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17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6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运动疗法中进行危险因素防范与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动疗法涉及内容广泛,而患者常存在1种或者多种并发症,造成训练中潜在的危险增加.在提高训练效果的同时避免在训练过程中出现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已成为治疗师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2.
脑梗死早期上肢强制性运动疗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早期脑梗死患者进行上肢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的可行性、安全性、对治疗的耐受性及其远期疗效.方法 2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例,脑梗死后2周时开始康复训练2周.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治疗后3个月时进行Fugl-Meyer上肢部分评分(FMA)、Wolf运动功能试验(WMFT)、运动活动日志(MAL)、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WMFT、FMA、MAL、Barthel指数均有提高(P<0.05).除WMFT时间评价外,治疗组均较对照纰为优(P<0.05).治疗后3个月时,治疗组MAL数量评分仍优于对照组(P<0.05),MAL质量评分略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CIMT运用于早期脑梗死是安全和有效的,早期疗效优于常规康复,但其优势未能维持至3个月后.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高位脊髓截瘫病人尿动力学检测指标的变异性。方法选择15例高位脊髓截瘫患者在脊髓休克期后行尿动力学检测,在检测中重复膀胱充盈排尿期压力测定及尿道压力测定2次,将检测结果比较。结果前后2次测得的初始逼尿肌收缩容量(P=0.134)、初始逼尿肌收缩最大逼尿肌压(P=0.871)、最大膀胱容量(P=0.774)、最大逼尿肌压(P=0.972)、漏尿点逼尿肌压(P=0.730)、最大尿道压(P=0.870)、最大尿道闭合压(P=0.949)、功能性尿道长度(P=0.844)及膀胱顺应性(P=0.492)的变异性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骶髓排尿中枢在去除脑桥和中脑中枢及脑干上中枢的作用后,膀胱逼尿肌及尿道括约肌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4.
对星形胶质细胞(AS)的性质和功能、脊髓损伤后的AS病理变化和作用、抑制AS增殖和胶质瘢痕形成的实验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AS激活后的不同分化时期对脊髓损伤修复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成熟以后,AS可以分泌有害因子,形成化学性胶质屏障,严重影响神经再生和阻碍轴突延长。脊髓损伤后AS被激活,静止态、活化态和增殖态往往并存,形成原因复杂,目前采取单一的方法很难有效控制AS增殖和胶质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分析以弛缓性瘫痪为特点的高位置脊髓损伤发生原因。方法在1014例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中对以弛缓性瘫痪为特点的高位置脊髓损伤(骨折水平在T10或以上)患者进行分析。结果6例患者被确认为以弛缓性瘫痪为特点的高位置脊髓损伤,其中男性5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42±12)岁。脊髓损伤水平分布在C7~T8水平,脊柱骨折水平在T3~T10。参考骨折水平,4例脊髓损伤水平上升超过3个脊髓节段,其中3例脊髓损伤水平上升出现在外科手术后;1例无明显诱因,伤后48 h出现神经损伤平面进行性上升至C7水平,伴随胸部严重疼痛。伤后6个月MRI检查,5例患者显示广泛胸段脊髓萎缩变细。结论以弛缓性瘫痪为特点的高位置脊髓损伤非常罕见。其重要特点是病理上存在广泛胸段脊髓萎缩变细。发生原因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普通话持续稳态元音的声学参数特征,探讨适合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进行言语声学检测的普通话持续稳态元音音样。方法使用MODEL 4500语音工作站多维语音分析系统(MDVP)及其配套录音设备分别对28例患者(病例组)和28例正常人(对照组)发自然舒适持续稳态汉语普通话元音[a]、[i]、[u]进行采样、声学参数分析。结果两组比较,在发不同元音([a]、[i]、[u])时基频均无显著性差异。病例组分别发3个不同元音时基频均无显著性差异。病例组发不同元音时的频率变化和振幅变化均与对照组有差异。病例组自身发不同元音时频率变化无差异,振幅变化有差异。病例组[a]音的谐噪比高于对照组,[i]音与[u]音的谐噪比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病例组发不同元音时谐噪比有差异。结论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发持续稳态元音时,频率变化、振幅变化高于正常人,噪音成分大于正常人。对我国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进行声学检测,使用汉语普通话[a]音是较为合适的检测声样。  相似文献   
87.
目的比较股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阻滞对膝关节松解术后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单侧膝关节松解术患者60例抽签法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40例,B组20例。A组行股神经留置导管,B组行硬膜外留置导管。术后12 h、24 h、36 h、48 h,行被动运动康复治疗,然后行主动运动康复治疗。在治疗前留置导管中注射2%利多卡因进行阻滞。被动运动康复治疗结束后让患者对治疗中疼痛进行VAS评分,并记录从被动运动康复治疗结束到进行主动运动康复治疗所需要的时间。比较两组副作用(低血压、恶心)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在被动运动康复治疗后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A组从被动运动康复治疗结束到进行主动运动康复治疗所需要的时间明显少于B组。A组副作用发生率低于B组。结论股神经阻滞在膝关节松解术后镇痛效果明确,可以更早地进行主动运动康复治疗,副作用少,安全性高,是膝关节松解术后康复治疗较为理想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脑桥上神经损伤所致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影像尿动力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09年5月65例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的脑桥上神经损伤患者的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诊断、排尿方式、超声、尿流率、残余尿、充盈期膀胱压力容积测定、排尿期压力流率测定和影像学结果,并与骶上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比较。结果65例患者中,逼尿肌过度活动占61.5%、反射正常占24.6%、无反射占13.9%、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DSD)占6.2%、输尿管返流占4.61%。脑桥上不同神经损伤类型尿动力表现无明显差异;与骶上脊髓损伤比较,DSD、输尿管返流、上尿路积水发生率少见,反射正常比例较高。结论脑桥上神经损伤所致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主要尿动力学特点是逼尿肌过度活动伴括约肌协同正常,较少出现DSD、输尿管返流、上尿路积水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89.
目的认识多系统萎缩患者的泌尿生殖系功能障碍特点及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的意义。方法报告5例多系统萎缩病例。结果多系统萎缩在泌尿生殖功能障碍上表现为排尿困难、夜间尿频、尿急阳痿等。特征性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是残余尿大于100 ml,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膀胱测压早期出现膀胱颈开放,括约肌肌电图改变有出现自发电位,运动单位电位(MUPs)持续时间超过13 ms,多相波大于60%,影像学检查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脑桥小脑呈“十”字退变。结论本病是一种以神经系统多部位进行性萎缩所致的临床病变,而其中一些萎缩部位在控制泌尿生殖系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泌尿生殖系改变与膀胱出口梗阻病变相似,如进行合理的辅助检查,可提高早期多系统萎缩诊断,避免误诊和不必要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摄氧效率斜率(OUE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17例,稳定型心绞痛21例,原发性高血压24例。采用症状限制性标准Bruce分级平板运动方案,同时测定摄氧量(VO2)、每分通气量(VE)。采用对数曲线拟合的方法,建立回归方程:VO2=a×lgVE+b,计算a为OUES值。应用全自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血清lg(hs-CRP)与OUES75(r=-0.506,P<0.001)、OUES100(r=-0.567,P<0.001)、LVEF(r=-0.286,P<0.01)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lg(hs-CRP)(β=-0.374,P=0.006)、身高(β=-1.854,P=0.036)、体重(β=-5.033,P=0.034)是OUES75降低的危险因素;lg(hs-CRP)(β=-0.396,P=0.003)、身高(β=-2.157,P=0.013)、体重(β=-5.912,P=0.011)是OUES100降低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hs-CRP可能是反映心肺储备功能及左室收缩功能的有效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