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51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7 毫秒
81.
刘亚华 《职业与健康》2014,(20):2983-2985
目的探讨伤寒副伤寒流行因素及流行规律。方法对南通市通州区2004—2013年伤寒副伤寒疫情及流行病学调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伤寒副伤寒全年各月均有发病,以夏秋季为主,占69.03%;十总镇发病率最高,年均发病率为8.55/10万;职业分布以农民和学生为主,分别占51.61%和10.32%;流行因素配对调查显示,发病与生食海产品水虾有关(P〈0.01)。结论该区应加强饮用水和食品安全管理,规范治疗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等综合性防治措施是控制伤寒副伤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分析郴州市2005~2012年伤寒副伤寒流行趋势,为制定伤寒副伤寒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郴州市近8年伤寒副伤寒疫情情况。结果郴州市2005~2012年共报告伤寒副伤寒1062例,发病率为1.61~6.70/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以农民、学生和儿童为主,年龄集中在50岁以下,地区分布上表现为相对集中趋势。结论郴州市2005~2012年伤寒副伤寒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部分高发地区发病下降迅速。但需加强对农民、学生和儿童等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改善农村地区卫生条件和加强疫情监测,进一步降低伤寒副伤寒发病率。  相似文献   
83.
广西是全国伤寒及副伤寒流行较严重的省份之一,全年均有伤寒副伤寒病例出现,但1996年以前全区以伤寒流行为主,伤寒病例每年7~10月出现一个流行高峰期。自从1996年发现有副伤寒流行以来,到1999年的监测发现全年出现两个流行高峰期,分别是5月份的甲型副伤寒和10月份的伤寒各一个高峰期。而在2004年—2010年的监测发现两个高峰期时间非常接近,分别在7月和8月。广西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伤寒的人群发病率分别为3.96/10万、8.83/10万、3.55/10万、5.04/10万和9.74/10万。1993年—2002年年均发病率为10.27/10万。2004年—2010年伤寒发病率波动在1.61/10万~5.41/10万之间,甲型副伤寒波动在0.80/10万~4.78/10万之间。目前广西的伤寒及副伤寒得到有效控制,但影响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仍然是边远农村的农民,及学校饮用水被污染所造成。  相似文献   
84.
目的评估全州县选择性群体预防接种对伤寒的影响。方法以全州县整个人群为基础。用被动监测法获得的血培养细菌阳性的伤寒病例为研究对象,并以细菌阳性的甲型副伤寒病例作对照,以控制除伤寒Vi预防接种以外的其他混杂因子的干扰,分析使用Vi疫苗后对伤寒发病率的影响。结果1995-1999年全州县学生接种覆盖率为42.2%时,观察到在学生及其他人群中伤寒的发病率均有下降。2000~2004年学生累积接种率为80.3%时,伤寒发病率急剧下降,学生的伤寒发病率比1995~1999年平均下降了97%(P〈0.001),其他人群也下降了84%。从2001年后。全县无伤寒爆发疫情,同时也观察到副伤寒甲病例明显上升。结论选择性对高危人群进行大规模免疫的方案表明伤寒Vi预防接种有高效率,而且能产生明显的群体免疫和群体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85.
目的 了解广西伤寒与甲型副伤寒流行特征的异同点,为有效防控伤寒与甲型副伤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04 - 2010年广西传染病报告数据,分析伤寒与甲型副伤寒的时间、地区及人群分布特征.结果 广西伤寒与甲型副伤寒的年报告发病率基本呈平行下降趋势,发病高峰分别在每年7月和8月,后者晚1个月,两者发病曲线相似;二者呈现明显地区流行特征,且地区分布具有高度相关性(r=0.938,P<0.001);两病病例男性均多于女性,但发病率很接近;伤寒在各年龄段人群的发病率较为均衡,甲型副伤寒则以5~30岁年龄段人群发病率较高;两病病例均以农民、学生、散居儿童和工人为主,伤寒以农民发病最多,而甲型副伤寒以学生最多.结论 广西伤寒与甲型副伤寒应以农村和学校作为防控重点,且均应加强病人的规范治疗与管理.  相似文献   
86.
甲型副伤寒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总结甲型副伤寒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1998-2004年收治的39例甲型副伤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型副伤寒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肥达反应对甲型副伤寒的诊断价值有限,甲型副伤寒一旦确诊,治疗效果较好,并发症少,预后较好.结论甲型副伤寒是临床上较为常见但易被误诊的疾病,应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87.
150例副伤寒甲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150例副伤寒甲的临床特点及副伤寒沙门杆菌对药物治疗的敏感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临床症状典型,并发症多见且严重。副伤寒甲沙门杆菌对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敏感率近100%。对氯霉素敏感率为97%,但复发率高;对氨苄青霉素体外试验敏感率为72%,而临床疗效则为30%左右,对磺胺类耐药。结论:副伤寒甲沙门杆菌在我省流行较突出,为夏秋季节的常见传染病。通过对本组病例分析,为本病早期诊断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8.
目的 了解不同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地区自然人群肥达氏抗体水平,指导肥达氏结果的判断。方法 在伤寒、副伤寒高发区灵川县和低发区梧州市采集自然人群血清,进行肥达氏反应(试管法),采用统计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灵川县、梧州市的TO抗体的GMT分别为45.73、28.50,TH的GMT分别为39.74、25.56,AH的GMT分别为22.63、20.18,BH的GMT分别为25.11、23.34;根据抗体GMT的95%上界值推测出按两倍稀释法计算的滴度区段两地分别为:灵川县TO 1:160,TH 1:160,AH l:40,BH l:80,梧州市TO 1:80,TH 1:80,AH l:40,BH l:80,提出了我区高发和低发的肥达氏诊断参考值;两地肥达氏抗体GMT以10-49岁年龄组为高峰,女性水平普遍高于男性;按照国家GB 16001-1995标准,两地自然人群肥达氏结果达到伤寒诊断标准的阳性率分别为5.41%和0.87%。结论 两地自然人群的肥达氏抗体水平与其发病率的高低相一致;各抗原的抗体水平与广西近年的流行特点相一致;GMT高峰年龄分布与我区伤寒、副伤寒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的特点相一致,但女性水平普遍高于男性则与广西发病男性高于女性的特点不一致。  相似文献   
89.
INTRODUCTION CpG oligodeoxynucleotide is a newly emerging powerful adjuvant inducing a broad array of immune responses to a wide variety of antigens. Previous studies showed that CpG motifs activate B cells and dendritic cells (DC), trigger immune cascade…  相似文献   
90.
A 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 male baby was born to a healthy young primigravida, on L-thyroxime, at 40 weeks by caesarean delivery in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 The baby had episodes of hypoglycemia during his immediate four postnatal days in the nursery that were successfully managed with intravenous glucose administration. The baby became unwell on day 5 and had a positive sepsis-screening test. Blood culture revealed a multidrug susceptible S. Paratyphi A strain, which he probably acquired on the first or second postnatal day from the contaminated expressed breast milk or the formula fe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