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0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μ-和δ-阿片受体对神经元树突棘可塑性调节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μ阿片(MOR)和δ阿片受体(DOR)在海马神经元树突棘可塑性调节中的功能角色。方法用磷酸钙共沉淀法将编码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质粒转染到5-9D IV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EGFP标记的神经元发育到2周时,随机挑选形态健康的神经元作为观察目标,使用倒置荧光显微镜对同一视野活细胞定时定位观察MOR受体促进剂吗啡和DOR受体促进剂DPDPE给药前及给药后3 h、24 h、72h树突棘形态大小及密度变化。结果1.吗啡组和吗啡+DPDPE组,从形态学观察,部分树突棘在给药后24-72h内逐渐变小,甚至消失;2.吗啡组加药后3 h树突棘的密度无明显变化(P〉0.05),24 h后降低了28%,72 h后降低了37%(P〈0.01);吗啡+DPDPE组加药后3 h树突棘的密度无明显变化(P〉0.05),24h后降低了27%(P〈0.05),72 h后降低了38%(P〈0.01);DPDPE组和对照组在给药后3-72 h树突棘的密度无明显变化(P〉0.05);而DPDPE单独给药组和对照组神经元树突棘形态大小、密度在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本实验表明阿片MOR受体参与了神经元树突棘可塑性的调节,动摇了树突棘的稳定性,而DOR受体无显著作用,同时MOR和DOR受体在对神经元可塑性调节方面也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2.
病毒性脑炎暴发时疫情病房的消毒隔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爱惜  王伟文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0):1402-1403
近年来,国外有病毒性脑炎暴发流行的报道[1-2],尤其是在夏季,它们在有环境污染和水污染的地方更易发生,多经粪口传播.2009年4月以来,浙江省临海市发生了病毒性脑炎的暴发流行,短期内病例数急剧上升,我院5个月病例数即达400余例,经头颅CT或脑电图、脑脊液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检查证实符合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3],后经脑脊液病毒分离证实系埃可病毒30型引起的一起病毒性脑炎暴发疫情,针对患儿的特殊性,我科于2010年6~7月采取了一系列的消毒隔离措施,期间无一例发生交叉感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大幅上涨,高血压患病率也在逐年提升,有研究[1]表示,≥60岁及≥80岁的老年人,其高血压患病率分别达到了57%和70%。值得一提的是诸多患者易在测量血压时出现紧张情绪或大白衣效应,影响血压准确性[2]。随着临床技术的不断发展,动态血压监测(association of briefing program managers,ABPM)被认为是24 h监测血压的理想工具,其可记录检查者每日活动时的血压值,利于医师诊断高血压及评价治疗效果[3,4]。与偶测血压相比,ABPM的全日血压数据利于降低患者检查结果误差概率,提高血压数据的准确性[5]。因此,本研究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7月接诊的319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ABPM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影响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伟文 《上海医药》2009,30(3):133-13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依从性差者作为观察组,依从性好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月收入、药物治疗方案、经济收入方面的差异。结果:500例糖尿病患者中,药物治疗依从性好者145例,占29.0%;依从性差者355例,占71.00%;糖尿病知识认知程度差、年龄大、药物治疗方案复杂(服药种类、次数多)、经济收入低是造成依从性差的主要因素。结论:依从性取决于诸多因素,进行健康教育,尽可能减少用药次数和减少用药种类,强调老年患者简单化、个体化给药并加强家庭支持与监督,结合经济情况制定治疗方案等措施可提高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35.
脑出血微创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渝宪  王伟文  杨世柏  张德琼 《重庆医学》2004,33(10):1452-1454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在双侧头皮相应部位安放标志物,通过CT导向定位[1],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患者进行颅内血肿穿刺治疗,同时设内科保守治疗组.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临床评分比较.结果经微创治疗的64例脑出血患者,除7例患者死于并发症外(其中死于严重的肺部感染4例、肾功衰竭2例、消化道出血1例),均有满意的临床转归.保守组的52例患者,死亡18例 (肺部感染7例、脑疝6例、肾功衰竭2例、消化道出血3例).结论微创治疗后的脑出血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内科保守治疗.降低了死亡率.病情平稳患者颅内血肿最佳穿刺时间为发病后6~24h范围内.昏迷程度深、有脑疝形成的危重患者可超早期(发病后6h内)穿刺治疗,但要做好防止再出血的准备.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分析成都市城市居民高血压流行状况及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0年2月-10月对成都市区14个社区居委会中35~70岁常住(2年以上)居民994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诊断标准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定义,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结果成都市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44.87%,标化患病率为39.21%,其中男性为41.07%,女性为38.20%,男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大呈上升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03,P〈0.001)、尿酸(OR=1.003,P=0.001)、心率(OR=1.014,P=0.027)及腰围(OR=1.624,P〈0.001)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成都市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年龄、尿酸、心率及腰围是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7.
宝宝的成长总是一次次让父母吃惊。仿佛一眨眼,小家伙就变了样儿,长了本事。豆豆的每一个成长故事,都将和大家分享宝宝生活中的各种有趣的好点子,为宝宝的成长加把劲儿。  相似文献   
38.
迟发性运动障碍 ( TD)是精神科病人长期服用经典类抗精神病药物致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一种。其发生率各家报告不一 ( 0 .5 %~ 40 % ) [1] ,我院统计发生率为 1 .5 %。目前在国内外这一不良反应无特效方法治疗 ,我们采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和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 8例 ,疗效较好 ,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8例 ,全部为门诊病人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2 1~ 5 4岁 ,平均 37.2岁 ;病程 3~ 5 0个月 ,平均1 9.8个月。诊断符合精神病学的症状标准。2 治疗方法西医治疗确诊为迟发性运动障碍 ( TD)的病人 ,根据精神症状征求家属的…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进行脑缺血对脑水份、钠、钾音量变化的动态观察,旨在探索缺血时脑水肿发生发展的规律。方法 以光化学诱导制作局灶脑缺血动物模型,将大白鼠分为对照组、单光照组、单静注染料组及各时间缺血组,进行脑水份、钠、钾含量变化的动态观察。结果 局灶脑缺血后12~48小时脑钠浓度达最高峰值,脑钾浓度降至最低水平,一周后脑钠逐渐下降接近正常值,脑钾仍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局灶脑缺血后脑内离子环境稳态的紊乱是继发脑水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0.
患者男,49岁,已婚,农民,初中文化,性格内向。因患有左侧输尿管结石23年,1996年4月住院行激光碎石治疗,强忍疼痛加大电量,终于一次碎石成功,3天后出院。回家后常不知不觉的从肛门排出少量的正常粪便,无腹痛腹泻,多次进行全消化道钡透,钡灌肠拍片,直肠镜及肛门检查,脊柱拍片,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