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3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58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1篇
  1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61.
城市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及洛阳市养老机构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城市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及洛阳市养老机构的现况.方法 对洛阳市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和养老机构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受到老年人的青睐且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结论 必须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建立社区居家养老保障体系,构建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2.
目的了解CA125、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对女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组恶性肿瘤患者145例(乳腺癌65例、卵巢癌43例、子宫内膜癌37例),良性病变组患者60例,另选健康对照组患者80例,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CA125、AFP、CEA3种肿瘤标志物进行单项及联合检测,比较其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研究组(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中CA125、AFP、CEA单项检测含量与良性病变组、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癌组、卵巢癌组、子宫内膜癌组血清CA125、AFP、CEA单项检测阳性率均低于3项联合检测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3种肿瘤标志物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对女性恶性肿瘤的诊断、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 综合分析张家口市2001-2009年度碘盐监测数据,为制订碘缺乏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卫生部<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碘盐监测的要求,在张家口市17个县(区)中.各县区每月对本辖区内碘盐加工(批发)企业抽取1批9份盐样;每县(区)每年度按东、南、西、北方位各抽取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中区抽取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每乡(镇、街道办事处)抽取4个村(居委会),每村(居委会)抽取8份户盐,采用直接滴定法定量测定含碘量.结果 碘盐加工(批发)企业:2001-2009年全市共监测1728批次,合格1689批次,批质量合格率为97.74%;检测盐样15 552份,合格15 357份,碘盐合格率为98.75%.居民户:2001-2009年全市共监测130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5297个村(居委会);采集盐样44 316份,其中合格43274份,碘盐合格率为98.04%(43 274/44 141),碘盐覆盖率为99.61%(44 141/44 316),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7.65%(43 274/44 316),非碘盐率为0.40%(260/44 316),盐碘中位数为30.02 mg/kg.结论 9年中张家口市各项碘盐质量指标均位于国家控制指标以内,且保持在相对较为稳定的水平,各年度波动范围较小.非碘盐历年都有检出,成为影响碘缺乏病防治效果的主要因素,应加大监测、监督力度,普及健康教育知识.遏止非碘盐的泛滥.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comprehensively the monitoring data of iodized salt in Zhangjiakou city during 2001 to 2009, and to provide basic information for working out control strategies of the 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iodized salt monitoring requirements in "National 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Monitoring Program" of Ministry of Health, a batch of nine salt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each processing (wholesale)company of each county or district of the seventeen counties(districts) of Zhangjiakou once a month. Two townships (towns, street offices) were selected by their location of east, south, west and north in each county(district), and a township in central area each year. Four villages(neighborhoods) were selected in each township(town, street office),and eight household sal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each village(neighborhood), and quantitatively determined by direct titration of iodine. Results Iodized salt processing(wholesale) : during 2001 to 2009, a total of 1728 batches was monitored, 1689 batch qualified, batch qualification rate 97.74%;15552 salt samples were tested, 15 357 qualified, iodized salt qualification rate 98.75 %. Household salt levels : 5297 villages (neighborhoods) of 1305 townships(towns, street offices) were monitored, 44 316 sal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43 274 qualified, iodized salt qualification rate 98.04%(43 274/44 141 ), iodized salt coverage rate 99.61%(44 141/44 316), qualified iodized salt consumption rate 97.65%(43 274/44 316). Rate of non-iodized salt was 0.40%(260/44 316), and salt median iodine was 30.02 mg/kg. Conclusions The iodized salt quality indicators are within the state-controlled range in Zhangjiakou city for nine years which remaines at relatively stable levels with a smaller range of annual fluctuations.Detection of non-iodized salt over the years has becom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We should increase monitoring,supervision,and universal health education,and prevent the spread of non-iodized salt.  相似文献   
65.
66.
背景:课题组早期研究表明体外一定剂量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 目的:进一步验证电穿孔转染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对骨骼肌卫星细胞生长、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方法:原代培养、纯化骨骼肌卫星细胞,将带有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质粒pSectag-GFP-aFGF通过电转染的方法转染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计算转染率,以流式细胞仪分析转染后细胞周期,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转染后肌管形成情况,Western Bloting检测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①免疫细胞化学检测:骨骼肌肌动蛋白呈阳性表达。②转染效率:pSectag-aFGF质粒电转染12 h后即可看见散在发绿色荧光的卫星细胞,72-96 h达高峰,阳性表达率约90%。③细胞周期检测:电转染后S期所占的百分比明显多于未转染对照组(P < 0.05)。④细胞生长曲线检测:电转染细胞接种后第3天进入对数生长期,第5天后开始减少。⑤分化能力观察:电转染组肌管较未转染对照组明显减少,老化细胞较少。⑥Western-blot: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在转染骨骼肌卫星细胞中表达。结果表明,通过电穿孔法可以将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进骨骼肌卫星细胞并获得高效持久的表达,并有促进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及抑制分化为肌管的作用。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67.
目的选择GK大鼠为2型糖尿病模型,研究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对胰岛B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以雄性GK大鼠和正常对照雄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Wistar正常对照组13只(W组),GK+罗格列酮组10只(R组),GK+吡格列酮组10只(P组)和GK未治疗组10只(G组)。其中罗格列酮组给予罗格列酮钠2mg.kg-1.d-1灌胃,吡格列酮组给予吡格列酮3mg.kg-1.d-1灌胃,GK未治疗组不予药物干预,实验为期6周。实验结束后,取胰腺标本固定并进行电镜观察。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胰岛细胞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并采用TUNEL法检测胰腺B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电镜下,G组大鼠胰岛B细胞出现核皱缩,核仁消失,染色质边集,呈现凋亡早期改变;其他3组胰岛未见凋亡改变(P<0.01)。R组和P组的Bcl-2表达显著高于G组(P<0.01);W组与G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组、P组和W组的Bax表达低于G组(P<0.05);R组和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K大鼠胰岛B细胞存在细胞凋亡,可能与其发生糖尿病有关。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可以减少GK大鼠胰岛B细胞凋亡,且与B...  相似文献   
68.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是由于不同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所造成的以不定区域的骨小梁骨髓坏死为特征的临床常见病。中医药治疗ANFH疗效独特,已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中药以其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小,能解除临床症状而被人们所接受,现就近年来的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宝鸡市区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两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抽取宝鸡市金台区、渭滨区、陈仓区1 029名0~14岁儿童进行哮喘危险因素调查,利用χ2检验,多因素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哮喘影响因素。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个人药物过敏史、家族过敏史、剖宫产、房间装修等27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未感冒或流感的情况下,有打喷嚏、流涕、鼻塞、鼻痒或眼痒现象,反复的皮肤瘙痒或关节屈侧皮疹、过敏性鼻炎、进食某些食物后出现过敏症状或类似过敏情况、剖腹产、6个月内添加蛋白质辅食、使用抗生素、房间墙面使用油漆、塑钢门窗、夏天采用自然通风制冷、蚕砂枕头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冬天采暖使用暖气、夏天通风或制冷使用电风扇、羽绒被褥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 儿童哮喘危险因素较多,尽量避免暴露危险因素,建议婴儿6月内实行母乳喂养,对预防和控制儿童哮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究不同机制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是否存在差别。 方法 依据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分型标准连续收录症 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sICAS)患者作为研究 对象,并依据梗死机制将sICAS患者分组,无症状性ICAS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入组患者的责任动 脉管壁行高分辨率磁共振(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 MRI)扫描,比较不同机制 sICAS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 结果 共有56例sICAS患者、9例无症状性ICAS患者纳入本研究。与无症状性ICAS患者比较,sICAS患者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表现为:病变局部正性重构率高、负性重构率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更多位于穿支动脉开口处。但不同机制sICAS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未发现明显差别。入组 患者中10例经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检查未发现颅内动脉狭窄,经HR MRI检查发现存在粥样硬化斑块。 结论 HR MRI有助于发现sICAS患者不稳定斑块的存在,但不同机制sICAS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 块的HR MRI特征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