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3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159篇
耳鼻咽喉   49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89篇
口腔科学   1940篇
临床医学   496篇
内科学   51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1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75篇
综合类   1308篇
预防医学   12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56篇
  7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5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62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368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356篇
  2004年   268篇
  2003年   254篇
  2002年   240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81.
目的 通过测试咬肌、颞肌和翼外肌的肌电图,评价下颌骨骨折治疗前后咀嚼肌功能的变化及治疗效果,并动态观察咀嚼肌功能的恢复过程。方法 收集下颌骨单侧骨折病例20例,利用肌电图仪分别测定术前、术后第7天和随访1个月后的咬肌、颞肌和翼外肌的肌电变化情况。通过轻收缩时记录到的运动单位电位的波峰和时限,以及最大收缩时募集电位的大小,分别进行不同测定阶段之间的两两比较,得出肌功能的变化情况,对咀嚼肌功能进行客观评价。结果 20例单侧下颌骨骨折病例,治疗前测定各肌的各个指标,健侧较患侧均高;经配对t检验对两侧各指标进行比较,差别无显著性。经过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后,测定各肌肉的各个指标,健侧和患侧较术前都有提高,尤其在一个月后有明显增高,经配对t检验比较不同阶段的指标,差别显著。结论 测定肌电图可以客观地了解术后肌功能的变化,为外伤手术后的康复治疗提供明确的指标。下颌骨骨折的患者经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咬肌、颞肌和翼外肌功能均都有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术后1个月,而在手术后1周无明显变化。下颌骨骨折对于同侧和对侧肌均有影响,而对同侧肌的影响比健侧明显高。  相似文献   
82.
腮腺腺泡细胞癌下颌骨转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作者收治1例腺泡细胞癌颌骨转移患者,现报告如下(病例资料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二病区)。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83.
肿瘤术后下颌骨缺损的成型钛板即刻修复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保全  张凯  胡浩 《口腔医学》2008,28(1):25-27
目的研究下颌骨肿瘤切除后成型钛板即刻修复重建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下颌骨缺损范围及有无软组织缺损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纯钛自动压缩重建固定板4例,纯钛下颌人工关节14例,并对不同缺损骨段修复重建后的面部形态和咬合关系进行比较。结果14例一侧下颌骨缺失成型钛板即刻重建取得良好的效果;而4例超越中线的下颌骨体缺失患者的效果不佳。结论成型钛板是修复一侧下颌骨缺失的良好的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输送盘牵张成骨术重建下颌髁突后对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用3~4 月龄健康幼年雄性山羊16 只,手术切除右侧髁突(保留关节盘),在右下颌升支行反"L"形骨切开术形成骨输送盘,并安置牵张器.以每日2 次,每次0.4 mm的速率向上牵引输送盘至关节窝.在手术后当天、牵张结束后当天、牵张结束后4、12、24、48 周时行三维CT检查评价输送盘改建及牵张间隙内新骨形成情况,并分别于12、24、48 周3 个时间点各处死动物2 只对新生髁突做组织学检查.牵张结束后48 周时处死剩余10 只动物,对下颌骨及重建髁突形态进行观察与测量.左侧下颌骨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三维CT显示新生髁突形态逐渐改建并接近正常髁突,牵张间隙新骨生成良好.大体观察发现新生髁突体积较正常侧明显增大,但下颌骨的生长与正常侧无显著差异.新生髁突表面有一层纤维软骨覆盖,组织学结构与正常关节软骨类似.结论:输送盘牵张成骨重建髁突未对下颌骨的生长发育产生明显影响;下颌运动产生的功能刺激是下颌骨继续生长发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5.
应用Mimics软件建立下颌无牙颌三维有限元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快速准确建立患者下颌无牙颌三维有限元模型,为种植修复的生物力学分析打下基础.方法:CT扫描患者下颌骨,转换为DICOM数据后用Mimics软件重建三维图像,再用自编命令流导入Ansys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快速准确地建立了活体下颌无牙颌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CT 技术,DICOM 标准的应用使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更为精确,Mimics软件直接建立三维模型后直接导入Ansys软件极大的提高了建模效率.  相似文献   
86.
目的 研究垂直牵张成骨在下颌骨牙槽嵴增高的应用。方法 分别在6只狗的下颌骨无牙区,应用牵引装置,垂直牵张牙槽嵴。结果 经过1周的牵张、3周和6周固定后,牙槽嵴平均垂直增高7mm,X线片及连续切片显示,牵引部分有骨形成,牙槽嵴增高可靠。结论 狗下颌骨通过垂直牵张后,牵张区是可靠的膜内成骨。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下颌骨缺损重建的各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对经病理确诊且经过治疗的67例下颌骨缺损重建患者的X线片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在下颌骨切除术后的67例患者,进行了即刻或二期植骨修复治疗。肋骨植入28例,其中7例感染,3例复发,1例植入骨断裂错位愈合;髂骨植入16例,其中1例感染;腓骨植入12例,其中3例同期行种植体的植入,共5枚;人工骨植入6例,其中1例为有机玻璃植入后感染再行人工骨植入,l例术后复发;有机玻璃植入2例,术后均感染;人工高分子材料网及骨松质植入1例;单纯钛板植入2例;复合植入物1例。结论肋骨、髂骨、腓骨植骨修复治疗为目前下颌缺损重建的主要方式,而带血管蒂的游离腓骨组织瓣移植术具有肋骨、髂骨移植术不可比拟的优点,是下颌骨切除术后修复重建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8.
咀嚼力降低对发育期大鼠髁突发育的组织学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咀嚼力降低对断乳后大鼠下颌骨髁突尺寸和髁突软骨厚度的影响。方法:16只刚断乳的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喂以标准的硬食,另一组以粉末状软食喂养。4w后,取每只大鼠的一侧髁突进行长度和宽度的测量,另一侧髁突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软食组大鼠的髁突长度、宽度和软骨层厚度均明显小于硬食组。结论:咀嚼力降低会导致下颌骨髁突生长减慢和髁突软骨厚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89.
目的评价并探讨磁力Twin—block矫治器矫治Ⅱ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和矫治机制,为正畸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13例替牙列晚期或恒牙列早期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进行磁力Twin—block矫治器矫治,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分别于戴矫治器前1周内(T1)、戴Twin—block矫治器后4个月(T2)、矫治结束后1周内(T3)和矫治结束1年后(T4)对患者的双侧颞下颌关节行螺旋CT扫描和多平面图像重建;对Twin—block矫治前后39项头影测量项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11例患者他期髁突矢状位和副矢状位以及大部分患者其他重建平面图像上均显示髁突后上部有生长改建的双轮廓影像;部分患者T2和T3期图像中出现髁突“分叉”的影像。头影测量显示,与矫治前相比,矫治后Co-Gn增加(5.31±2.10)mm,B—vert.pl增加(3.23±1.39)mm,U1-SN减少(4.73±4.39)°,L1-MP增加(4.65±4.42)°,L6-vert.pl和L6-MP分别增加(4.85±1.18)mm和(2.69±1.48)mm。患者Ⅱ类骨面型改善。结论磁力Twin—block矫治过程中患者髁突后上部发生明显的骨生长改建;该矫治器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Ⅱ类错[牙合]患者有显著的矫治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 :研究非血管化髂骨和下颌骨与钛种植体结合的组织学特点。方法 :12只杂种犬随机分为 6组。切取 15mm× 5mm的下颌骨骨质 ,将骨块移植于对侧下颌骨人工骨缺损区 ,然后切取同样大小的髂骨骨块 ,移植于下颌骨骨缺损区 ,同时植入 2枚钛种植体 ,用种植体固定骨块。术后不同时间点取材 ,组织学观察。结果 :髂骨移植后早期以溶解坏死为主 ,6周时开始重建 ,种植体为混合界面 ;12周时改建基本完成 ,种植体形成骨结合。而下颌骨移植后早期移植骨吸收不明显 ,只是哈佛氏管扩大 ,与种植体界面间未见新骨形成 ;12周时移植骨内出现新生骨 ,骨吸收停止 ,种植体为混合界面 ,界面有不成熟的新生骨沉积 ,新骨与原骨结合不紧。 18周 ,种植体形成骨结合。 2 4周 ,移植的髂骨和下颌骨与骨床均融为一体 ,下颌骨与髂骨相比整体致密。结论 :髂骨与下颌骨移植后的修复过程及它们与钛种植体的骨结合过程不同 ,但均能形成骨性结合。下颌骨与种植体形成骨结合的时间比髂骨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