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21篇
  免费   1506篇
  国内免费   228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91篇
口腔科学   581篇
临床医学   1177篇
内科学   431篇
皮肤病学   66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363篇
综合类   4621篇
预防医学   655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350篇
  10篇
中国医学   12102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205篇
  2023年   756篇
  2022年   672篇
  2021年   985篇
  2020年   871篇
  2019年   848篇
  2018年   350篇
  2017年   696篇
  2016年   680篇
  2015年   771篇
  2014年   1264篇
  2013年   973篇
  2012年   1258篇
  2011年   1149篇
  2010年   1058篇
  2009年   919篇
  2008年   1097篇
  2007年   854篇
  2006年   803篇
  2005年   806篇
  2004年   728篇
  2003年   681篇
  2002年   572篇
  2001年   493篇
  2000年   401篇
  1999年   318篇
  1998年   270篇
  1997年   241篇
  1996年   228篇
  1995年   195篇
  1994年   161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观察通脉降脂饮治疗痰瘀互阻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通脉降脂饮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佛山市禅城区人民医院门诊就诊或健康体检的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后2周的患者1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6例和观察组89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辛伐他汀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脉降脂饮,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3.72%,观察组有效率为93.2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金属基质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MMP-9、Hcy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后血清Hs-CRP、MMP-9、Hcy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后血清Hs-CRP、MMP-9、Hcy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3.26%,治疗组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1.24%,两组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死亡、肝肾异常等病例。结论:通脉降脂饮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Hs-CRP、MMP-9、Hcy,减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北京中医医院门诊9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内服和对照组予西药秋水仙碱内服,在第0、7 d分别观察患者关节肿胀、压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UA)、医生和病人对疾病的全面的评估和中医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治疗7 d后血UA、关节疼痛VAS评分、关节肿胀程度、医生和病人对疾病的全面的评估及中医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而ESR、CRP、关节压痛度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内服薏苡附子败酱散可以有效缓解急性痛风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受累关节的肿胀、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血UA,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3.
王佳  郑锦华  叶涛  包昊然 《新中医》2020,52(8):94-97
目的:观察宁泌泰胶囊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非感染性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非感染性Ⅲ型前列腺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宁泌泰胶囊。评估2组治疗前后前列腺炎症指数评分(NIH-CPSI)、中医证候积分,并检测2组前列腺素2(PGE2)、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EPS-WBC)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NIH-CPSI总评分、疼痛或不适症状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CPSI总评分、疼痛或不适症状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NIH-CPSI总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主症积分、次症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主症积分、次症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GE2、EPS-WBC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PGE2、EPS-WBC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泌泰胶囊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非感染性Ⅲ型前列腺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前列腺液PGE2、EPS-WBC及TNF-α水平,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冠心康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气虚痰瘀证的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措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冠心康方加减治疗,1剂/次,2 次/d。连续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血糖血脂水平、中医证候评分、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6.71±1.04)mmol/L、餐后2 h血糖为(10.63±1.94)mmol/L、HbA1c(7.13±0.97)%、TG(2.50±0.40)mmol/L,TC(3.94±0.55)mmol/L均低于对照组[(6.89±1.13)mmol/L、(10.93±2.03)mmol/L、(7.22±1.25)%、(2.53±0.36)mmol/L、(4.01±0.53)m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DL-C(1.23±0.22)mmol/L 与对照组(1.19±0.21)mmol/L比较上升,而观察组LDL-C(2.61±0.34)mmol/L比对照组(2.67±0.37)mmol/L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1.76±0.27)分及BS-PWV(5.90±0.64)m/s、ES-PWV(7.59±0.94)m/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3±0.31)分、(6.41±0.77)m/s、(8.43±1.31)m/s](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59%和59.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康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气虚痰瘀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中医证候以及动脉硬化,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5.
吴玉  张丽  雷玲芳  冯冬婵 《四川中医》2020,38(6):136-138
目的:观察川芎行气破瘀汤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外伤性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5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外伤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康复训练及营养支持等。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给予胞磷胆碱钠胶囊,口服,每日1次,每次1粒;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川芎行气破瘀汤,口服,每日1次,每次1剂。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治疗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观察2组NIHSS评分、Barthel评分及Fugl-Meyer评分。治疗前后,分别检测2组血清学指标含量,主要包括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rostaglandinF1α;6-kcto-PGF_(1α))、神经细丝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人凝血因子VIII相关抗原(Anti-hemophilic Factor VIII;VWF-Ag)及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s;GM)。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Barthel评分及Fugl-Meyer评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6-kcto-PGF_(1α)、GFAP、VWF-Ag及GM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行气破瘀汤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外伤性脑梗死恢复期疗效较好,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6.
2019年末武汉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急剧蔓延,迅速播散,但截至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派高级别专家组多次深入武汉临床一线。笔者通过对确诊病例的中医流行病学初步观察,认为本病属于疫疠邪气所致温疫范畴,与武汉暖冬、降水多、湿度大的物候学环境导致的人群普遍易感相关,本病需要与感冒、时行感冒(流感)、风温、春温、冬温鉴别。审证求因,本病疫疠之邪的病因属性是湿毒,核心病机为“湿、热、毒、瘀、虚”,综合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的临床表现,初步认为本病存在较为鲜明的病程发展的阶段性,其预后有正局和变局之分。初步提出分期辨证论治:初期(轻型、普通型)、进展期(重型)、极期(危重型)、恢复期。结合前期武汉地区中医药干预有效病例的剖析,初步阐述了四期的辨证要点与理法方药,认为本病初期为湿毒郁于上焦膜原,进展期多为湿毒热化,进而淫肺、壅肺、闭肺、内闭外脱。初期湿毒郁于上焦膜原应“湿热治肺”,分消走泄,关注肺气的宣畅,警惕入营之势;进展期从气分、营分论治;极期则变症百出,需要个体化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醒脑开窍针刺联合西药治疗治疗中风后偏瘫(痰瘀阻络)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17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清淡、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忌油腻、生冷。对照组58例依达拉奉30mg+100mL生理盐水,2次/d,静滴,30min滴完;阿司匹林,100mg/次,1次/d;甲钴胺0.5mg+250mL生理盐水,静滴。治疗组59例化痰通络汤、醒脑开窍针。化痰通络汤(半夏法、川芎、橘红、枳壳、远志、红花、石菖蒲各10g,茯神、丹参、党参各15g,甘草炙10g),水煎400mL,1剂/d,早晚温服;醒脑开窍针:取三阴交、人中、内关、委中、风池、极泉、尺泽,内关直刺12~25mm,捻转、提插泻法1min;人中斜刺7~12mm,重雀啄法;三阴交斜刺25~38mm,提插补法;极泉沿经下原穴25~50mm,直刺25~38mm,提插泻法;尺泽直刺25mm,提插泻法;风池针向喉结,刺25~63mm,小幅度高频捻转补法,1次/d,每7d间歇2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2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康复21例,显著改善25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92%;对照组基本康复11例,显著改善29例,有效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1.0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ADL、NIHSS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化痰通络汤+醒脑开窍针刺联合西药治疗治疗中风后偏瘫(痰瘀阻络),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破血逐瘀药物治疗脑出血超急性期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发病6 h以内住院脑出血患者63例,随机双盲分为药物组31例和安慰剂组32例,另选择同期健康查体老年健康人31例作为健康组。所有脑出血患者均给予脱水降颅压、控制高血压、防治并发症等常规对症治疗,药物组患者同时给予破血逐瘀中药颗粒剂口服或鼻饲,安慰剂组患者同时给予安慰剂口服或鼻饲,均连续10 d。检测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入院时、入院24 h、入院72 h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二聚体(DD)],并与健康组比较; CT检测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入院时、入院72 h、入院10~14 d血肿体积,比较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入院时和治疗后3个月NHISS评分,统计治疗后3个月患者改良Rankin量表预后分级情况,并分析预后与凝血指标的关系。结果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各时间点INR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入院24 h和72 h的PT、APTT、FIB、D-D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均0. 05),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各时间点血肿体积及治疗后3个月NHISS评分、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但预后良好组FIB和D-D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均0. 05)。结论脑出血超急性期服用破血逐瘀药物可能是安全的,早期检测各凝血功能指标可能有助于判断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69.
张艺嘉  樊珂  崔小数  曹珊 《中医学报》2020,35(9):1908-1912
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具有良好的实践基础和应用前景,治疗方法可归于四类,即活血化瘀、化痰调脂、痰瘀同治、扶正祛邪,研究者辨证施治,多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目前研究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研究重复性差,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及系统深入的实验研究;其次,对专家经验方及中药复方研究不够深入,临床药效物质基础不明确,缺乏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挖掘;再次,目前的研究不够系统和全面,主要集中在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研究,对斑块易损性研究相对较少。针对上述问题,今后应加强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为治疗提供更加明确的理论依据和临床证据;同时,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研究模式,以中医宏观辨证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医学技术,参考现代中药药理实验结果选药组方,扩大辨证选药思路,加强对中药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以及对其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鉴定和作用机制研究,并将传统组方理论与针对发病机制的对病治疗相结合,多角度、多层次探索中医药的作用机理。此外,应不断深入探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并结合细胞工程、分子生物学及基因科学,积极研究中医药的药效学基础和机制。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