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明确生长分化因子(GDF)-11对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miPSCs)向心肌细胞定向分化的促进作用,为心肌再生的细胞生物学治疗提供种子细胞和实验依据。方法 常规培养小鼠miPSCs,分为对照组和GDF-11组。GDF-11组在普通分化培养基中加用10 ng/ml的GDF-11。悬滴法诱导培养形成拟胚体(EBs),每日观察搏动拟胚体数目。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多能干细胞标志物Oct-4、心脏中胚层标志物Flk-1、心脏祖细胞标志物Nkx2.5、和心肌特异性标志物cTnT的表达变化。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心肌结构蛋白cTnI的表达水平。结果 GDF-11组的Oct-4表达水平在诱导分化的第3、7天分别为同期对照组的(0.55±0.31)倍(P<0.01)和(0.41±0.57)倍(P<0.05);诱导分化的第10天,GDF-11组的Flk-1和Nkx2.5表达相分别为对照组的(2.09±0.8)倍(P<0.05)和(2.47±0.22)倍(P<0.01);cTnT的表达在分化后第10天和第14天分别为对照组的(1.81±0.19)倍(P<0.01)和(1.61±0.20)倍(P<0.01);两组均出现了心肌样搏动细胞团,GDF-11组搏动EBs百分比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免疫荧光染色显示,GDF-11组的cTnI阳性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GDF-1能够显著促进miPSCs的心肌定向分化。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脑血栓形成后再次发生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方法:2007年3月~2011年4月收治脑血栓形成后再次发生脑梗死患者104例,选择同期住院的初发急性脑梗死(ACI)患者726例作对照分析,进行跟踪观察.结果:心房纤颤、男性高血压、女性糖尿病、停用预防用药(抗血小板或抗凝药)因素是再发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结论:减少再发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是预防再发性脑梗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3.
74.
三种术式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脊柱微创外科手术的发展,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和Sky成形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已在我国广泛开展,它能恢复椎体力学强度、稳定骨折椎体、缓解疼痛和预防椎体再骨折的发生。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4年9月应用PVP(14例)、PKP(8例)和Sky(6例)成形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的临床资料,比较三种术式的近、中期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适合儿童下肢近关节部位骨折的固定方法。方法:对儿童下肢近关节部位骨折15例采用C臂X线透视下闭合复位+HoffmannⅡ外支架固定治疗。结果:15例均固定2~3个月后骨折愈合,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HoffmannⅡ外支架是儿童下肢近关节骨折较为理想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76.
目的:比较前路TSRH与Z-plate不同固定方法在脊柱内固定后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力学性能的改变。方法:采用15具尸体胸腰段标本,5具为正常(NS)对照组,10具造成压缩性骨折后分两组(每组5具),分别用TSRH和Z-plate行侧前方固定,应用实验应力分析法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应用TSRH内固定的脊柱应变、位移比正常脊柱对照组的应变、位移分别减小17%~20%和8%;周定后的强度和刚度与Z-plate固定组相比仅小5%和5%,统计显示两种固定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TSRH侧前方内固定后的脊柱不但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得到满足,而且在承载能力、脊柱的稳定性上优于正常对照组,与Z-plate固定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且操作简便,价格也低。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应用阴股沟带蒂岛状皮瓣修复腹股沟及周围区域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取同侧或对侧阴股沟带蒂岛状皮瓣移植于相应的缺损区,皮瓣范围为6cm×10cm~9cm×17cm。结果:15例全部成活,无血管危象发生,创面Ⅰ期愈合。结论:阴股沟带蒂岛状皮瓣手术设计及操作简便,易于切取,不损伤主要血管,不吻合血管,成活率高,是修复该区域软组织缺损理想的供体。  相似文献   
78.
有限手术治疗胫腓骨骨折2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胫腓骨骨折极为常见 ,处理方法有内、外固定两大类。合适的固定方法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尽早恢复肢体功能的关键。我院自 1996年1月~ 2 0 0 1年 6月应用单边式外固定支架治疗 2 16例 ,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胫腓骨骨折 2 16例 ,男 135例 ,女 81例。年龄 5~ 76岁 ,平 34岁。其中开放性骨折 82例 ,闭合性骨折 12 4例 ,合并休克 31例 ,合并多发伤 4 5例。发病至治疗时间为 1~ 2 4d ,平均 5d。2 方法(1)透视复位 +外固定支架固定 5 7例 ;(2 )小切口切开复位 +外固定支架固定 6 3例 ,切口 <3cm ,以暴露骨折端、…  相似文献   
79.
胸锁关节脱位克氏针固定后断裂进入纵隔1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报告1例胸锁关节脱位克氏针固定后断裂进入纵隔的病例。患者因胸锁关节脱位行克氏针固定,术后15个月克氏针断裂并进入纵隔。分析其主要原因为内固定时间过长导致克氏针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80.
自动加压防旋髓内钉的研制及修复股骨中下段骨折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 研制一种自动加压防旋髓内钉,探讨其生物力学和在修复股骨中下段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研制的自动加压防旋髓内钉于1998年1月~2001年6月,临床用于修复股骨中下段骨折23例,其中横、短斜形骨折12例,粉碎骨折9例,斜形、多段骨折各1例,手术时间为伤后2小时~8天。陈旧性骨折2例,手术时间为伤后11~13个月。在梅花型圈内钉距近远端一定距离的两侧翼开孔,置入梅花型弹力环2~4枚以适应股骨髓腔宽大部。手术时间30~75分钟,平均43分钟。结果 在5Nm扭矩下,自动加压防旋髓内钉的抗旋转作用与交锁钉相近;23例骨折均愈合,其中21例为6~13周,平均9周,2例陈旧性骨折为15~22周。术后均获随访6~36个月。无感染、畸形愈合、骨不连、关节僵硬及再骨折等并发症。按Kolmert等功能评定标准,优19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5.7%。结论 自动加压防旋髓内钉设计合理,生物力学性能稳定,临床应用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具有铀向加压及防旋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