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0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目的 探讨微创伤清除术对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头颅CT证实为脑出血患者480例,随机分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组(微创组)248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保守组)232例,分别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和内科保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的临床评分、总有效率以及血肿的清除吸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微创治疗的248例患者,治愈84例,明显好转103例,好转40例,无变化7例,14例死于并发症,总有效率91.5%;保守组232例患者,治愈38例,明显好转52例,好转67例,无变化29例,死亡46例,总有效率67.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3天后,微创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保守组,BI评分明显高于保守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7天后,微创组中234例患者血肿为(14.43±5.77)ml,保守组186例患者血肿为(30.77±4.43)m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一种安全、适用于颅内中、大量出血且疗效较好的一种方法 ,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优于保守组;病情平稳患者颅内血肿最佳穿刺时间为发病后6~24小时,有脑疝形成的危重患者可超早期(发病后6小时内)穿刺治疗.  相似文献   
72.
氯沙坦联合小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文  钱琦 《山东医药》2009,49(3):82-83
将93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伴不同程度血脂升高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予氯沙坦50mg/d及降糖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小剂量辛伐他汀5mg/d,疗程均为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及24h尿微量自蛋白排泄率(UAER)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4hUAER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认为氯沙坦联合小剂量辛伐他汀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协同作用,可延缓。肾损害进展。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饮食运动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接诊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饮食控制、运动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FPG、2hP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产妇的产后感染、产后出血、剖宫产、早产、羊水过多、妊高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死胎、胎儿畸形、胎儿窘迫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施针对性饮食控制和运动指导,能有效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不同阿片受体激动剂对海马培养神经元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s)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海马神经元18d,荧光倒置显微镜下选择健康神经元入组,分别在培养液中加入阿片受体激动剂吗啡(浓度为10μmol·L-1[D—pen2,D—pen5]一enkephalin(DPDPE)和埃托啡(浓度均为1μmol·L-1)处理3d,对照组不加药。全细胞模式记录mEPSCs,用软件MiniAnalysis6.0(Synaptosoft,Inc)对mEPSCs频率及幅度进行分析。结果:吗啡显著降低了海马神经元mEPSCs的频率和幅度,与对照组相比,频率和幅度分别下降了38.5%和38.0%(均P〈0.01);埃托啡对mEPSCs的幅度无影响(P〉0.05),但频率增加了26.O%(P〈0.05);DPDPE对mEPSCs的频率及幅度均无影响(P〉0.05)。结论:不同的阿片受体激动剂由于其引起受体内化的能力不同,对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有不同的突触后作用。  相似文献   
75.
王伟文  阎云芸 《新中医》2015,47(12):167-16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儿童CVA患儿88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组和西医组各44例。2组患儿均根据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制定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西医组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中西医组在西医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玉屏风颗粒治疗。2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观察评估2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观察咳嗽复发例数、复发率及典型哮喘转化例数及转化率。结果:治疗8周后,中西医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95.45%高于西医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中西医组42例患儿中咳嗽复发8例,复发率19.05%;典型哮喘转化4例及转化率9.52%。中西医组35例患儿中咳嗽复发15例,复发率42.86%;典型哮喘转化1例及转化率为2.86%。中西医组患儿咳嗽复发率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典型哮喘转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CVA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能改善其咳嗽症状,减少复发,具有治疗与预防儿童CVA病情复发的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76.
手足口病是一种主要由CoxA16和EV71病毒经多种途径传播而引起的以发热和手、足、口、臀部皮疹为临床特征的儿童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主要症状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1~2].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并有死亡的病例报道[3].由于重症患儿的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首次就诊容易忽略,使病情进展迅猛,及时识别重症病例并给予积极的护理尤为重要.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通过对患儿的早期评估及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7.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患儿身体健康。我院在常规治疗小儿肺炎的基础上,加用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8.
医院内药物利用问题的研究--ABC和VEN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如何确保合理处方呢?主要通过对药物使用人员的教育策略和对临床用药进行限制和规定的管理策略来实现,双管齐下综合干预。后者更为重要, 因为医生绝大多数是根据医围而处方选择药物。因此,对医院内药物有效的组织管理,即临床用药管理意义重大。 ”  相似文献   
79.
患者男 ,4 6岁 ,农民 ,已婚。患者于 1995年因受刺激后诱发瘙痒 ,伴失眠、烦躁、自卑等 ,给予抗过敏及对症治疗无效 ,4月后服中药而愈。约 1年后无明显诱因复发 ,症状同前 ,服中药也无效 ,疑患不治之症 ,曾服农药自杀未遂 ,4月后自行缓解。又 1年后再次复发 ,瘙痒难忍并怀疑病重 ,再次服农药自杀未遂 ,来本院精神科门诊。患者皮肤瘙痒昼重夜轻 ,并与情绪有明显关系入院时皮肤检查正常 ,皮肤划痕试验 (— )。Ham ilton抑郁量表 ( HAMD)评分 2 8分。确诊为反复发作性抑郁。给予阿米替林及氯硝西泮口服后很快好转 ,6周后各种症状消失 ,HAMD…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严重心理应激所致情感行为异常的相关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 将1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捕食应激组(以下简称应激组)和正常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每组68只.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应激后1 h、1 d、1周,以及1,2,4个月时血浆皮质酮水平,并采用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GR)及盐皮质激素受体(MR)表达的变化规律.结果 (1)血浆皮质酮水平:应激后1 h应激组[(44.5±9.3)μg/L]高于对照组[(22.6±4.0)μg/L,P<0.01],但应激后1 d降至正常水平,而应激后1周至4个月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应激组分别为(μg/L)12.4±2.5,9.8±2.1,8.7±2.1,10.1±2.3,对照组分别为(μg/L)20.8±3.9,21.1±4.2,16.6±3.6及20.2±4.0;P<0.01].(2)海马GR和MR阳性免疫反应信号:应激后1 d免疫组化研究显示,应激大鼠海马及额叶皮层GR均较对照组增强(P<0.01),其中以海马结构的改变更明显(P<0.05);而MR则显著降低(P<0.01).海马免疫印迹检测进一步揭示,应激组海马GR表达于应激后1 d至4个月明显增高(P<0.05),而MR表达则于应激后1 h至1个月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捕食应激后大鼠出现血浆皮质酮双向变化、海马GR和MR失衡以及不同的变化规律,这种严重的心理应激在引发大鼠持续性情绪唤醒障碍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