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2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初期效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探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初期效果.[方法]分析31例单独采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或结合固定融合方法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初期随访结果,记录Wallis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采用VAS疼痛10分法和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外科组腰椎手术疗效标准评估手术疗效,随访有无Wallis系统相关并发症及疗效.[结果]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前1 d、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疼痛VAS评分分别为7.9±2.0、2.6±1.2和1.7±0.8,术后末次随访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4.4% .[结论]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或结合固定融合方法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简便安全,初期随访疗效良好,为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增加了一种全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82.
背景:钛合金人工颈椎间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钛合金存在生物活性差、与骨结合强度低、在生理环境下易造成金属离子释放等问题。目的:观察国产人工颈椎间盘钛合金终板不同涂层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黏附、分化的影响。方法:将第3代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含羟基磷灰石涂层、钛粉复合羟基磷灰石涂层的钛合金板及裸钛合金板的24孔板内,培养的第24,48小时后分别终止培养,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接种24 h后加成骨诱导剂进行诱导,并于第3,5,7天各收集细胞裂解后离心的上清,检测碱性磷酸酶表达。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材料复合培养48 h后,羟基磷灰石组和钛粉复合羟基磷灰石组表面的细胞呈多角形,并伸出细长伪足伸入到材料的微孔内,与材料表面紧密黏附;而裸钛合金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较差且黏附率低。随时间延长,各组碱性磷酸酶表达均增加,羟基磷灰石组和钛粉复合羟基磷灰石组各时间点的碱性磷酸酶表达均较裸钛合金组明显增高(P<0.05)。表明羟基磷灰石、钛粉复合羟基磷灰石涂层可有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和分化。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腰椎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七厘胶囊口服;治疗组术后给予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观察术前、术后第1天、第5天、第10天抽血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的变化。结果:两组术后APTT均无明显变化;术后第5天PT均较术前缩短,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0天PT进一步缩短,治疗组变化不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和D—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d治疗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可有效改善腰椎术后血液高凝状态,降低术后血浆D—D水平,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4.
[目的]通过分析、总结成人与儿童脊髓拴系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比较、分析二者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0月~2012年3月就诊于东直门医院骨科的76例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儿童组47例(年龄18岁),年龄8个月~17岁,平均(8.18±5.3)岁;成人组29人(年龄≥18岁),年龄18~54岁,平均(31.59±11.79)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影像学和尿流动力学检查(婴幼儿除外)。手术疗效通过患者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神经症状评分进行评估,平均随访时间(60±62)个月。[结果]疼痛是成人组患者最常见的主诉,存在严重神经障碍的患者很少。括约肌功能失调是儿童组患者最常见的主诉。儿童组47例中有44例接受了手术治疗,成人组29例中有24例接受了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后神经症状的稳定状态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儿童组患者术后括约肌功能改善显著,而成人组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更明显。总体来看,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一经发现应尽快手术治疗,以防止症状出现和(或)加重。对于神经症状不断发展的成人患者,建议行手术治疗,手术可有效缓解疼痛并延缓神经症状的进展,但手术治疗应慎重,尤其是伴有脂肪瘤和神经管囊肿的复杂成人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应特别注意手术方式及手术策略,由经验丰富的脊柱外科医生完成。同时,建议不存在神经症状的成人患者保守治疗,以保持长期、稳定的神经状态。  相似文献   
85.
[目的]通过可注射性植骨材料在羊股骨缺损的骨内植入,评价可注射硫酸钙基植骨材料的骨修复能力.[方法]建立绵羊单侧股骨缺损模型,将可注射硫酸钙基人工骨植入骨缺损内,于术后4、8、12周行大体观察及X线片检查缺损区骨痂生长情况.[结果]术后4周时材料大部分降解吸收,可见新生骨小梁结构,缺损区有部分骨痂形成;8周时可见大量新生骨小梁结构,部分形成成熟骨单位,可见骨母细胞,新生骨与宿主骨界面模糊,完成断端间的骨性桥接;12周时材料完全降解,形成的新生骨小梁部分出现重塑形成正常骨结构,缺损区被新骨完全替代,骨痂开始塑形,髓腔再通.[结论]可注射硫酸钙基人工骨作为骨移植替代材料,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和骨诱导性,用于修复骨缺损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选择性腰骶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联合选择性脊神经前根切断术(selective anterior rhizotomy,SAR)治疗混合型脑瘫的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10年1月,选择48例混合型脑瘫患者,其中男36例,女12例,年龄3~22岁,平均8.8岁,均以痉挛型为主,伴有下肢徐动,术前下肢肌张力均为3级(根据Ashworth 5级法),术前下肢功能情况:独立行走36例,简单介助行走8例,介助站立并有行走动作4例。采用SPR+SAR联合治疗,术中根据肢体痉挛程度切断部分脊神经后根,其中L5、S1后根38例,L4、L5、S1后根10例,后根切断比例为30%~50%;按徐动程度切断部分脊神经前根,其中L5前根28例,S1前根20例,切断比例为30%;术中尽可能保留椎板,以维持脊柱稳定性。结果:术后出现小腿或足底麻木感2例,下肢肌力下降3例,腰痛2例,腰部无力5例,小便控制差1例,经营养神经、康复锻炼、神经肌肉兴奋仪刺激等处理,6个月内症状基本消失。随访18个月。48例患者肌张力术后1周、6个月、18个月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痉挛缓解率100%。下肢徐动症状:术后1周时,1例症状加重,经联合应用镇静药物及巴氯芬3个月后恢复至术前,4例无变化,43例改善;术后6个月时,5例较术前无变化,43例改善,无加重病例;术后18个月时,44例明显改善,4例无明显变化,无加重病例。术后18个月随访时,术前介助行走的8例患者中,5例可独立行走,3例无变化;术前介助站立的4例患者中,1例可独立行走,2例可独自站立,1例无变化。结论:腰骶SPR+SAR治疗以痉挛型为主伴有下肢徐动的混合型脑瘫,能有效解除肢体痉挛,降低肌张力,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下肢徐动症状,是治疗此种混合型脑瘫比较合理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7.
探讨中医骨伤科学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从基础理论教学,临床见习及考核方法几个方面对中医骨伤科学教学方法改革和实践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8.
椎间盘退变性疾病(Disc Degeneration Disease,DDD)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人们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椎间盘退变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目前这类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非手术及手术两种方法,但均不能从组织学上根本逆转椎间盘细胞退变。近年  相似文献   
89.
综合性医学对脊髓栓系统综合征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学护理对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我科近10年来收治的脊髓栓系统合征患者89例进行分组研究。结果:表明综合性医学护理组神经性溃疡、压力性褥疮、下尿道感染、上尿道扩张发生率明显低于非综合性医学护理组,但2组间运动介助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综合性医学护理对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疾病本身无明显影响,但可明显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
背景:人骨髓内间充质干细胞含量稀少,且随着年龄增加或体质衰弱细胞数量会逐渐减少,因此进行大量扩增非常必要,但目前关于扩增后各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是否相同仍无准确定论。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传代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着眼于推荐其应用于临床组织工程的实际需求。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8-03/10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骨科和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非造血系统疾病的患者骨髓,由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骨科提供。 方法:从患者髂后上棘抽取骨髓,Percoll法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当细胞融合至90%以上时胰酶消化传代,定期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代细胞形态变化,取第2代细胞用于指标检测。 主要观察指标: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MTT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分裂及凋亡坏死比例。 结果:传代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均一,呈梭形、纺锤形,克隆样生长,培养至9代后生长减慢,并出现胞浆空泡化、胞体变大等老化现象。第2代细胞表面标志CD44,CD106,CD105均呈阳性表达,而CD34,CD45则呈阴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到第9代MTT值达到最高,从第10代开始MTT值下降。细胞增殖到11代,分裂期细胞数量仍呈上升趋势,但从第6代开始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第8代以后凋亡细胞数量达到60%以上。 结论:通过对各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分析,推荐使用第3~6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临床治疗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