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729篇
  免费   9763篇
  国内免费   7539篇
耳鼻咽喉   786篇
儿科学   1682篇
妇产科学   1482篇
基础医学   3875篇
口腔科学   1075篇
临床医学   36245篇
内科学   17383篇
皮肤病学   2647篇
神经病学   3742篇
特种医学   43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60篇
外科学   6813篇
综合类   73269篇
预防医学   25204篇
眼科学   2159篇
药学   83041篇
  175篇
中国医学   21742篇
肿瘤学   10920篇
  2024年   597篇
  2023年   2213篇
  2022年   2569篇
  2021年   3247篇
  2020年   3502篇
  2019年   3472篇
  2018年   2001篇
  2017年   3605篇
  2016年   3949篇
  2015年   5540篇
  2014年   10691篇
  2013年   11142篇
  2012年   15302篇
  2011年   16614篇
  2010年   15997篇
  2009年   15789篇
  2008年   17910篇
  2007年   16122篇
  2006年   15192篇
  2005年   16709篇
  2004年   16693篇
  2003年   14982篇
  2002年   10915篇
  2001年   12667篇
  2000年   10126篇
  1999年   8299篇
  1998年   7998篇
  1997年   7768篇
  1996年   6303篇
  1995年   6046篇
  1994年   3564篇
  1993年   2282篇
  1992年   2036篇
  1991年   1740篇
  1990年   1212篇
  1989年   1311篇
  1988年   292篇
  1987年   235篇
  1986年   159篇
  1985年   90篇
  1984年   60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61.
田雲  杜晓泉  肖尧 《四川中医》2020,38(2):42-45
据WHO年报资料显示:在全球看来,当今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表现为一种逐渐上升的趋势,甚至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其癌谱表现出与发达国家常见肿瘤并存的现象,其中对大多数恶性肿瘤而言,化疗药物成为了中晚期及术后的辅助疗法。结合临床观察,正如中医的"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等理论,可猜测化疗药物的寒热与肿瘤的阴阳之性之间存在关联趋同性,这种特性有助于促进肿瘤的治疗疗效。根据"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的中医辨证,结合西医中肿瘤的好发部位、病理类型等辨别肿瘤的寒热之性,然后针对性地分析化疗药物的寒热属性,将化疗药物的寒热及肿瘤的温凉之性相结合,从而对肿瘤有更好的"穿透力"、"破坏力",甚至对淋巴及远处转移达到一种更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2.
《家庭用药》2020,(5):5-5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批准了一类创新药苯环唾漠钱鼻喷雾剂(商品名:必立汀)上市,用于改善变应性鼻炎引起的流涕、鼻塞、鼻痒和打喷嚏症状。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以炎性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有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以鼻痒、打喷嚏、鼻分泌亢进、鼻黏膜肿胀等为主要特点,其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0%-25%,且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程度的进展,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临床多采用阶梯式治疗方法,即按照病情由轻到重,循序渐进依次采用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等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3.
目的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法改进传统的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教学模式,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方法从实验教学的课程设计与开发,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内化及课后评估和讨论等环节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与改革。结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解决学生长期以来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中缺乏主动参与性、探索性等问题提供一剂良方。结论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为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的改革提供了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64.
目的 丁书文教授创新性地提出了心系疾病热毒学说,运用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房颤疗效显著。本研究以丁教授多年的处方数据为基础,探讨丁教授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房颤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系统的丁书文教授处方数据,筛选出治疗房颤的372个处方,采用关联规则、点式互信息、复杂网络等数据挖掘方法对丁教授的药物配伍和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获得了丁教授治疗房颤的核心处方,提示益气活血解毒法是其主要治则治法;利用处方相似性和社团分析方法,获得15组类方,其中3种类方与丁教授总结的三大治法高度符合;为探寻丁教授清热解毒配伍特点,结合关联规则和点式互信息算法,获得了10个丁教授清热解毒配伍药对。结论 数据挖掘技术提供了名医处方数据分析与提炼的可行方法,对丁教授经验的传承和临床应用提供直接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5.
目的以机油为分散剂高温热解人发后发现新型纳米碳点,通过动物实验评价了该碳点的生物效应。方法利用高温热解法对人发和机油进行炭化,对炭化产物进行萃取、过滤分离和透析得到一种具有水溶性的新型物质碳点,并命名为JYRF-CD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荧光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多种方法对JYRF-CDs进行表征,利用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进行CCK-8毒性实验来评价JYRF-CDs的安全性,并通过小鼠耳肿胀实验和小鼠醋酸扭体实验对JYRF-CDs的生物效应进行评价。结果 JYRF-CDs外形为类球形,粒径均匀分布在1.8~3.6 nm,晶格间距为0.219 7 nm。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JYRF-CDs具有低毒性,动物实验结果表明JYRF-CDs具有良好的抗炎和镇痛作用。结论首次以机油为分散剂高温热解人发后发现一种全新的碳点JYRF-CDs,以JYRF-CDs为突破口,更加明确阐释以机油为分散剂高温热解人发后炭化产物具有生物效应的物质基础,为纳米类成分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6.
近年来癌症治疗受到广泛关注,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在肿瘤诊疗领域展现巨大潜力。基于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药物输送系统可被动或主动靶向肿瘤组织,并通过刺激响应的方式实现药物在肿瘤部位的可控释放,有效提高抗肿瘤药物在肿瘤部位的浓度,提高治疗效率。同时,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通过负载造影剂可实现生物成像功能,用于肿瘤组织定位及药物追踪,实现更高效的抗肿瘤治疗。本文介绍了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方式,并对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在药物靶向递送系统及生物成像领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药物暴露量与肾毒性发生的相关性,并确定其上限阈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5月-2019年1月接受静脉注射万古霉素治疗的成人住院患者信息。使用贝叶斯最大后验概率法计算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并采用分类和回归树(CART)的方法分析和确定万古霉素初始剂量及与肾毒性相关的稳态AUC阈值。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上述方法所得AUC阈值的预测性能及对万古霉素相关肾毒性的诊断价值,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量化肾毒性发生风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155例,其中发生肾毒性患者13例(8.39%)。经CART分析得到AUC0-24、AUC24-48、AUCss0-24对肾毒性预测的最佳阈值点分别为622 mg·h/L、617 mg·h/L、578 mg·h/L。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UC超过最佳阈值点时肾毒性发生率显著提高(P≤0.01),联合使用肾毒性药物与肾毒性发生独立相关,会提高约6倍的肾毒性发生率(P<0.01)。结论万古霉素暴露量超过阈值时会大幅提高肾毒性发生风险,提示AUC监测对预测肾毒性发生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分析HA330血液灌流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清除效果及对患者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单中心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重症医学科脓毒症休克患者共6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常规组30例和灌流组30例。常规组按常规治疗,灌流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HA330血液灌流,每次灌流时间持续2h,连续3d。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4天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脏指数(CI)、左心室收缩力指数(dpmax)和外周血管指数(SVRI),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率。同时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乳酸(Lac),前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记录患者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好转,MAP、CI、dpmax升高,HR、SVRI、乳酸下降,且灌流组指标变化幅度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炎症指标CRP,PCT及HMGB-1水平均下降,且灌流组指标变化幅度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灌流组由93.3%下降至23.3%,常规组由96.7%下降至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PAHCEⅡ评分均下降,灌流组治疗后APAHCEⅡ评分下降值(6.60±2.27)高于对照组(4.85±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灌流能更好地减少脓毒性休克患者的HMGB-1水平,降低炎症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组织灌注。  相似文献   
69.
70.
随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增加。本文针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包括中药治疗、西药治疗以及中西药联合治疗,为临床此病的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