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迭代重建技术对双低剂量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图像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行肺动脉CTA检查7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滤波反投影重建,观察组采用双低剂量iDose4迭代重建技术。比较两组图像参数[背景噪声值(BN)、肺动脉CT值平均值(SIvessel)、信噪声比(SNR)、对比噪声比(CNR)]、辐射剂量[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指数(DLP)、有效吸收剂量(ED)]及图像质量,并分析典型病例的影像学表现。 结果观察组BN、SIvessel、SNR、CNR参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TDIvol、DLP、ED辐射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图像质量优良率94.74%高于对照组77.14%(P<0.05)。 结论迭代重建技术应用于双低剂量肺动脉CTA检查中能降低辐射剂量,提高信噪比,改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2.
20例膝上不同水平截肢患者穿戴假肢后,利用步态分析、步行能力及假肢的悬吊能力三项指标进行功能评定。结果综合评定优秀率以膝离断假肢为最佳达89%,依次为大腿中下1/3截肢、大腿中段截肢、大腿中上1/3截肢,髋离断假肢功能评定优秀率最低。提示骨科医师应重视截肢平面的选择。同时步态分析、步行能力及假肢悬吊能力三项评定指标为完善下肢假肢功能的评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指标。本组20例膝上不同水平截肢患者的假肢代偿功能总优良率达76.6%。  相似文献   
3.
运动疗法可以改善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 ,提高维持姿势的能力。步态分析有利于发现患者在立位及步行中存在的问题 ,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1方法观察偏瘫患者立位姿势、步行周期各相的姿势和动作。1.1观察内容 :①确认患者的立位姿势及静态、动态平衡能力。②观察步行中的异常姿势。步行周期各相中动作完成得是否圆滑 ,动作变换的时机是否合适 ;③确认主动肌、拮抗肌、代偿性肌肉的活动 ,记录患者的模式并加以模仿 ,以判断患者的肌肉活动 ;④静态观察结束后 ,通过操作关键部位如肩胛、双上肢、骨盆等来诱导患者活动 ,观察其反应 ,从姿势的变化和…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分析临床上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效果。方法 :观察对象为我院诊治的117例盆腔炎患者,依计算器随机数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选用盐酸左氧氟沙星0.2 g静滴2次/d,后者给予氧氟沙星0.4 g静滴2次/d。观察比较疼痛缓解情况及阴道分泌物等临床表现改善状况。结果 :观察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均有疗效,比较两组间临床症状改善的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下腹痛改善的有效率之差为22.89%,附件压痛的有效率之差为29.21%,阴道分泌物异常的有效率之差为32.62%,两组间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较于氧氟沙星,盐酸左氧氟沙星的诊治效果佳、患者恢复情况好。  相似文献   
5.
常冬梅  王丽萍  杨宁 《现代保健》2014,(14):126-128
2009年,国家发布了新医改方案,我国基层中医药人才既面临存在的自身不足问题又承担着新的政策性风险,当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本文依据新医改下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中医药医疗市场的需要,具体分析了现今基层中医药医疗人员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研究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Bobath理论是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开发的治疗与康复技术,可应用于成人及儿童。它最初源于Berta与Karel Bo-bath的临床经验以及当时的运动控制理论模型。这种整体性治疗技术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今天已经以新的运动控制和运动学习理论模型为指导。它的理论框架将随着运动科学知识的更新而不断丰富、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坐位站起速度与静、动态平衡的相关性。方法测量脑卒中患者5次坐立时间(Five Ti mes Sitto Stand Performance,FTSTS),用重心动摇仪(GS-10A)测量静态平衡能力及重心左右移动的能力,并测量坐位时功能性前伸的距离。分别计算FTSTS得分与各测量指标的相关性,并做回归分析。结果 FTSTS得分分别与偏瘫侧、重心摆动的外周面积、坐位时功能性前伸相关(r=-0.512,P<0.05;r=0.632,P<0.05;r=-0.662,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坐位站起速度的主要因素是坐位时功能性前伸距离和静态平衡参数外周面积。结论从平衡方面来看,外周面积和坐位下功能性前伸距离是影响坐位站起速度的主要因素,两者可以作为预测性指标评价脑卒中患者坐位站起速度。  相似文献   
8.
9.
常冬梅 《中国科学美容》2011,(18):180-180,186
在临床医学实践里,妇科疾病特别需要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法。对于肿瘤类疾病许多情况下需要对患者进行手术。以微创为特点的腹腔镜手术减少了妇科类患者的受创程度并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通过妇科腹腔镜微创手术的临床实践,进行相关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偏瘫的躯干与骨盆控制及站立与步行训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躯干屈伸功能严重障碍 ,经康复治疗后 ,躯干的屈伸功能可显著提高[1] 。因此 ,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中 ,应重视躯干、骨盆控制能力的训练 ,以提高行走能力。1直立躯干的训练在偏瘫早期 ,由于长期卧床及肌张力低下等原因 ,很多患者在坐位时都采取了骨盆后倾、脊柱弯曲的姿势 (图 1a)。对此 ,应及早通过训练来矫正 ,使患者躯干直立 ,为以后的行走打下良好的基础 (图 1b)。2躯干控制训练患者取椅坐位 ,双足着地 ,用健手握住患侧手腕 ,双手一齐向下伸 ,然后直立起身体 ,抬头后仰 (图2a ,b)。3躯干旋转训练患者取坐位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