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98篇
  免费   1105篇
  国内免费   885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86篇
口腔科学   85篇
临床医学   239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45篇
外科学   101篇
综合类   3720篇
预防医学   76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679篇
  3篇
中国医学   7973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243篇
  2022年   227篇
  2021年   276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428篇
  2018年   233篇
  2017年   413篇
  2016年   424篇
  2015年   639篇
  2014年   1006篇
  2013年   1030篇
  2012年   1262篇
  2011年   1304篇
  2010年   1167篇
  2009年   1027篇
  2008年   1393篇
  2007年   1145篇
  2006年   905篇
  2005年   911篇
  2004年   790篇
  2003年   796篇
  2002年   723篇
  2001年   592篇
  2000年   492篇
  1999年   378篇
  1998年   282篇
  1997年   300篇
  1996年   274篇
  1995年   234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时间煎煮葛根对升麻葛根汤中的葛根素含量及药效学的影响,探讨葛根的最佳煎煮时间,为葛根的特殊煎煮方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煎煮葛根对升麻葛根汤中的葛根素含量影响。色谱条件:Agilent 5 TC-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5:75),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30℃。采用氨水诱咳法和热板法观察不同时间煎煮葛根的升麻葛根汤对小鼠的镇咳作用和镇痛作用的影响。将ICR小鼠(雌性180只,雄性60只)随机分为12组,即空白对照组、感冒疏风胶囊组、阿司匹林肠溶片组、不同煎煮时间的升麻葛根汤9组(葛根先煎0,5,10,15,20,25,30,35,40 min),按照0.02 mL·g-1剂量分别灌胃给药,连续7 d。镇咳实验各组小鼠(雌雄各半)末次给药1 h后,将小鼠放入雾化器中,观察和记录各组小鼠的咳嗽潜伏期(首次开始咳嗽的时间)和2 min内咳嗽次数。镇痛实验各组小鼠(雌性)末次给药1 h后,将小鼠放置于(55±0.5)℃的智能热板仪上,记录其足底接触热板到出现舔足或跳跃的时间(热板反应潜伏期)。结果:在0.02~0.12 m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葛根先煎15 min时葛根素含量为43.6 mg·g-1,含量最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葛根先煎10,15,20,25 min组可使小鼠咳嗽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P<0.05),葛根先煎15、20 min组可使小鼠咳嗽次数减少(P<0.05);葛根先煎10,15,20 min时,小鼠痛阈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葛根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葛根在先煎15 min时,葛根素的含量最高,煎煮时间过短,葛根素不能充分溶出,煎煮时间过长,葛根素含量下降;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葛根在先煎15 min时,升麻葛根汤对风寒表证的镇咳、镇痛作用显著。提示,葛根入汤剂应先煎15 min为宜。  相似文献   
72.
Enopeptin A是一种缩酚酸肽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以本实验室保藏的链霉菌SIIA-H7264为出发菌,通过紫外(UV)照射、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亚硝基胍(NTG)诱变以及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获得1株高产突变株A-21,其发酵产物Enopeptin A的产量较出发菌株提高了3倍。对发酵条件、发酵培养基组分进行单因素及响应面优化试验,最终Enopeptin A的产量达到1750μg/mL,较初始工艺提高了2.98倍。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抗菌药磷酸特地唑胺的工艺研究。方法 QbD理念指导工艺研究,以中间体A和焦磷酸四苄酯为原料合成磷酸特地唑胺。结果 以58%的总收率实现了磷酸特地唑胺的制备,HPLC纯度为99.2%。 结论 新开发的工艺反应条件温和,有效地避免了水解杂质、二聚体杂质的产生,保证了磷酸特地唑胺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74.
由于可以增强药物的靶向性、降低游离药物的毒副作用,基于纳米颗粒的药物递送系统在医学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 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无免疫原性、可生物降解等特性, 是制备纳米颗粒的理想材料。现有白蛋白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去溶剂化法、自组装法、乳化法、双乳化法、热凝胶、喷雾干燥、nabTM技术、pH凝聚法等。由于制备原理及制备条件的差异,各方法表现出的优缺点也不尽相同。综述近年来白蛋白纳米颗粒的制备研究进展, 按照制备方法分类进行介绍, 并对当前白蛋白纳米颗粒研究领域所面临的困境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5.
李文琪  赵新民 《安徽医药》2005,9(9):647-648
目的研究吸附树脂对栀子苷的吸附性能及原液浓度、pH值、流速、洗脱剂的种类对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的吸附树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栀子苷的含量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树脂D301对栀子苷的适宜吸附条件为:原液浓度为0.285 g·L-1,pH值为4,流速为3 BV·h-1;洗脱剂用50%乙醇时,解吸效果较好.结论树脂D301可用作栀子苷的精制方法.  相似文献   
76.
《中南药学》2018,(2):152-155
目的在现有专利和文献的基础上对甲磺酸奥斯替尼合成工艺进行总结并改进。方法以吲哚和2,4-二氯嘧啶为起始原料,经过甲基化反应、亲核取代反应、与4-氟-2-甲氧基-5-硝基苯胺偶联反应、还原反应,最后与丙烯酰氯发生酰化反应并成盐得到甲磺酸奥斯替尼。结果该路线操作简便,后处理简单,总收率为30.1%,最终产物甲磺酸奥斯替尼的结构经过~1H-NMR确证。结论优化后的合成路线产率较高,操作简便,节能环保,简化了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77.
目的优选正骨洗药最佳水煎工艺。方法 UPLC法检测方中君药川芎有效成分阿魏酸、臣药羌活有效成分异欧前胡素含量和浸膏得率,L_9(3~4)正交试验法考察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对正骨洗药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正骨洗药最佳水煎工艺为:煎煮30 min,煎煮1次,加20倍水。结论 UPLC结合正交实验法优选正骨洗药水煎工艺简便快捷,稳定可行,能为临床上更合理地使用正骨洗药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8.
目的对4-羟基-2-(1H-吡唑-1-基)嘧啶-5-甲酸的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方法以1-脒基吡唑盐酸盐和乙氧基甲叉基丙二酸二乙酯为起始原料,在三乙胺催化下环合得到中间体4-羟基-2-(1H-吡唑-1-基)嘧啶-5-甲酸乙酯,再经过氢氧化锂在四氢呋喃–水混合溶剂中水解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果合成了目标化合物,经MS、1H-NMR确证了结构,质量分数为99.5%,本合成工艺的总收率为87%。结论该合成工艺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产率和纯度较高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9.
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找到我国制药企业在首次工艺验证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借助对国内外法规及相关文献研究,并结合我国制药企业的现状,提出对问题的解决策略,该研究对我国制药企业有效开展首次工艺验证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0.
目的:通过制备伊潘立酮-β-环糊精包合物,对其进行相应的验证,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对其制备工艺进行考察,以确定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溶液-搅拌法制备包合物;以包合物的包合率为处方筛选出最佳工艺的依据;以包合温度(A)、包合时间(B)、伊潘立酮和β-CD投药比(包合比)(C)为考察因素;用溶出试验来对包合物进行相应的验证。结果:伊潘立酮的最佳工艺为伊潘立酮:β-CD(摩尔比)=1∶6,包合温度55 ℃,包合时间40 min。伊潘立酮包合物的形成导致伊潘立酮在水中的累计释放率有了明显增加。结论:证明了伊潘立酮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是可行的,通过改变加工工艺能够改变包合物的产量,包合物能够提高伊潘立酮的溶解性,为伊潘立酮开发出新的剂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