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426篇
  免费   8656篇
  国内免费   7271篇
耳鼻咽喉   837篇
儿科学   1239篇
妇产科学   1470篇
基础医学   11625篇
口腔科学   2543篇
临床医学   16632篇
内科学   10401篇
皮肤病学   1357篇
神经病学   2672篇
特种医学   35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83篇
外科学   6493篇
综合类   43091篇
预防医学   14642篇
眼科学   1785篇
药学   18277篇
  131篇
中国医学   17019篇
肿瘤学   5514篇
  2024年   687篇
  2023年   2336篇
  2022年   2873篇
  2021年   3387篇
  2020年   3733篇
  2019年   4099篇
  2018年   2109篇
  2017年   3675篇
  2016年   3977篇
  2015年   4747篇
  2014年   7339篇
  2013年   7296篇
  2012年   10153篇
  2011年   11234篇
  2010年   9404篇
  2009年   8911篇
  2008年   10356篇
  2007年   8696篇
  2006年   7690篇
  2005年   8391篇
  2004年   6572篇
  2003年   5874篇
  2002年   4516篇
  2001年   3610篇
  2000年   2766篇
  1999年   2373篇
  1998年   1917篇
  1997年   1742篇
  1996年   1704篇
  1995年   1528篇
  1994年   1283篇
  1993年   850篇
  1992年   688篇
  1991年   705篇
  1990年   660篇
  1989年   605篇
  1988年   278篇
  1987年   216篇
  1986年   177篇
  1985年   102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探讨线粒体凋亡通路在棕榈酸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棕榈酸(0.1、0.2、0.4、0.8 mmol·L~(-1))作用HUVECs(0、12、24、48 h),MTT法检测HUVECs增殖能力;免疫荧光法检测HUVECs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HUVECs中AIF、Cyt-C、cleaved caspase-3、Bcl-2、Bax等线粒体凋亡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TUNEL法检测细胞内凋亡水平。结果 0.4 mmol·L~(-1)棕榈酸作用HUVECs 24 h时,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AIF、Cyt-C、cleaved caspase-3、Bax/Bcl-2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水平明显增高(P<0.05);线粒体通透性抑制剂环孢素A (ciclosporine A, CsA)预处理组HUVECs凋亡水平明显下调(P<0.05)。结论棕榈酸所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线粒体凋亡相关通路密切关联,此研究对脂毒性心肌损伤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
咳嗽临床常见,尤其是胸部影像学无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病因复杂、易误诊误治,逐渐受到重视,国内外相继颁发相关指南,目前认为咳嗽高敏感性是其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医将慢性咳嗽归于"久咳""久嗽"范畴,在病因病机、治法方药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史利卿教授团队针对该病开展了专项临床及基础研究15年,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及其突出临床症状提出"风邪伏肺"病机,应用祛风宣肺法治疗效果显著。文章结合西医学相关咳嗽机制研究进展及既往研究结果,初步探讨祛风宣肺法治疗该病的疗效机制,丰富慢性咳嗽风邪伏肺致咳相关学术理论的科学内涵,有利于提高中医药防治慢性咳嗽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73.
白莉  魏湘萍  苗明三 《中医学报》2019,34(7):1446-1449
目的:探讨韭菜籽总黄酮对苯甲酸雌二醇与冰水浴联合所致痛经模型小鼠疼痛及各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用苯甲酸雌二醇结合冰水浸泡制作小鼠痛经模型,观察并记录注射缩宫素致小鼠疼痛的扭体反应次数和扭体潜伏期。并采用酶联免疫法对小鼠子宫匀浆中的血管升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进行检测,对小鼠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β-内啡肽(β-eE ndorphin,β-EP)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空白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扭体次数显著增多,潜伏期显著缩短,β-EP和GSH-PX水平显著降低,IL-6和AVP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大、中、小剂量韭菜籽总黄酮组和益母草颗粒组都能降低小鼠扭体次数,延长小鼠扭体潜伏期,显著升高β-EP及GSH-PX水平,显著降低IL-6及AVP水平。结论:韭菜籽总黄酮能够改善小鼠痛经情况,可以有效缓解痛经症状。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分析江苏省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为了更好的发挥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在保障食品安全中的作用。方法对哨点医院、分子溯源网络实验室、食品安全信息管理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结果目前存在哨点医院医生主动报告意识弱,病例信息报告不及时、不完整;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协作机制不完善;信息化标准不统一、重复建设等问题。结论建议将哨点医院分为主动监测和病例信息报告两类管理,加快基于医院HIS的食源性报告信息标准化,努力提升基层疾控机构的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溯源能力。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采用BALB/c小鼠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可行性及异位病灶纤维化的发生情况。方法选用BALB/c小鼠40只,随机取10只作为空白组、20只作为实验组,余10只作为供体小鼠。实验组小鼠采用腹腔注射含供体小鼠子宫碎片的生理盐水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于造模后第14天和第21天时观察异位病灶生长情况,并取异位病灶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结果造模后第14天和第21天时,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建立成功率分别为80%(16/20)、90%(18/20);大体观察异位病灶多位于小鼠左盆腹腔,呈单个或多房囊样;HE染色可见异位病灶中有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腺体;Masson染色可见异位病灶有大量纤维沉积生成。结论采用BALB/c小鼠腹腔注射法可成功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且操作简便、成模率高;异位病灶有纤维化生成,可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纤维化机制和药物疗效研究的可靠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7.
目的检测重度抑郁症患者血清中微小RNA-221-3p(miR-221-3p)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探讨miR-221-3p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人神经营养因子4(NT-4)、S-100B蛋白(S-100B)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关系,以及血清与脑脊液中miR-221-3p表达的一致性。方法选择重度抑郁症患者59例作为观察组,留取正常血清标本,选择正常成人血清标本59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PCR)检测两组中miR-221-3p的表达,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观察组中BDNF、S100B的表达,应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血清中SOD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检测血清中NT-4的表达。对重度抑郁症中39例患者抽取脑脊液,检测脑脊液中miR-221-3p的表达。结果两组中miR-221-3p的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21-3p在有无精神障碍家族史亚组中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21-3p与BDNF(r=-0.51,P=0.036)、miR-221-3p与SOD(r=-0.57,P=0.013)、miR-221-3p与NT-4(r=-0.62,P=0.009)呈负相关,miR-221-3p与S-100B(r=0.59,P=0.014)呈正相关。miR-221-3p在血清和脑脊液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2,P=0.001)。结论重度抑郁症患者血清miR-221-3p的异常表达参与病变的形成和进展,miR-221-3p可能通过对神经营养因子、损伤因子和应激指标的调控发挥作用。脑脊液中miR-221-3p的表达与血清中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78.
为探讨三氯生对髙脂膳食小鼠肝脏的影响,将40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生理盐水)组、溶剂对照(DMSO)组、118.75 mg/kg、237.5 mg/kg剂量组,用高脂饲料喂养小鼠,给各组小鼠用对应的溶液持续灌胃3周,取其肝脏进行HE切片染色,观察肝脏的形态学改变。结果显示,小鼠的生理状态不佳,肝组织发生明显的病变。提示三氯生对高脂饮食昆明小鼠的肝脏具有毒性作用,且浓度越高毒性越强。  相似文献   
79.
80.
吴小寒  刘长乐 《天津医药》2019,47(3):329-332
心房颤动(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而炎症反应增强常与AF的发生发展相关。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受体蛋白3(NLRP3)作为近年研究最为广泛最具特征性的炎症小体,参与诸多非感染性炎性反应。有证据显示其与心房重构、心肌纤维化密切相关,以此入手可为阐明AF的上游机制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研究靶点。本文简述了NLRP3的特性及信号传导途径,从基础和临床研究两方面总结了NLRP3与AF的相关性,并对未来NLRP3拮抗剂的应用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