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3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48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肝移植围手术期门静脉血栓(PVT)的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5年5月至2008年6月实施的194例肝移植病人临床资料,术前存在PVT 24例,其中Ⅰ级12例,Ⅱ级9例,Ⅲ级2例,Ⅳ级1例。术中采取不同门静脉重建方式,结扎术前存在的门腔分流和粗大的侧支循环。术后根据凝血酶原时间(PT),应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质量肝素预防性抗凝。术中、术后应用多普勒超声监测门静脉血供。结果 术后PVT发生率2.58%(5/194)。1例PVT经外科门静脉取栓、重新吻合治愈,3例置管溶栓、支架植入治愈,另1例仅表现肝功能轻度异常,未特殊处理。与PVT相关病死率为0。其余病例随访6~ 104个月,未见PVT。结论 理想的门静脉重建方式、结扎门腔存在的分流和术后有效的抗凝可以减少PVT的发生,多普勒超声监测能早期发现PVT,挽救移植物,避免再移植。  相似文献   
72.
1 病历简介 病人男性,59岁.35前年因"胃溃疡、幽门梗阻"行胃大部切除术,胃肠吻合方式不详,术后病人恢复较好.2年前病人再次出现大量呕血、便血,量约2000mL,诊断为上消化道大出血,于当地医院行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及感染性休克时,采用连续血液净化(CBP)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应用BM-25连续血液净化机治疗肝移植术后2例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治疗模式为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置换液使用方式是前稀释法,采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时间共35 d.[结果]全部病例CBP治疗期间生命体征平稳,血流动力学指标好转,全身水肿逐渐减轻,呼吸状态好转.治疗后,电解质及动脉血气明显改善,尿素氮、肌酐、血钾明显降低.2例病人分别于治疗后28 h、75 h停用升压药.2例病人均存活.[结论]CBP为肝移植术后舍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及感染性休克病人提供了良好的肾脏替代方式,可以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75.
转移性肝癌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移性肝癌的治疗是肿瘤治疗中十分棘手的难题,治疗方法虽然较多,但迄今疗效不甚满意.转移性肝癌的预后取决于原发肿瘤的部位、恶性程度、肝受累范围、有无肝外转移灶和患者的全身情况.对已有肝转移的晚期肿瘤,只有在尽可能切除原发灶的情况下,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的方法,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使患者病情缓解,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本文综述了各种转移性肝癌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76.
刘永锋 《黑龙江医学》2021,45(4):355-356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脓毒症休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登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8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抗感染及复苏治疗,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接受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艾司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心肌功能指标及组织灌注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治疗前的B型尿钠肽(BNP)、肌钙白蛋白(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BNP、cTnT、CK-MB水平均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尿量及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尿量及ScvO2水平均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洛尔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脓毒症休克患者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对心肌功能可起到保护作用,且还利于降低组织的缺氧情况.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利用动力性三维细胞培养技术建立大鼠胰腺导管来源干细胞( PDSC)系.方法 以大鼠胰腺组织为材料,采用V型胶原酶原位消化分离大鼠胰腺组织,通过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使胰腺导管细胞与胰岛细胞初步分离,采用动力性三维培养技术进行培养,获得原代PDSC,并进行扩增培养、连续传代和纯化,建立PDSC系.对原代分离的PDSC进行鉴定,包括形态学的鉴定及表达特性的鉴定.结果 通过胶原酶消化、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动力性三维细胞培养,可分离培养出大鼠PDSC,并经过动力性三维培养,可以建立大鼠PDSC系.形态学方面,PDSC呈单个核;生长行为方面,PDSC在三维载体上沿纤维贴壁生长;表达特性方面,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结果显示,PDSC高表达CD29、CD73,CD90、CD105,不表达CD14、CD19、CD34、CD45,证实P DSC为间充质干细胞.结论 通过采用原位胶原酶消化法、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动力性三维细胞培养系统,可分离培养出大鼠PDSC,成功建立PDSC细胞系.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经脾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大鼠的疗效及可行性,建立稳定的胰岛移植新途径。方法:实验于2004-03/2005-03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实验分组:供受鼠均采用Wistar大鼠,供鼠40只,受鼠20只。受鼠随机分为移植组、糖尿病组,每组10只。并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组,进行对照。实验过程:①受鼠造模:移植前14d,采取链尿霉素化学灼伤法(2%链尿霉素,65mg/kg,腹腔注射)造成糖尿病大鼠模型(连续3d在非禁食情况下,血糖>16.8mmol/L为造模成功)。②供鼠胰岛分离纯化:采用明尼苏达大学改良方法,原位直接灌注消化分离大鼠胰岛。消化的胰腺组织离心,经80目不锈钢筛网过滤后,采用25%,23%,20.5%,11%Ficoll和Hank’s液梯度密度离心(4℃,3000r/min×10min),于23%,11%层交界间吸取胰岛细胞。经Hank’s液洗3次,备用。③经脾胰岛移植:移植组大鼠戊巴比妥麻醉后,经左侧肋缘下切口暴露脾脏。显微镜下手检600~800当量胰岛,以1mLCMRL1066培养液稀释,用10mL注射器直接经脾缓慢输注。糖尿病对照组大鼠注射生理盐水1mL。实验评估:①胰岛双硫腙染色与计数,计算纯化率。②体外葡萄糖刺激实验检测胰岛功能。③移植术后监测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于术后10d行静脉糖耐量实验。④术后14d切取受体大鼠肝脏和脾脏苏木精-伊红染色及Insulin-6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①每只供鼠可分离300~400当量胰岛,纯度达85%~90%。②体外葡萄糖刺激实验显示胰岛素刺激指数平均为5.59±0.62,功能良好。③受体糖尿病大鼠术后3-5d空腹血糖降至3.4~5.4mmol/L(平均4.8mmol/L)。胰岛素分泌亦达到正常水平。④移植组糖耐量曲线与正常大鼠相似,K值与正常非糖尿病大鼠差异无显著性(2.802,2.3,P>0.05)。⑤受体大鼠脾脏和肝脏内可见散在的移植胰岛。结论:①移植术后3-5d移植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可使空腹血糖达到正常水平。②经脾移植克服了门静脉直接移植引起的出血和门静脉高压的缺点,移植容量可达1mL,可用10mL注射器进行输注,避免反复离心、挤压,可减少胰岛体外损失,是胰岛移植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腺苷A2受体激动剂对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氧自由基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成3组(n=18),即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脾下动脉钳夹30 min,假手术组不进行缺血处理;三组再灌注前经阴茎背静脉分别注射生理盐水(2mL/kg)或A2受体激动剂CGS21680(300μg/kg);再灌注15 min、30 min和60 min分别检测胰腺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lipoperoxides,LPO)、细胞凋亡的变化以及观察胰腺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再灌注15、30和60 min后,对照组胰腺组织中LPO和细胞凋亡明显高于假手术组(LPO:8.25±1.15 vs 1.63±0.46,10.67±2.04 vs 1.85±0.62,15.31±3.02vs2.02±0.86,均P<0.05:细胞凋亡:0.55±0.08vs0.18±0.04,1.21±0.15 vs 0.20±0.06.2.63±0.52 vs 0.23±0.06,均P<0.05或0.01)和实验组(LPO:8.25±1.15 vs 6.51±1.38.10.67±2.04 vs 6.84±1.74.15.31±3.02 vs 10.22±2.91.均P<0.05:细胞凋亡:0.55±0.08 vs 0.32±0.16,P<0.05;1.21±0.15 vs 0.44±0.20,2.63±0.52 vs 0.50±0.43,均P<0.05或0.01);.对照组中,再灌注30 min和60 min同15 min相比,前两者LPO、细胞凋亡增高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P<0.01).假手术组和实验组胰腺组织损伤不明显,而对照组胰腺组织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损伤加重.结论:腺苷A2受体激动剂可减轻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氧自由基和细胞凋亡的发生,从而减轻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胰腺囊腺瘤局部摘除的可行性.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行摘除术的11例胰腺囊腺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胰腺囊腺瘤中男2例,女9例,平均年龄47岁.肿瘤直径平均4.8 cm,位于胰头部1例,胰体尾10例.病理证实浆液性囊腺瘤3例,黏液性囊腺瘤8例.3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血糖增高,1~2周恢复正常,1例切口感染,2例术后发生胰瘘.术后随访28~67个月,1例术后3年发现胰体部假性囊肿,其他患者肿瘤无局部复发,无糖尿病发生.结论 对于直径<6cm的胰腺囊腺瘤患者行肿瘤摘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