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15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1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37岁。因“四肢无力、麻木,双眼闭合不全2天”入院。发病前有腹泻感染史,先出现四肢对称性无力,接着双眼闭合不全,视物成双,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小便困难。有10年2型糖尿病病史。入院后查体:言语含糊,双眼闭合不全,皱额、皱眉不能,双侧鼻唇沟变浅,呈双侧周围性面瘫,构音及吞咽功能障碍,张口无力,咀嚼运动无力。四肢肌张力降低,肌力呈对称性减弱Ⅲ级,呈弛缓性对称性瘫痪,以近端肌肉为重。  相似文献   
62.
陆婉杏  李保生  蓝景生  蒙兰青 《右江医学》2012,40(4):469-470,614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像(DWI)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全部行常规T1WI、T2WI、FLAIR、DWI扫描,检查评价病变的显示度及检出率。结果影像学对比发现FLAIR序列和DWI对病变的显示范围,均优于常规T1WI、T2WI,以DWI对病变显示更佳;在超急性期患者中,DWI序列的检出率为100.00%,显著高于FLAIR序列的23.81%(P<0.01),T1WI、T2WI序列未见检出;在急性期患者中,DWI序列、FLAIR序列的检出率均为100.00%,均显著高于T1WI、T2WI序列的79.48%(P<0.01)。结论在超急性期,DWI序列具有高敏感性;急性期则DWI和FLAIR序列的敏感性均较高,两者联合使用,可准确可靠地诊断早期脑梗死。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脑保护装置下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颈动脉狭窄患者45例,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使用脑保护装置,首先将脑保护装置(过滤伞)小心通过颈动脉狭窄部位放置于颈动脉狭窄的远端并释放,然后再行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观察手术期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45例保护伞放置及支架成形术均成功,术后残余狭窄<20%。操作过程中未发生栓塞等并发症。结论脑保护装置能有效提高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可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和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45例给予依达拉奉30mg+生理盐水100mL,2次/d静滴,丹红注射液30ml+生理盐水250ml,1次/d静滴,治疗14d,并设对照组43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分别观察治疗前后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86.67%和64.4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7.44%和41.86%(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疗效肯定,其清除自由基功能所起到的神经保护作用,丹红注射液改善缺血性脑组织的血液供应,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分析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认知功能MMSE评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2012年收治的122例门诊及住院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全部资料,所有患者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后,按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三组,并行认知功能MMSE评分,研究动脉狭窄程度与认知功能MMSE评分的关系。结果:81例颈内动脉患者中,发生左侧的有38例(31.1%),右侧的有22例(18.0%),双侧的有21例(17.2%);13例颈外动脉患者中,发生左侧的有6例(4.9%),右侧的有3例(2.5%),双侧的有4例(3.3%);28例颈总动脉患者中,发生左侧的有15例(12.3%),右侧的有6例(4.9%),双侧的有7例(5.7%),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的MMSE评分为(28.8±1.5)分,Ⅱ组为(28.2±1.4)分,Ⅲ组为(27.3±1.1)分,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MMSE评分降低,两者呈正相关(r=0.731,P〈0.05)结论: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认知功能MMSE评分呈正相关,颈动脉狭窄超过75%的患者应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颈动脉内支架成形术治疗。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Nogo—A基因3'-侧翼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stroke,IS)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并初步分析其基因型与Is的关系及其对血脂、脂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碱基延伸的PCR技术和DNA测序法检测202例Is患者及199例对照者的Nogo.A基因3I_侧翼区rs2588510C/T、rs887G/A多态性,分析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同时按常规方法测定血浆脂质、脂蛋白水平。结果Is病例组和正常组中Nogo-A基因3’.侧翼区rs2588510CC、CT和TT三种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9.3%和18.6%,48.5%和41.2%,32.2%和40.2%。rs887AA、GA和GG三种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4.9%和71.4%,31.7%和24.6%,3.5%和4.O%。Nogo—A基因3-则翼区rs2588510CFF、rs887G/A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IS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ogo-A基因3f-1则翼区rs2588510C/T、rs887G/A的多态性可能与1s的易感性无相关。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亚低温联合微创术治疗对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探讨头部亚低温联合微创术治疗脑出血的机制。方法选择发病24 h内的脑出血患者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5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NSE和ET含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NSE、ET和NIHSS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NSE和ET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亚低温联合微创术治疗可改善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降低脑出血后血清NSE和ET含量。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抗原处理相关蛋白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多发性硬化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查多发性硬化患者(研究组)和正常健康者(对照组)的抗原处理相关蛋白基因TAP1-333和637及TAP2-379、565和665等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TAP1333、637位置的等位基因均以I、D为主。而在TAP2379、565及665等位置的等位基因中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以V、A、T为主。研究组患者TAP1-333位置的基因型以II为主,而对照组则以VV为主,两组在TAP1-333基因型上有明显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研究组患者TAP2-565位置的基因型以AT为主,而对照组的AT和AA型各占46.00%,所以两组在TAP2-565基因型上有明显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TAP1-637、TAP2-379及TAP2-665等位置的基因型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P1-333和TAP2-565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发病有相关性,TAP1-333I和TAP2-565T基因可能是本地区多发性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0.
目的通过检测耐药性癫痫(drug resistant epilepsy,DRE)患者外周血铁调节转运体-1(iron-regulated transporter 1,IREG1)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来探讨DRE的发病机制;并分析该项指标作为患者外周血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32例DRE患者、30例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控制良好患者及34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测定外周血IREG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对3组实验数据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IREG1基因相对表达量方面,DRE组(1.326±0.102)显著高于AEDs控制良好组(1.001±0.051)(P=0.001);而AEDs控制良好组又显著高于正常组(0.643±0.012)(P=0.001)。在IREG1蛋白相对表达量方面,DRE组(2.092±0.020)显著高于AEDs控制良好组(1.779±0.084)(P=0.02);而AEDs控制良好组又显著高于正常组(1.399±0.083)(P=0.012)。结论 IREG1基因及其蛋白在DRE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明显升高,提示其可能参与了DRE的发生与发展,或可作为预测DRE形成的耐药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