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目的探讨考试心理素质在考试心理问题与考试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运用问卷法,对3870名青少年学生进行考试心理素质、考试心理问题和考试绩效测试。结果①考试心理素质与考试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r=0.586,P〈0.001).考试心理问题与考试绩效存在显著负相关(r=-0.296,P〈0.001),考试心理素质与考试心理问题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487,P〈0.001);②考试心理素质在考试心理问题与考试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为0.289,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96.4%。结论考试心理素质是考试心理问题影响考试绩效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分析中老年首发脑梗死伴发精神障碍、阿尔茨海默病和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寻找鉴别诊断依据。方法 首次门诊时进行深入调查,用MMSE、CT检查等进行观察并门诊随访。结果 脑梗死组发病年龄和精神病程较长,急性和亚急性、波动性发作、高血压史及意识障碍出现频度等明显不同于AD和精神分裂症,认知水平明显高于AD(P<0.05~0.001)。结论 注意了解病史和病程特点,详细的认知功能测定,必要的CT或MRI检测,有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特点.方法 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量表(AMQS)对重庆市的2576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在心理健康素质的适应、人际和个性等主要维度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2.97±0.41)分 vs(2.89±0.39)分,(2.92±0.40)分 vs(2.86±0.39)分,(3.00±0.37)分 vs(2.91±0.34)分,P<0.01];(2)在心理健康素质各维度上不同年级学生得分差异有显著性(F=16.03,P<0.01),初一年级得分高于高一年级;(3)在心理健康素质的人际、动力系统和应付方式维度上,重点中学学生的得分高于普通中学学生的得分.结论 女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总体状况好于男生,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发展水平最好.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观察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两种麻醉方式临床效果的优劣.方法 剖宫产手术病人200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使用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观察2种麻醉的起效时间,麻醉效果,是否需要辅助镇痛、镇静等.结果 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麻醉平面上界差异无显著性,硬膜外麻醉组静脉辅助用药明显多于腰硬联合麻醉组且术中盆腔深部牵拉反应重.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与硬膜外麻醉比较具有起效快,镇痛和肌松效果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多发梗死性痴呆(MID)与阿尔次海默病(AD)在认知功能损害及有关因素方面的差异,为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113例MID患者与78例AD患者作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测查,及研究其发病有关因素并作比较。结果 MMSE总分MID组为(17.43±6.1)分高于AD组的(13.30±5.30)分;定向力、语言命名、注意计算、短程记忆、物体命名、语言复述、阅读理解、语言表达、图形描记因子分MID组均高于AD组;MID组平均血压值高,高血压史、中风史、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明显,急性、亚急性起病、病程呈波动特点为多。结论 MMSE测查结果结合有关病史是MID早期诊断及与AD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6.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问题的日益增多,尤其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感染不断增加,且病死率高,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该文对CRE的耐药机制、现有的抗菌药物及探索性的治疗方案加以综述,探讨CRE感染的治疗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可靠的证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7.
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老年抑郁症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喜蓉  瞿正万  江琦  袁杰  闵婕  秦虹云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9):1078-1080,1119
目的:开展老年抑郁症流行病学调查,观察其患病率、治疗率及其易感因素,为防治疾病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随机抽样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43个村(居)委会在册常住3 311例老人,应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轴I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SC ID-I/P)诊断工具进行调查。结果:重度抑郁障碍时点患病率为3.6%(118例)。其患病率在年龄、受教育程度、精神病家族史、与家人关系、与周围人关系、子女人数、家庭结构、身体锻炼、居住条件、家庭经济、城乡人口等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该疾病与年龄、干预情况、家庭结构、居住条件、精神病家族史、子女人数等易感因素关系密切。患者的诊治率很低(4.2%)。结论:老年重度抑郁障碍患病有逐年增高趋势,预防易感因素有利于降低其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索社区老人抑郁障碍与代谢综合征间的发生发展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上海浦东新区55岁的老年人进行调查,并在3年后对上述老人进行复查。以DSM-Ⅳ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本为调查诊断工具,以内科诊断结果为代谢性疾病诊断依据。分析入组者抑郁障碍及代谢性疾病的患病率和易感因素。结果:调查第1年抑郁障碍发生率为16.76%,第3年为17.61%;调查第1年重症抑郁发生率为2.77%、亚临床抑郁发作2.82%、轻度抑郁发作3.99%、恶劣心境7.18%;与第3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第1年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56.25%、其中高血压为50.41%、糖尿病14.38%及高脂血症8.34%,与第3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代谢综合征与抑郁障碍共病率为23.72%,糖尿病与抑郁障碍共病率最高(52.32%),同时患有3种代谢性疾病者其与抑郁障碍的共病率为70.49%,明显高于患有2种、1种及无代谢性疾病者(P0.05)。结论:3年内老年人MS与抑郁障碍的发生发展趋势相对平稳。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分析与比较GeneXpert MTB/RIF(简称“GeneXpert”)与交叉引物核酸恒温扩增(cross-priming amplification,CPA)技术在基层实验室结核病快速诊断中的效能。 方法 连续收集黑龙江省五常市结核病防治所2014年4月至2017年7月初诊肺结核可疑患者的痰标本,分别进行改良罗氏固体培养基培养法(简称“固体培养法”)与快速分子检测 (A组采用GeneXpert检测了787例;B组采用CPA检测了501例)。以固体培养法为标准,计算2种分子检测技术的敏感度、特异度、Kappa值。结果 A组共检测787例患者痰标本,其中培养阳性229例,GeneXpert阳性300例,GeneXpert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9.1%(227/229)、86.9%(485/558),Kappa=0.788。B组共检测501例患者痰标本,其中培养阳性129例,CPA检测阳性125例。CPA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4%(105/129)、94.6%(352/372),Kappa=0.768。2种分子检测技术与固体培养法检测结果的一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5%(712/787)vs 91.2%(457/501); χ 2=0.204, P=0.652)]。结论 CPA检测的准确性与GeneXpert相当,但其成本低、无需检测仪器、允许每批次大量样本同时操作,更适用于基层实验室对肺结核患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0.
目的:了解社区老人抑郁障碍的患病率、自然转归及其易感危险因素,为防治疾病提供重要依据。方法:2010年第一次随机抽样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43个村(居)委会在册常住3311例老人,2011年第二次抽样方法是从第一次入组老人中随机抽取3个街道,又从这3个中抽取13个居委,共1585例,实际入组1428例。应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 DSM一Ⅳ)轴I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 SCID-I/P)诊断工具进行调查。结果:入组1428人中,第一次(2010年)抑郁障碍患病率12.89%(184例);第二次(2011年)抑郁障碍患病率13.03%(186例),明显高于第一次(χ2=975.16, P<0.001),其中1年后仍正常1224例(85.7%),好转和改善48例(3.4%),疾病无变化96例(6.7%),1年后患病20例(1.4%),疾病加重40例(2.8%)。抑郁障碍1年转归情况在性别和生活能力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01)。抑郁障碍阳性与性别易感危险因素相关(P<0.05)。结论:社区老人抑郁障碍患病有逐年增高趋势,1年自然转归无明显缓解,女性是社区老人抑郁障碍高危人群,应重点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