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6篇
  免费   857篇
  国内免费   162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114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845篇
内科学   660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86篇
特种医学   129篇
外科学   517篇
综合类   1421篇
预防医学   233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509篇
  1篇
中国医学   4089篇
肿瘤学   81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81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296篇
  2020年   382篇
  2019年   495篇
  2018年   426篇
  2017年   307篇
  2016年   383篇
  2015年   372篇
  2014年   590篇
  2013年   515篇
  2012年   613篇
  2011年   579篇
  2010年   413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从以芍药甘草汤为主治疗食管裂孔疝、胃黏膜脱垂症、肠鸣、反胃、帕金森病流涎案等脾胃病的临床验案出发,探讨基于现代医学疾病发病机制、基于现代药理研究成果的辨病论治思维模式和方法的临床可行性。指出辨病论治是对辨证论治的补充;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2.
络病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梳理络病理论的起源、发展概况,总结络病的临床特点及表现等,结合络病理论在慢性肝病中的应用,充分认识其理论意义及临床实用价值,以期为慢性肝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3.
舌象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舌苔是舌象重要组成部分。舌苔形成和变化的生理病理机制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舌苔形成过程中除了凋亡相关的基因,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EGF影响舌苔形成的机制角度做一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联合酒石酸托特罗定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SUI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酒石酸托特罗定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疗程3个月,比较2组总有效率和失禁频率、失禁程度、夜尿次数、ICI-Q-SF评分以及I-QOL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7.5%,对照组为62.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失禁频率、失禁程度、夜尿次数、ICI-Q-SF评分、I-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仅在ICI-Q-SF评分、失禁程度较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酒石酸托特罗定可明显改善SUI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5.
中医治疗疾病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辨证分类基础上的个体化治疗上,但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对患者进行证候分类主要以经验为主,缺乏客观依据和标准,使得中医证候进展一直缓慢,制约着其发展。作为现代一种全新的技术,代谢组学方法能够将证候与特异性的代谢产物结合在一起,从而为中医证候的客观化、标准化提供方法与手段,使中医证候的判识更加具有可信度。文章回顾了代谢组学方法在中医证候分类中的研究进展,以推进其在中医药领域中的深入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76.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管理系统(V2.5)”,分析“疾病-证候-治法-中药”之间的关系,探讨丁学屏教授诊治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证经验及用药规律,总结丁学屏教授学术经验。方法:通过临床医案采集,结合软件的分析系统,采用频次统计法,统计得出医案症状、证候、治法出现频次,使用中药性味归经频次;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法、聚类分析法、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高级数据挖掘方法,统计得出处方中药物组合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本研究对2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阴亏阳亢证进行分析,平肝熄风药出现频次前三位的分别为石决明、珍珠母、天麻;药物组合有“生地黄,山药”、“桑叶,桑白皮”、“菟丝子,山药,生地黄”等;对27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风火相煽证进行分析,平肝熄风药出现频次前两位的分别为石决明,珍珠母;药物组合除糖尿病常用组合外有“黄连,夏枯草”、“夏枯草,桑叶”、“黄连,生地黄,地骨皮”、“夏枯草,桑叶,黄连”等。结论:辨治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注重“厥阴风木”、“少阳相火”中“风”“火”两大病因病机,以“平肝熄风,滋阴潜阳”为主要治则。  相似文献   
77.
目的:本文借助文本数据挖掘技术,探索归纳减重文献中的用药证治规律。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及Pubmed中检索中药减重文献,从药性、药味、归经和功效方面对文献中所用中药进行分类并统计单味中药使用频次及构成比,运用卡方检验、因子分析归纳整理减重方剂的用药规律。结果:药物性味,组方药物药性偏向寒温性质,药味多属辛、甘、淡味;药物归经多归于脾、肝、胃和肺经;药物功效以补虚、解表、活血、理气、利水渗湿、清热为主;常用的药物配伍为:草决明、荷叶、山楂、丹参、虎杖、首乌;茵陈、淫羊藿、防己、川芎;陈皮、半夏、茯苓;车前子、大腹皮、夏枯草;芍药、当归、黄芩、川芎;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枳实、厚朴;柴胡、枸杞、大枣;山药、薏苡仁;黄芪、葛根、黄精。结论:临床治疗肥胖组方用药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从肝、脾、胃、肺经入手,多选用甘、苦、辛味的中药,寒温兼顾。  相似文献   
78.
精准医疗的本质是对大样本人群及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定量、验证及应用,最 终达到寻找疾病的发病原因、机制及治疗靶点的目标。代谢组学作为检测体内代谢物技术之一,可以通过发现 体内代谢物水平的变化及时对机体生理状态做出预判与诊断,并指导进行相应的干预及治疗。本文将对代谢 组学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精准诊断、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9.
张炜  蒋海燕 《北京中医药》2017,36(4):291-293,298
目的探讨中药祛瘀生新方对慢性间歇性缺氧(CIH)模型大鼠的氧化应激(OS)、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其防治机制。方法应用间歇缺氧/再氧合动物舱,建立CIH大鼠模型,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CIH组、空白对照组(空白组)、祛瘀生新治疗组(QYSX组)和乙酰半胱氨酸对照组(NAC组)4组,各10只。实验结束后(第36天)测定大鼠血浆中丙二醛(MDA)、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值。结果与空白组比较,CIH组大鼠血浆中的MDA、IL-6、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IH组比较,NAC组、QYSX组MDA、IL-6、TNF-α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NAC组比较,QYSX组MDA、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YSX组TNF-α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瘀生新方能减轻CIH大鼠体内的OS、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0.
探讨郁证性发热的病脉证治。大量古代医案显示,中医早已认识到七情内伤可引起发热,并总结出了相应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惊恐、悲哀、忧思、悒郁以及郁怒等情志因素引起的郁证性发热多为低热、潮热、阵热,伴随症状纷繁多样。病机有虚实之分,实则有肝气郁结及化火、痰湿阻滞、瘀血内阻等,虚则与郁证性虚劳类同而表现为脏腑气血阴阳亏虚。治疗大法为泻实补虚,泻实包括疏肝泻火、祛痰化瘀,补虚主要为补益气血阴阳。现代医学功能性发热中的原发性低热、感染治愈后低热、夏季低热、生理性低热以及不明原因发热,凡其发病原因与精神因素相关者,均可大致归属于郁证性发热的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