs细胞表型的改变.结果...  相似文献   
90.
背景:未休克汗腺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共培养和休克汗腺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直接共培养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改变无影响。目的:在体外建立热休克汗腺细胞模型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汗腺细胞间接共培养体系;分析共培养前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学、细胞表型的变化情况,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汗腺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别分离培养、扩增并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汗腺细胞,建立汗腺细胞体外热休克模型,继续孵育3-5d,收集上清液作为条件培养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诱导,对比共培养5,10d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对比共培养10d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表型的改变。结果与结论: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CD29、CD44、CD105阳性,汗腺细胞表面标志CK7、CK8、CK18、CK19、CEA阳性。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后细胞表型的改变:被诱导的细胞中CEA、CK7、CK8和CKl9染色阳性,而对照组没有检测到CEA、CK7、CK8和CK19染色阳性的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CEA、CK7、CK8和CK19的阳性率分别是60.67%,53.34%,54.11%和58.62%。说明实验成功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获得汗腺细胞表型;通过建立适当的体外汗腺诱导培养体系,中胚层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跨胚层分化途径转变为汗腺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