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31篇
  免费   1336篇
  国内免费   790篇
耳鼻咽喉   64篇
儿科学   293篇
妇产科学   88篇
基础医学   854篇
口腔科学   503篇
临床医学   6171篇
内科学   2352篇
皮肤病学   117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7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52篇
外科学   1393篇
综合类   8958篇
预防医学   5564篇
眼科学   106篇
药学   6584篇
  15篇
中国医学   1808篇
肿瘤学   989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319篇
  2022年   379篇
  2021年   528篇
  2020年   533篇
  2019年   604篇
  2018年   327篇
  2017年   503篇
  2016年   590篇
  2015年   736篇
  2014年   1368篇
  2013年   1490篇
  2012年   2053篇
  2011年   2275篇
  2010年   2133篇
  2009年   1980篇
  2008年   2457篇
  2007年   2141篇
  2006年   1859篇
  2005年   2031篇
  2004年   1779篇
  2003年   1584篇
  2002年   1358篇
  2001年   1222篇
  2000年   1049篇
  1999年   824篇
  1998年   814篇
  1997年   719篇
  1996年   566篇
  1995年   557篇
  1994年   480篇
  1993年   319篇
  1992年   339篇
  1991年   214篇
  1990年   161篇
  1989年   184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分析ICU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相关性。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本院ICU住院部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前瞻性研究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本院ICU住院部5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主要病原菌构成比情况及病原菌耐药性与使用强度的相关性情况。结果研究组革兰阴性菌中鲍氏不动杆菌及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而肺炎克雷伯菌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耐药率比对照组低,菌株使用强度与耐药性呈正相关情况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有密切关系,医院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实施有效监测,以扼制细菌耐药性升高。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多联细菌疫苗舌下滴入辅助治疗儿童复发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复发性鼻窦炎患儿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2组患儿急性发作期均给与抗感染、激素及辅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多联细菌疫苗舌下滴入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联细菌疫苗舌下滴入辅助治疗儿童复发性鼻窦炎疗效显著,能显著提高患儿机体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检验科接受的细菌检验标本325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628例,常规检验;观察组1628例,每一个环节均严格按照规范的细菌检验流程进行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检验的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检验合格率为94.3%,明显优于对照组(83.4%)。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规范的检验流程可以明显提高细菌检验的合格率,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84.
目的了解临床上我院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产广谱β-内酰胺酶的情况,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从而为临床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的使用依据。方法使用珠海黑马半自动微生物鉴定敏分析仪对细菌进行鉴定,而药敏试验使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在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共送检600份临床标本,在其中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150株,而其中共有40株能够产广谱β-内酰胺酶。总检出率为26.67%(40/150)。产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极度耐药的抗生素为头孢类抗生素包括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其耐药率分别为100%和93.23%;对于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的耐药性也较强,其耐药率分别为86.11%和72.87%;对于阿米卡星、氨苄西林以及哌拉西林的耐药性较弱,其耐药率分别为51.23%、48.56%和34.21%;对于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左氧氟沙星和的耐药性最弱,其耐药率分别为0%、10.8%与21.2%。结论目前,我院产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的阳性率比较高,已经成为患者发生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因此应该以细菌耐药性的监测数据资料为根据,严格管理并加强临床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积极预防耐药菌株的产生和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85.
目的对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耐药变迁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治疗的600例住院患者,通过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进行鉴定与统计,同时分析抗生素抗菌,分析耐药性变迁。结果 2011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检出率为17.9%,2012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检出率为26.2%,2013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检出率为37.5%,其中不包含重复菌种,且耐药率呈现上升趋势。结论我国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的检出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是耐药性的多重发展,大大增加了治疗难度,需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降低耐药性。  相似文献   
86.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来,该院抗菌药物使用变化及细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提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询证依据,有效控制或预防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发展。方法收集该院2011—2013年相关数据,对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细菌耐药性监测等,利用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专项整治活动,加强抗菌药物临床用药管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趋于合理,使用率、使用强度明显下降,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从原来的100%逐渐下降至18.24%,品种选择由第三代头孢菌素或加酶抑制剂为主,改为以一、二代头孢菌素为主;术前预防性使用率从0增加到95.14%,除万古霉素、克林霉素外,通常术前0.5~2 h用药,手术超过3 h能及时补充第二剂,有效的控制或减少了术后切口感染。耐药菌株逐年减少,如大肠埃希菌从2011年的808株减少至2013年的103株。细菌耐药性得到控制或延缓。结论通过3年专项整治活动,有效提高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进而有效预防、控制了细菌耐药。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粪便钙卫蛋白(FC)在大肠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受试者新鲜粪便共160例,其中健康对照(HC)组、肠易激综合征(IBS)组、炎症性肠病(IBD)组及大肠癌(CRC)组各40例,用ELISA法定量检测各组中FC水平,确定FC诊断IBD及CR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IBD组与CRC组、IBS组、HC组比较,FC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RC组与IBS组、HC组比较,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IBS组与H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50μg/g为临界值时,FC诊断IBD的敏感性为86%,特异性为87%;而诊断CRC的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86%。结论 FC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测方法,不仅能够初步筛查大肠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而且在鉴别IBD和CRC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通过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作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related peritonitis,PDRP)经验用药的疗效分析,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106例PDRP病例,按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给予万古霉素十美罗培南治疗,对照组给予万古霉素+其他(三代头孢或氨基糖苷类)治疗。抽取PDRP患者首袋浑浊的腹膜透析液,送检细胞计数分类,并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出现症状至入院时间,腹膜透析液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蛋白、血白细胞、中性比、C反应蛋白等指标,腹膜透析液培养及药敏结果等情况。结果 106例患者中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中耐药率最低的是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莫西沙星;革兰阴性菌中耐药率最低的是美罗培南、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治疗后腹膜透析液白细胞计数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退出率、病死率、霉菌检出率低于对照组,预后较好。结论腹腔经验性应用万古霉素联合碳青霉烯类能迅速控制腹膜透析液白细胞计数,预后较好,且符合我中心的药敏结果,推荐作为部分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初始经验用药,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相似文献   
89.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CAPD)患者的病原菌特点及转归预后情况,为临床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上海长海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中心接受腹透治疗,且并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病原菌特点及转归情况。结果:共收治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患者131例,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222例次,培养致病菌结果阳性143例次(64.4%),阴性79例次(35.6%)。185例次治愈;退出37例次,总治愈率为83.8%,病死率为4.1%,因感染导致腹膜透析退出率为16.3%,真菌感染的退出率为81.8%,显著高于G+球菌及G-杆菌感染(P0.001);多重感染退出率33%,4例均合并真菌感染。G-杆菌退出率明显高于培养阴性及G+球菌退出率(P0.001)。结论: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是导致腹透患者退出的主要原因,其中多重感染比例增高,预后较差,且多与反复操作不当有关,故对腹透患者定期加强操作指导及监督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0.
人感染猪链球菌合并感染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026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chia coli,EHEC)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危害严重的肠道致病菌,其中Ecoli O157:H7,E.coli O111和E.coli O26血清型是许多国家引起疾病流行爆发的重要病原体,能引起人类出血性肠炎(HC),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等,严重时致人死亡。最近,我院从1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的病人肠道内分离出1株EHEC026型菌株。该病例从血液中检出猪链球菌Ⅱ型(Streptococcus suis Ⅱ),同时从肠道中检出产生强烈毒素的EHEC O26,这在国内尚属首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