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29篇
  免费   1149篇
  国内免费   958篇
耳鼻咽喉   126篇
儿科学   278篇
妇产科学   101篇
基础医学   707篇
口腔科学   254篇
临床医学   2520篇
内科学   1127篇
皮肤病学   161篇
神经病学   340篇
特种医学   5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813篇
综合类   4697篇
预防医学   1757篇
眼科学   258篇
药学   2205篇
  13篇
中国医学   3020篇
肿瘤学   395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299篇
  2022年   342篇
  2021年   348篇
  2020年   432篇
  2019年   462篇
  2018年   520篇
  2017年   318篇
  2016年   423篇
  2015年   428篇
  2014年   938篇
  2013年   883篇
  2012年   938篇
  2011年   1119篇
  2010年   963篇
  2009年   911篇
  2008年   922篇
  2007年   913篇
  2006年   839篇
  2005年   797篇
  2004年   823篇
  2003年   656篇
  2002年   552篇
  2001年   588篇
  2000年   472篇
  1999年   373篇
  1998年   315篇
  1997年   299篇
  1996年   317篇
  1995年   248篇
  1994年   263篇
  1993年   166篇
  1992年   169篇
  1991年   166篇
  1990年   133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103篇
  1987年   98篇
  1986年   96篇
  1985年   85篇
  1984年   72篇
  1983年   55篇
  1982年   83篇
  1981年   65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4篇
  1965年   9篇
  1959年   10篇
  195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目的 全反式维A酸(ATRA)具有促进细胞分化和抑制肿瘤增殖的作用,故可应用于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辅助治疗。然而肿瘤治疗抵抗机制复杂,本研究针对干细胞更新因子BMI-1在cSCC中对ATRA作用敏感性的影响,初步探讨沉默BMI-1增强ATRA作用敏感性的机制。方法 选择BMI-1基因高表达的A431细胞系,沉默BMI-1基因,检测BMI-1沉默前后ATRA对培养A431细胞增殖的作用;检测沉默BMI对肿瘤细胞耐药蛋白及维A酸受体RARβ表达的影响;小鼠成瘤实验进一步阐明BMI-1抑制cSCC增殖及对ATRA作用敏感性的影响。结果 沉默BMI-1能够显著降低A431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并且增加A431细胞对ATRA作用的敏感性(P<0.05);BMI-1沉默能够降低耐药蛋白表达并上调RARβ表达;小鼠成瘤实验中,沉默BMI-1能够显著增强ATRA对cSCC增殖的抑制。结论 在cSCC中,沉默BMI-1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降低耐药蛋白表达及上调维A酸受体RARβ表达,从而增加ATRA对cSCC抑制作用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究护理门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与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76例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综合护理,并对两组患者BPRS、SDSS评分、依从率与生活质量评分予以评定。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BPRS与SDSS评分分别为(24.34±3.83)分、(4.15±1.3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率97.37%,高于对照组的78.95%(P 0.05);实验组患者在生理(15.41±3.85)分、社会((15.77±3.82)分、环境(16.73±4.55)分以及心理(16.77±4.25)分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护理门诊可促使精神分裂症患者快速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3.
目的评价民族中学学生积极心理评定问卷的信度和效度,为进一步在青海民族中学学生中开展积极心理学研究提供有效的研究工具。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青海省某民族中学学生448名进行测试,计算相关的信度系数和效度系数。结果问卷总体Cronbach’a系数、半折信度和重测信度分别为0.919、0.863和0.953,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超越六大维度的Cronbach’a系数在0.559~0.755间,重测信度在0.881~0.963间;因子分析提取的19个公因子与问卷设计理论基本一致,能解释全部内容的58.71%。结论民族中学生积极心理评定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民族中学学生积极心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64.
掌跖脓疱病(PPP)是一种双侧对称性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西医学认为其发病可能与银屑病史、感染、金属过敏和免疫等因素有关。尝试从“脾虚”致掌跖脓疱病的病因入手,兼顾扶正与祛邪,重视治疗过程中辨证思维的运用,使正气复,邪气祛,标本兼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至于扶正与祛邪之力,孰重孰轻,方药选择,临床上则当视其病证而作权衡。  相似文献   
65.
目的:基于文献整理探讨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证候分类及用药规律演变。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中医药治疗SLE的相关文献,时间限定为从数据库建立至2018年7月。对证型及药物进行分类并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725篇,总结归纳高频证型11个,出现频次最高的五个证型分别为热毒炽盛证、脾肾两(阳)虚证、阴虚内热(火旺)证、肝肾两(阴)虚证、气阴两虚证,累计频率62.11%。1965-2018年间,阴虚内热(火旺)证呈明显增长趋势;热毒炽盛证、脾肾两(阳)虚证及气阴两虚证在1965-2010年间呈增长趋势,在2011-2018年间呈下降趋势;肝郁气滞(脾虚)证在1965-2018年间呈下降趋势;其余证型均呈动态波动。涉及组方1522个,药物309味,使用15910次,总使用频率最高的5味药分别为生地黄、牡丹皮、茯苓、黄芪、甘草,总累计频率16.42%。使用频率最高药类为清热药和补虚药;生地黄、牡丹皮等清热药的使用频率趋势与热毒炽盛证保持一致,不同年份高频用药大致相似,用药频率存在较小差异。结论:SLE在内以阴阳亏虚为主,在外与热毒侵袭相关,属于本虚标实,其发展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药物使用等紧密相关,治当以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益气养阴,并结合个人体质及环境变化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66.
痤疮可辨为阴、阳两证。阳疮者,缘患者劳汗被寒、玄府闭合,汗脂凝聚日久不得外排,蕴热搏结气血而生疮化腐,疮症为热为痛,此为易治;阴疮者,由阳疮转化而来,缘患者外感寒风、内伤生冷,且医者又重用寒凉、失于托透,以至气血冰凝,久不溃脓或溃脓难出,此为难治。根据难治性痤疮临床表现,其多类属于阴疮,以阳虚表郁、邪闭毛窍为致病之关键,其中表郁毛窍、邪闭肌腠为病之标,阳虚阴凝为病之本。治疗当以温阳透发、祛邪外达为法。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化阴滞、发阳透毒治其本,待阴邪发越,即用火针强开门户、消疮排脓治其标。标本兼治、针药结合的方法治疗难治性痤疮在临床中能够安全有效地消除痤疮、改善皮损、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 解析真实世界中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人群特征、诊断特征、中西医用药特征,为乳腺癌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2002年2月至2015年5月全国60家三级甲等医 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出院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用药信息,采用SAS9.3统计软件,对人口学信息、诊断信息、医嘱用药信息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39798例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龄(50.93者,平均年龄)岁;多以门诊入院,入院病情以“一般”为主;合并疾病主要为高血压,骨肿瘤,联用西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治疗并发症、缓解放化疗不良反应为主;中医辨证以痰瘀互结证,气阴两虚证,肝气淤滞证,脾气亏虚证型最为常见,临床清热解毒剂、益气扶正剂,活血化瘀剂应用较多。结论 乳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联用药物广泛,临床治疗基本符合临床指南。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伴有第11号染色体长臂(11q)异常的Burkitt样淋巴瘤(BLL-11q)是最近新报道的罕见肿瘤,目前病例报道以西方人群为主,鲜有亚洲人群病例资料。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BLL-11q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16-08—2020-04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诊断的19例BLL-11q,对其病变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EBER原位杂交和FISH检测,进行随访和文献复习;同时与75例Burkitt淋巴瘤(BL)病例的免疫表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9例BLL-11q患者中男女比为13∶6,中位年龄11岁;8例以头颈部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11例发生于淋巴结外,表现为鼻咽部异物感5例,腹痛和咽痛各2例,乳腺肿痛和肩胛骨疼痛各1例。形态学几乎以弥漫浸润为主,肿瘤细胞形态多样,BL样10例,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L)样9例。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一致性表达CD20、CD10和Bcl-6,与BL病例的免疫表型对比发现,BLL-11q病例常表达LMO2(57.89%vs 1.33%,P<0.001),不表达CD38(57.89%vs 1.33%,P<0.001)。EBER检测所有病例均为阴性。19例MYC基因断裂均阴性并伴有11q基因异常,其中9例做了Bcl-2和Bcl-6基因断裂检测均为阴性。18例患者行化疗伴或不伴利妥昔单抗治疗,1例患者未行放化疗;除1例哺乳期患者外,所有患者均无病生存。结论BLL-11q是一种罕见、预后较好的生发中心B细胞淋巴瘤,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和青少年更为多见,结外相对高发;形态学表现为BL样和HGBL样;BL样形态的BLL-11q病例出现CD38阴性和LMO2阳性的概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