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儿童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21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隐球菌属深部感染真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在人体免疫力低下时,侵袭中枢神经系统引发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此病10岁以下儿童少见,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病情复杂,疗程长,护理难度大,病死率高。1995~2002年本院共收治23例该病患儿,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2.
目的分析微创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再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114例分成非再出血组与再出血组.针对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压状态、术前血肿量、血肿形态及既往是否有大量饮酒史、卒中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6h内手术组再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2)再出血组收缩压明显高于非再出血组(P〈0.05);(3)再出血组中大量出血及不规则出血例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4)大量饮酒、慢性肝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史与再出血明显有关(P〈0.05).结论 6h内手术、收缩压明显增高、大量出血及不规则出血及既往大量饮酒、慢性肝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史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73.
毛彦琪  乔芳 《海南医学》2002,13(7):35-36
目的 为了探讨解决抗青光眼滤过术后包裹性滤过泡形成致远期眼压常不能有效控制这一难题。方法 采用无结膜切口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 眼43例(51眼)并长期观察。结果 半年后有40眼视力增加,37眼神野扩大,除3眼外,其余病例1年后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无1例包裹性滤过泡形成。结论 本术式与以往小梁切除术相比,能有效地防止包裹性滤过泡的形成,远期滤过作用可靠恒定,有一定的优点,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4.
中国部分地区335家理发店使用共用剃刀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流行病学研究已经确定在理发店使用剃刀刮脸剃须是造成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传播的重要原因。艾滋病病毒也很有可能通过使用共用剃刀进行传播。但是这种发生频率较高,涉及人群广泛的风险行为还没有得到大多数公民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应有重视。笔者对我国部分地区理发店的理发师、顾客进行了现场抽样观察及问卷调查,对他们的行为以及相关知识进行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5.
大肠癌VEGF-C Flt-4表达在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中的意义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VEGF-C和Flt-4的表达与淋巴管计数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酶组织化学方法行淋巴管染色;RT-PCR方法检测VEGF-C及Flt-4的表达.结果:VEGF-C和Flt-4的表达密切相关(P<0.05),VEGF-C阳性淋巴管数较VEGF-C阴性淋巴管数明显增多(25.16±7.52;17.14±7.22)(P<0.01).Flt-4阳性淋巴管数较Flt-4阴性淋巴管数明显增多(25.34±7.22,18.93±8.30)(P<0.05).两者表达均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VEGF-C通过激活Flt-4诱导大肠癌间质中淋巴管增生,为肿瘤细胞向淋巴管转移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MPPT)治疗MS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原理以指导临床。方法:对MS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治疗组(甲基强的松龙1000mg/d静滴,3-5天)及对照组(常用剂量类固醇)。结果:MPPT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MPPT是治疗MS快速有效、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7.
白附子对人T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调节活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中药白附子的免疫学调节活性。方法:用^3H介入法测定了中药白附子提取物(Rhizoma typhonii extract,RTE)对小鼠脾细胞和人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用绵羊红细胞花结形成试验分离纯化淋巴细胞后,检测了RTE的效应细胞;用^51Cr游离实验测定了人杀伤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杀伤活性,用ELISA法和生物法研究了单核细胞的细胞因子产生,并用^3H介入法分析了单核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功能;用层析法分析了白附子的化学成分,并用SDS-PAGE法测定了其有效成分的分子量。结果:RTE对小鼠脾细胞和人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并有较好的量效关系;RTE的效应细胞是T细胞;RTE增强人杀伤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和自然杀伤细胞的非特异性杀伤活性、增强单核细胞的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产生,并增强单核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功能。白附子的化学成分为66道尔顿的糖蛋白。结论:RTE对人的T细胞和单核细胞有免疫增强作用,并通过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杀伤或吞噬肿瘤细胞和外来抗原,这些活性可应用于临床调节免疫功能和治疗肿瘤等疾病。  相似文献   
78.
79.
80.
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在线数据库中下载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组织相关的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集GSE42677和GSE53462,利用Limma包筛选肿瘤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DAVID工具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功能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分析差异表达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网络,筛选核心基因和模块。结果两组芯片数据中共同上调表达基因43个,共同下调表达基因65个,这些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增殖、皮肤发展、先天免疫反应、Toll样受体、趋化因子、转录调控、氨基酸代谢和p53信号通路;构建了这些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获得cSCC相关前20核心基因,分别为CXCL8、 CCND1、 KIT、 PI3、 SPP1、 PLAU、 GATA3、 PLAUR、 CDKN2A、S100A7、KRT16、CXCL1、DEFB4A、ISG15、KRT2、S100A12、KRT6B、ISG20、OASL和IFI6。结论 cSCC组织与正常皮肤组织之间存在大量的差异表达基因,CXCL8、CCND1、KIT、PI3、SPP1、PLAU、GATA3、PLAUR、CDKN2A和S100A7等基因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在cSCC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