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2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评价心肌桥患者冠状动脉受压迫时冠脉血流储备的影响。方法11例冠脉造影显示心肌桥患者运用冠脉内多普勒检查即刻测定冠脉前降支的血流储备与28例冠脉造影正常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差异,11例心肌桥患者均有心绞痛病史,心肌桥均位于前降支(中段8例、中远段3例),收缩期及舒张期冠脉狭窄分别为(79.3±7)%和(13.7±3)%,血流储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2.1±0.5和3.6±0.7,P<0.01)。结论心肌桥患者血流储备降低可能是患者心绞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2.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远期心脏事件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远期心脏事件的相关性.方法将233名疑似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高分辨率的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变分组列出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平板运动试验的结果等,同时随访其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分析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的相关性.结果233例患者有140例颈动脉超声阳性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0.8 mm(60.1%),233例中221例有随访结果,随访率为94.8%,随访时间为(21.29±6.26)月,有26例患者发生28件心脏事件,其发生与体重指数、不稳定性心绞痛、冠脉造影阳性、冠脉造影二支病变、冠脉造影三支病变、颈动脉超声阳性、颈动脉斑块正相关,关系密切(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混杂因素影响,显示颈动脉超声阳性与颈动脉超声阴性患者的心脏事件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预测冠心病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难治性心房颤动(房颤)采用房室结消融加心室流出道VVI(R)起搏治疗的临床可行性。方法:穿刺右侧股静脉置入临时起搏导管,于右心室进行临时起搏,然后在右侧股静脉放入大头消融导管,在房室结交界区记录到希氏束电位后,放电消融房室结,在阻断房室结造成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后进行右室流出道VVI(R)起搏器植入。结果:本组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房室结消融加右心室流出道VVI(R)起搏治疗。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临床症状改善,在半年的随访中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半年后LVEF从手术前(0.32±0.03)增加到(0.67±0.04),前后比较P<0.01;半年后平均LVIDd从手术前(62.5±3.1)mm到(57.5±2.9)mm,(P<0.01);且无1例起搏电极脱位,随访起搏阈电位,阻抗在正常范围。结论:房室结消融加右心室流出道VVI(R)起搏治疗房颤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真胰岛素(TI)、胰岛素原(PI)水平,并分析其与CHD危险因子的关系。方法对40例确诊CHD患者和40例正常人采用高度特异性的ELISA法分别检测空腹血清TI、PI水平;以RIA法检测空腹血清免疫活性胰岛素(IRI)水平;同时检测这两组对象的空腹和餐后2h血糖、血脂以及血压。结果CHD组IRI、TI、P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则低于对照组(P<0.05);CHD组中TI、PI与年龄、体重指数(BMI)、血糖和血脂均有独立的相关关系。结论CHD患者有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状态,TI、PI分别与血糖、血脂等CHD危险因子呈群聚关系。  相似文献   
75.
自1995年12月~1996年12月,我们收治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34例,对其中20例晚期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加压法栓塞化疗,14例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作对照,结果前者在肝功能恢复,随访半年生存率和一年生存率明显优于后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5年12月~1996年12月住院的原发性中、晚期肝癌34例,均经临床、影像学检查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等)测定,其中男性28例、女性6例,年龄32岁~69岁.随机分成两组,A组20例,肿瘤直径,<5cm4例,5~10cm10例,>10cm6例,其中包括门静脉主干有癌栓者6例;B组14例,肿瘤直径<5cm2例,5~10cm7例,>10cm5例,其中门静脉主干有癌栓患者4例.1.2 治疗方法 采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插管,导管经腹腔动脉进入肝动脉,先行肝动脉造影,了解肿瘤大小,位置,类型及供血情况,再将导管进一步送至靠近肿瘤的供血动脉;如果影像学曾提示有门静脉主干癌栓者,可再经肠系膜上动脉推注造影剂,了解门静脉癌栓及逆肝血流情况,在门静脉供血不少于正常的1/3的情况下,才考虑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根据肿瘤大小,侵犯范围决定超液化碘油的用量(10~20ml),将超液化碘油与MMC12~20mg,5—FU1000mg混合成乳剂备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早期高血压心室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及血清Ⅲ型前胶原的含量在治疗前后被测定。左心室肥厚指标及心肌舒张功能用彩色多谱心动仪测定。结果:治疗8周后血浆醛固酮及血清Ⅲ型前胶原的含量降低,快速充盈峰速(E)与心房收缩峰速(A)之比升高,而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PWT)及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治疗前后未有明显变化。结论:氯沙坦在有效降低血压的同时,具有明显的降低血清前胶原和改善左心舒张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
国内外多报道血清 型前胶原 (PC )可用于评价心肌纤维化。但对其发生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我们应用放免法测定 2 9例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氯沙坦治疗前后血压、PC 及部分血管活性肽的变化 ,探讨 PC 与它们之间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EH组 :2 9例 ,心内科住院患者 ,符合 1 993WHO诊断标准的初发或降压治疗不满意的轻、中度 EH患者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肝、肾功能不全和肺纤维化等患者。其中男 1 8例 ,女 1 1例 ,平均年龄 (5 2 .4± 1 3 .7)岁。治疗前停用降压药 5个半衰期。对照组 :2 0例 ,为健康体检…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6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12例,其中56例给予常规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另外56例则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脂等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观察各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54/56)明显高于对照组(85.7%,48/56),且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选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心室心尖部及中位间隔部后损伤电流(current of injury,COI)的变化特点。 方法 入选88例右心室植入主动固定电极患者,分为右心室心尖组及中位间隔组。测定电极螺旋旋出0、5、10 min的COI及常规起搏参数,分析COI变化特点及相关关系。 结果 88例患者中有2例因心腔内电图(intracardiac electrogram,ICEG)振幅过大,其产生的COI无法准确测量。剩余86例患者测定的COI在主动固定电极螺旋旋出后逐步降低,5 min测定COI与0 min相比下降〔(6.6±1.5) mV vs.(7.6±1.7) mV,P<0.05〕,10 min测定COI与5 min相比显著下降〔(5.5±1.5) mV vs.(6.6±1.5) mV,P<0.05〕;螺旋旋出10 min后较0 min显著降低(P<0.01)。右心室主动固定电极测定的COI在心尖组及中位间隔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0 min测定COI与起搏阈值之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497,P<0.01。术后2例患者电极脱位,其COI均<5.0 mV。 结论 右心室主动固定电极螺旋旋出后COI值逐步降低,心尖组与中位间隔组CO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 min测定COI与起搏阈值之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0.
曹佳宁  杨承健 《心脏杂志》2016,28(6):683-685
目的 探讨不同永久起搏电极植入右心室心尖部后损伤电流(current of injury,COI)的变化特点。方法 入选144例右心室心尖部植入永久起搏电极患者,分为被动电极组及主动电极组。测定电极固定后0、5和10 min的COI及常规起搏参数,分析COI变化特点。结果 被动电极固定后0、5和10 min分别测定COI值均明显小于主动电极固定后测定的COI值(P<0.01)。两种电极固定后COI随时间均显著逐步下降(P<0.01),被动电极固定后COI值下降幅度明显大于主动电极(P<0.01)。被动电极固定后10 min内后5 min COI下降幅度大于前5 min下降幅度(P<0.01),主动电极固定10 min内COI值前后5 min下降幅度未见差异。术后3例患者电极脱位,其COI均<5.0 mV。结论 右心室心尖部植入被动电极产生的COI明显小于主动电极,两种电极产生的COI均随时间逐步减小,被动电极产生的COI下降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