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外伤性癫痫患者外周血中炎性细胞因子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40例脑外伤性癫痫患者(观察组)及4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采集两组第0.5、1、3、5、8、11、14天同时间点的外周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中TNF-α、IL-1β、IL-6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CRP水平.结果 除第14天外,观察组其他时间点伤后外周血中TNF-α、IL-1β、IL-6和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于第3~5天达最高峰,第14天基本恢复到正常.在第3天时,观察组重型脑外伤患者的TNF-α、IL-1β和CRP水平高于中型患者(P均<0.05),且重型早期癫痫发作率高于中型者(P<0.05).结论 脑外伤性癫痫患者外周血中TNF-α、IL-1β、IL-6和CRP水平的变化反映了其病情严重程度,并可能参与癫痫的发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程序化护理对消化道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1年5月收治的76例消化道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程序化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护患满意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肠梗阻缓解总有效率、护患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消化道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进行程序化护理,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头孢地嗪在慢性乙肝并SBP的免疫稳态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乙型肝炎合并腹腔感染(SPB)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头孢地嗪的免疫稳态调节作用,为进一步合理应用头孢地嗪打下基础。方法36例河南地区慢性乙肝合并腹腔感染患者,随机分为3组,头孢地嗪组15例,给予头孢地嗪(1.0g,ivgtt,b id,7~10d);胸腺肽组11例,给予胸腺肽(1.6mg sc2次/周,15~30d),作为阳性对照;头孢曲松组10例,给予头孢曲松(2g,ivgtt,b id,7~10d),作为阴性对照。双抗体酶联免疫法检测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中TNFα、IL4和IFN-γ的水平。统计学分析采用F检验,t检验。结果头孢地嗪组治疗前与治疗后7~10d TNF-α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30d,TNF-α浓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N-γ浓度治疗前与治疗7~10d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30d后IFN-γ浓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浓度治疗前与治疗7~10d和治疗10~30d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肽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0~30d,TNF-α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IFN-γ浓度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浓度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曲松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10~30d后TNF-α(P>0.05)、IFN-γ(P>0.05)和IL4(P>0.05)浓度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头孢地嗪具有免疫稳态调节作用,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腹腔感染患者,可以恢复患者受损的免疫功能,同时又可下调异常升高的宿主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4.
吕凤梅  黄建敏 《华夏医学》2006,19(4):730-731
随着CT、MRI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混合性中风临床报道逐渐增多,并日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广泛重视,笔者收集了两医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经CT证实的混合性中风3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对脑出血大鼠脑水肿形成及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198只随机分为A、B、C 3个部分,分别检测脑含水量、AQP4蛋白和AQP4 mRNA,每部分又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采用干湿重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别测定脑含水量、AQP4蛋白和AQP4 mRNA的表达。结果治疗组和模型组12 h之后脑含水量增加(P<0.05),1天时脑含水量明显增加(P<0.01),3天时脑含水量达到高峰并持续到5天,在相同的时间点,治疗组脑含水量比模型组明显少(P<0.05);模型组和治疗组12 h之后AQP4蛋白和AQP4 mRNA表达水平增加(P<0.05),1天时明显升高(P<0.01),3天达到高峰持续至5天,以后逐渐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在各时间点AQP4蛋白、AQP4 mRNA均在低水平表达(P<0.05),1-5天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三七总皂甙可能通过抑制AQP4的表达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肾动态显像法与双血浆法测定糖尿病肾病患者GFR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以双血浆法测得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为参考标准,评价99Tcm-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GFR的可靠性及准确性。方法选择46例确诊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分别采用肾动态显像法和双血浆法测定其GFR(GFR肾动态法和GFR双血浆法)。用配对t检验分析经体表面积标准化(1.73m^-2)的GFR肾动肾动态与GFR双血浆法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4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GfR肾动态法范围为1t.87~107.00ml·min^-1,均值为(51.08±26.78)ml·min^-1;GFR双血浆法范围为4.17-118.56ml·min^-1,均值为(44.06±29.43)ml·min^-1;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09,P=0.000),前者略高于后者,且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923,P=0.000),直线回归方程为GFR双血浆法=1.015×GFR肾动态法-7.773(F=254.656,P=0.000)。结论GFR肾动态法与GFR双血浆法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尚不能用GFR肾自态法代替GFR双血浆法;但肾动态显像法能够较准确评价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滤过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癫发作大鼠海马星形胶细胞C-FOS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对癫发作的维持与复发的影响。方法将83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58只,对照组25只。实验组在海马CA3区注射红藻氨酸(Kainicacid,KA)建立癫模型,对照组在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技术,分别在癫发作后1h、3h、6h、12h和24h观察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C-FOS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大鼠比较,癫模型鼠海马CA1区CFAP/C-FOS双标记阳性细胞百分率于癫发作后1h(12.70±0.03)、3h(17.10±0.05)、6h(24.92±0.04)明显升高(P<0.01),在6h达到高峰,在12h下降,但是仍较对照组高(10.71±0.06;1.59±0.02,P<0.01),在24h下降至对照组水平(2.00±0.02;2.08±0.03,P>0.05)。结论KA诱导大鼠癫发作,导致海马星形胶质细胞C-FOS基因相对持续的高表达,从而激活星形胶质细胞,产生高致性的病理环境,可能是癫发作的维持以及复发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黄建敏  黄瑞雅  李雪斌 《广西医学》2006,28(7):1067-1068
MG危象是重症肌无力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病情急,变化大,病死率高,是神经内科疾病治疗的急重症.Cohen等[1]报道MG危象死亡率高达40%以上,近十多年以来,由于对危象认识的加深,得到及时抢救,呼吸道管理的改进及综合治疗措施的采用,死亡率明显降低(10%~20%).我科1991~2005年共收治MG危象26例(34例次),疗效显著,死亡率为15.39%.现就其临床特点及抢救经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黄建敏 《海峡药学》2005,17(1):29-30
目的  观察复方红藤灌肠液对家兔直肠黏膜的刺激性及灌胃给药对小白鼠的急性毒性反应。 方法  将复方红藤灌肠液按每日 2 2 g·kg- 1 (即 83 .3 ml· kg- 1 )剂量 ,分 3次给小白鼠灌胃给药 ,观察药后的毒性反应。按 5 .4g· kg- 1 剂量 ,在 4h内分 4次对家兔直肠给药 ,与蒸馏水组比较 ,观察给药组的直肠黏膜刺激性。 结果  急性毒性实验 ,所有给药小白鼠均未发生中毒反应或死亡 ;刺激性试验 ,与对照组比较未见变化。 结论  复方红藤灌肠液无急性毒性现象 ,对家兔直肠黏膜无刺激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后不同临床类型感染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分布比例。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59例不同临床类型HCV感染者(慢性丙型肝炎35例、丙型肝炎肝硬化14例、HCV感染后痊愈者10例)及33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结果:慢性丙型肝炎、丙型肝炎肝硬化、HCV感染后痊愈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分布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944,P<0.001),慢性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肝硬化组明显高于HCV感染后痊愈和健康对照组。HCV慢性感染者、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分布比例与HCV RNA载量呈正相关(r=0.780和0.870,P<0.05)。结论: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影响HCV感染后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