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28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地佐辛在小儿单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小儿单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90例,随机分成A、B、C3组(每组30例)。A组:地佐辛0.6mg·kg-1+盐酸昂丹司琼0.1mg·kg-1+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ml;B组:地佐辛0.8mg·kg-1+盐酸昂丹司琼0.1mg·kg-1+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ml;C组:地佐辛1.0mg·kg-1+盐酸昂丹司琼0.1mg·kg-1+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ml。分别观察并记录患儿启用镇痛泵后2、4、8、12、24和48h的疼痛评分;并记录PCIA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的VAS评分为基本满意;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效果更优(P均〈0.05);B组与C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嗜睡发生率稍低。结论地佐辛用于PCIA可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范围大。0.8mg·kg-1的地佐辛是小儿PCIA一个较合适的剂量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检测初发现未治疗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 Foxp3 mRNA水平变化及其与血清AFP水平的关系。方法 在HCC患者60例和健康人20例,采用RT-PCR法检测PBMCs中Foxp3 mRNA水平,常规检测血清AFP水平。结果 HCC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Foxp3 mRNA水平分别为(0.976±0.073)和(0.772±0.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CC患者外周血Foxp3 mRNA水平与AFP水平呈正相关(r=0.226,P=0.025)。结论 HCC患者PBMCs 中Foxp3水平明显升高,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可能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慢加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重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和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白细胞介素22(IL-22)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名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33例CHB中度患者(CHB中度组)、21例CHB重度患者(CHB重度组)、16例重型肝炎患者(重型肝炎组)、1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和40例HCC患者(HCC组)的临床资料。RT-PCR半定量分析各组研究对象PBMCs中IL-22mRNA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IL-22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重要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HB中度、CHB重度和肝硬化组患者PBMCs中IL-22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重型肝炎组患者PBMCs中IL-22mRNA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0);HCC组患者PBMCs中IL-22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CHB重度组患者和重型肝炎组患者PBMCs中IL-22mRNA表达水平与总胆红素(TB)水平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383,P=0.043;r=-0.619,P=0.028);HCC组患者PBMCs中IL-22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664,P=0.000)。结论: 慢性乙肝重症化过程中,患者PBMCs中IL-22mRNA表达水平低下提示肝细胞再生障碍,且IL-22mRNA表达水平与TB一样能够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IL-22可能对HCC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4.
非虚假设临床试验引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出非虚假设临床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方法 :将临床试验的每个中心看作一个层 ,以层样本分数为权作加权平均得综合治疗 对照差。将其与最小可识别差量比较以建立非虚假设及其对立假设 ,由此推导非虚假设分层设计基本关系式 ,进而得出非虚假设临床试验所需样本量和检验统计量 ,以抽样试验展示这种临床试验的观测功效。结果 :这些在最小可识别差量取零时还原为虚假设临床试验所需样本量和检验统计量 ,其观测功效和预定功效吻合。结论 :这种临床试验可用于建立试药对有效对照的临床优效性或非劣效性 ,为临床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与经典的虚假设临床试验相比 ,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附有实例描述用法。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和CHB合并脂肪肝患者血清脂联素(ADP)变化及与体脂、血脂、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择CHB和CHB合并脂肪肝患者各20例,健康对照组18例,3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测量其空腹体质量、腰围(WC)和臀围,检测血清胰岛素(FINS)、糖(FBG)、血脂和ALT、AST等,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ADP浓度。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CHB患者ADP质量浓度为(10.56±2.48)mg/L,CHB合并脂肪肝患者为(4.46±2.16)mg/L,对照组为(6.38±2.91)mg/L,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537,P=0.000)。CHB合并脂肪肝患者的BMI、WC、WHR及血清三酰甘油(TG)均明显高于CHB组和对照组(P均0.01);3组血清FINS、FB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I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CHB患者ADP与BMI、WC、WHR、IR、FINS、FBG、TC、HDL-C及LDL-C均无相关性,仅在合并脂肪肝时与TG呈负相关(r=-0.485,P=0.015)。结论 CHB患者血清ADP水平明显升高,推测可能是ADP对肝脏产生保护作用的反应,而在合并脂肪肝时明显降低,与TG升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胶联合几丁聚糖-胶原导管修复兔面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30只健康中国大耳白兔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显微外科吻合组(Ⅰ组)、纤维蛋白胶粘合组(Ⅱ组)、纤维蛋白胶联合几丁聚糖-胶原导管粘合组(Ⅲ组)。手术制作兔右侧面神经下颊支损伤模型,分别采用显微外科吻合、纤维蛋白胶粘合以及在几丁聚糖-胶原导管内用纤维蛋白胶粘合技术进行修复。术后16周进行大体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测、组织学观察、图像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各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以评价神经再生恢复情况。结果:16周时肉眼观察3组吻合口处均见神经再生。几丁聚糖-胶原导管吸收明显,能抑制吻合口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形成。Ⅰ组再生神经周围软组织粘连较Ⅱ组和Ⅲ组严重;3个组神经肌肉功能恢复良好,口轮匝肌动作电位潜伏期和复合神经肌肉动作电位振幅(M波)检测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3组均可见不同程度纤维结缔组织和新生毛细血管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无论是HE低倍镜还是Gomori银染高倍镜观察,纤维蛋白胶和几丁聚糖-胶原导管作用明显;图像分析结果提示3组轴突再生率不同(P<0.05),Ⅱ组、Ⅲ组均高于Ⅰ组,其中Ⅱ组明显高于Ⅰ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组再生轴突恢复比相似(P>0.05)。结论:几丁聚糖-胶原导管生物相容性良好,与纤维蛋白胶联合应用修复兔面神经损伤操作简便、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77.
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概念最早由Coffman和Carty[1]及Mosmann等[2]在1986年提出,是机体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根据其产生细胞因子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的功能亚群,即Th1和Th2,分别参与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它们之间可相互调节,影响免疫应答的格局.  相似文献   
78.
目的:对GATA脊柱结核分型的可信度及可重复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让4名脊柱外科医师以GATA脊柱结核分型为标准独立对100例脊柱结核患者进行两次分型(间隔1个月),通过计算两两医师之间及同一医师前后两次分型对最后分型、各指标判断相同的平均百分比,确定分型一致性,应用Kap-pa值和Spearman系数判定其可信度和可重复性,当Kappa值>0.5时有中度或中度以上的一致性,Spearman相关系数值>0.40时有中度或中度以上正性相关。结果:4名医师对各指标(椎体塌陷、椎旁脓肿、脊柱稳定性、脊柱后凸畸形、矢状面指数、椎间盘破坏)及最后分型判断相同的平均百分比分别为61.92%、91.83%、63.33%、60.08%、78.25%、82.00%、52.33%;可信度的Kappa值分别为0.430、0.519、0.317、0.380、0.536、0.531、0.343;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392、0.526、0.392、0.503、0.569、0.582、0.576。同一医师前后两次对各指标(椎体塌陷、椎旁脓肿、脊柱稳定性、脊柱后凸畸形、矢状面指数、椎间盘破坏)及最后分型判断相同的平均百分比分别为72.75%、91.00%、85.25%、70.75%、88.75%、81.75%、73.00%;可重复性的Kappa值分别为0.574、0.453、0.627、0.523、0.724、0.584、0.591;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748、0.473、0.632、0.660、0.730、0.613、0.762。结论:GATA脊柱结核分型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但可信度较差。  相似文献   
79.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