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70篇
  免费   1544篇
  国内免费   413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194篇
妇产科学   2238篇
基础医学   713篇
口腔科学   87篇
临床医学   6466篇
内科学   1464篇
皮肤病学   552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7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1328篇
综合类   14660篇
预防医学   5753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6986篇
  50篇
中国医学   3183篇
肿瘤学   388篇
  2024年   331篇
  2023年   997篇
  2022年   1093篇
  2021年   1373篇
  2020年   1359篇
  2019年   1338篇
  2018年   576篇
  2017年   1145篇
  2016年   1036篇
  2015年   1189篇
  2014年   2178篇
  2013年   2253篇
  2012年   2732篇
  2011年   2995篇
  2010年   2824篇
  2009年   2580篇
  2008年   2923篇
  2007年   2544篇
  2006年   2340篇
  2005年   2469篇
  2004年   1863篇
  2003年   1474篇
  2002年   1095篇
  2001年   915篇
  2000年   628篇
  1999年   520篇
  1998年   451篇
  1997年   403篇
  1996年   299篇
  1995年   261篇
  1994年   182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71.
72.
作为"后天的来源"和"气血生化的来源",脾脏参与并维持着身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脾胃虚弱则运化失司、健运失职,引起多种疾病发生,其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易损伤脾胃之气,若脾失健运,湿浊内生,则患者会出现腹泻现象。针对本病治疗,临床多采用益气健脾、祛湿止泻的方法。研究显示,部分脾虚患者普遍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现象,而AAD的发生与肠道菌群失调关系密切。故笔者将以肠道菌群及中医"脾"的相关理论为背景,运用脾-肠间的相关性联系,结合健脾祛湿法治疗脾虚湿盛型AAD的临床实践及其生物学内涵两个角度,探讨通过调节"脾主运化"功能,达到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以治疗AAD的发生,并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阴道残端感染对机体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信号通路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8年4月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44例宫颈癌患者为考察对象,并依据患者术后阴道残端感染与否分为感染组(n=51)和非感染组(n=93)。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TLRs信号通路相关指标、免疫功能及其他血生化指标水平变化。结果非感染组患者TLR4(0.13±0.01)×10~(-2)和TLR9(0.09±0.05)×10~(-2)水平低于感染组(0.98±0.02)×10~(-2)、(0.25±0.14)×10~(-2)(P<0.05);与手术前相比,手术后感染组患者CD_3~+T淋巴细胞比例、CD_4~+/CD_8~+、NK细胞比例均降低(P<0.05),且低于非感染组(P<0.05);与手术前相比,手术后感染组患者IgM、IgG、IgA水平均降低(P<0.05),且低于非感染组(P<0.05);与手术前相比,手术后感染组患者CRP、IL-6、PCT水平均升高(P<0.05),且高于非感染组(P<0.05);非感染组患者CRP、IL-6、PCT水平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癌术后阴道残端感染可对患者TLRs信号通路和免疫系统产生更深远的影响,而明确术后感染原因和发病机制对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盆腔肿块的临床应用及其准确性。方法选取237例盆腔肿块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术前均经腹部超声以及经阴道超声检测。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阳性率、准确性、敏感性以及特异性。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的敏感性和准确率(92.9%和83.8%)显著高于经腹超声水平(66.7%和6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经阴道超声检查的漏检率(7.1%)低于经腹超声水平(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腹超声比较,对存在盆腔肿块的患者利用经阴道超声诊断的效果较好,其诊断的敏感性以及准确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玉液汤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肠道菌群及脂质代谢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广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药物治疗,观察组再加用玉液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完成治疗后肠道菌群、脂质代谢、中医症状积分、血糖相关指标、体质量、腰围、体质量指数(BMI)变化并比较。结果:2组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FINS、HOMA-IR、HbAlc、BMI、腰围、体质量、TC、TG、LDL-C、肠杆菌、酵母菌、肠球菌、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脘腹2组患者治疗后HDL-C、双岐杆菌、乳杆菌、拟杆菌均较治疗后明显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玉液汤能改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脂质代谢和临床症状,降低血糖,能调节肠道菌群紊乱,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7.
78.
目的 研究解郁祛痰化浊方(JQHP)对高脂饮食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中药调控肠道微生物群进而恢复肠-肝轴的平衡。方法 将70只雄性SPF级别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与模型组(60只),正常组饲喂正常饲料,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12周后将模型组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模型组,血脂康组,立普妥组,JQHP低、中、高剂量组。JQHP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JQHP颗粒剂0.4,0.8,1.6 g·kg-1,立普妥组予立普妥2 mg·kg-1,血脂康组予血脂康0.1 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同等量蒸馏水,连续灌胃8周后收集粪便,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行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脂,取肝脏组织及回肠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脂四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见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血脂康组、立普妥组TC,TG显著性下降(P<0.01),血脂康组HDL-C升高(P<0.05)。JQHP中剂量组较模型组对肝脏脂肪样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以减轻炎性细胞的浸润情况。JQHP可使回肠结构淋巴组织增生情况好转,且中剂量组疗效最显著。Shannon曲线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JQHP中剂量组显著提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JQHP中、高剂量组明显升高(P<0.05,P<0.01);与JQHP中剂量组比较,其他用药组降低(P<0.05,P<0.01)。主成分多样性分析(PCA)示中药中剂量组多样性和丰度高于其他用药组。线性判别分析(LDA)中,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拟杆菌纲,瘤胃球菌科,拟杆菌S24-7,瘤胃球菌UCG-005下调(P<0.01),脱硫弧菌目、丹毒丝菌目、毛螺菌科上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JQHP中剂量组的拟杆菌纲,瘤胃球菌科,拟杆菌S24-7,瘤胃球菌UCG-005上调(P<0.05,P<0.01),丹毒丝菌目下调(P<0.01)。与JQHP中剂量组比较,其他用药组拟杆菌纲,瘤胃球菌科,拟杆菌S24-7,瘤胃球菌UCG-005中降低(P<0.05,P<0.01),在丹毒丝菌目、毛螺菌科中升高(P<0.05,P<0.01)。结论 JQHP调整肠道物种丰度和多样性,改善肝脏组织和回肠黏膜状态,调节血脂水平,恢复正常肠道生态环境,可能与调节与炎症相关的肠道菌群而恢复肠-肝轴平衡有关,以中剂量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9.
《山东中医杂志》2020,(2):195-198
有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失衡是导致溃疡性结肠炎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从肠道微生态角度出发,对近年来关于中药单体、活性成分、复方及制剂调节肠道菌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进行总结。发现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能有效减少病情复发;无论是单味中药及其活性成分,还是中药复方均能有效调节肠道益生菌、减少有害菌群数量,使肠道菌群恢复平衡状态,从而间接调节肠道黏膜免疫功能,促进结直肠黏膜的修复。但中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目前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今后应加强相关中药药理作用研究,为中药调节肠道菌群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更加有力的证据。参考文献35篇。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性腹泻(AAD)患儿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9月收治的90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观察其对两组患儿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其CD4+/CD8+、CD4+、IgA、IgG免疫功能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研究组患儿的各项指标改善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CT、血清二胺氧化酶、sIgA含量及粪便球/杆菌比例水平均有所改善,研究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性腹泻患儿的疗效明显,改善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