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1篇
  免费   571篇
  国内免费   432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108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318篇
口腔科学   76篇
临床医学   1282篇
内科学   808篇
皮肤病学   82篇
神经病学   140篇
特种医学   4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1022篇
综合类   2717篇
预防医学   1067篇
眼科学   121篇
药学   1125篇
  10篇
中国医学   1153篇
肿瘤学   290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258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465篇
  2013年   514篇
  2012年   624篇
  2011年   632篇
  2010年   651篇
  2009年   672篇
  2008年   601篇
  2007年   609篇
  2006年   609篇
  2005年   547篇
  2004年   478篇
  2003年   431篇
  2002年   404篇
  2001年   330篇
  2000年   283篇
  1999年   228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铂类是肺癌化疗的基础药物,而切除交叉互补修复酶1表达水平与铂类耐药和预后有关,本研究分析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的切除交叉互补修复酶1表达与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探讨它们与患者预后及与铂类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5年12月-2009年1月随访的95例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及术后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免疫组化法检测手术标本的切除交叉互补修复酶1表达,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切除交叉互补修复酶1蛋白表达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状况、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组织学类型和临床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切除交叉互补修复酶1低表达者预后好,化疗有效率高,切除交叉互补修复酶1表达阴性和阳性的无病生存期分别为34.9个月和20.0个月(P=0.01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9.7个月和31.6个月;切除交叉互补修复酶1表达阴性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8.4%、38.9%;切除交叉互补修复酶1表达阳性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33.5%、18.3%(P=0.011)。结论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延长了非小细胞肺癌切除交叉互补修复酶1低表达患者的生存,术后可根据切除交叉互补修复酶1的表达水平决定是否选用含铂化疗。  相似文献   
62.
我科自2002-06以来对19例胸腰段骨折进行前路减压、植骨、K-plate钛合金板内固定,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应用Flow-through股前外侧游离皮瓣同期修复软组织和主干血管缺损的可行性与疗效. 方法 2003年5月至2012年2月共收治21例肢体严重创伤患者,男13例,女8例;年龄14 ~53岁,平均37.3岁.创伤部位:上肢4例,下肢17例.血管断裂并缺损14例,血管广泛挫伤并血栓形成7例.所有患肢均存在严重的软组织缺损合并主干血管损伤,且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肌腱、血管或神经外露.肢体损伤严重程度评分为5~8分,平均5.8分.8例肢体远端血供差或完全消失的患者彻底清创后一期行Flow-through皮瓣移植术;13例血供部分存在但明显差于健侧的患者,根据清创后创面情况,6例直接行一期皮瓣移植术,7例行二期皮瓣移植术. 结果 21例患者术后获3~43个月(平均11.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保肢成功,移植皮瓣全部存活,肢体远端血供良好,无血管危象发生.3例患者皮瓣边缘部分坏死,2例患者供区植皮后部分坏死,3例患者发生浅表感染,1例患者发生骨髓炎,均经处理后获改善. 结论 Flow-through股前外侧游离皮瓣技术可在修复创面的同时修复主干血管损伤,为严重开放性四肢创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体外条件下蜕皮甾酮(EDS)对冻存复苏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hUCMSCs采用梯度冷冻技术冻存,6个月后复苏,扩增、传代,分3组培养:空白对照组用普通培养基培养;低剂量EDS组在普通培养基中加入100μg/mlEDS;高剂量EDS组在普通培养基中加入200μg/mlEDS。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10d时计算克隆形成能力,绘制细胞生长0~7d的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鉴定hucMscs的细胞表面特异标记(CD34、CD45、CD29、CD105),油红0染色及茜素红染色观察huCMSCs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结果:两EDS组克隆形成率约为75%,空白对照组约为40%。生长曲线显示两EDS组增殖速度较空白对照组快,但两EDS组增殖速度相近。流式检测结果显示两EDS组的CD29、CD105阳性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CD34、CD45里阴性表达,其表达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两ED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成骨、成脂分化能力检测发现,各组细胞均能够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分化,而高剂量EDS组细胞在未加诱导培养基的情况下仍出现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趋势。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EDS对细胞复苏后恢复细胞活性以及提高存活率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是较高浓度的EDS有诱导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跟骨牵引或外固定支架在分期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中的作用。方法 2003年2月至2011年8月共收治46例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男性32例,女性14例,年龄22~58岁,平均46.2岁。一期治疗行跟骨牵引28例,外固定支架18例。待患者全身情况好转、创面愈合或软组织条件改善后,二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 28例跟骨牵引平均使用时间为8.9 d(4~11 d),18例外固定支架平均使用时间为12.2 d(11~52 d),二期均转为内固定。除1例发生钉道感染外,其他病例软组织开放伤口及手术伤口未见感染。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高能量Pilon骨折治疗中以骨科损伤控制为原理,一期采用跟骨牵引或外固定支架,二期更换为内固定之分期治疗方法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6.
目的通过综合分析已发表文献,探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通过系统检索从1990年1月到2011年12月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文献,按照排除标准筛选后,提取需要的数据,通过循证医学Meta分析方法,加权汇总分析。结果共检出192篇相关文献检出,经过三个阶段的筛选,共有10篇被纳入分析,共有317例患者,376例髋关节,男性患者191例,女性126例,平均加权年龄为41.98岁(16~77岁),加权平均随访时间36.69个月(6~140个月)。术后的髋关节Harris评分(92分)较术前(44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07,P〈0.01)。主要并发症包括假体无菌性松动(1.06%)、异位骨化(0.80%)、疼痛(0.80%)和股骨颈骨折(0.27%),最终翻修率为0.80%。结论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是安全有效的,但需要注意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Ⅱ、Ⅲ期股骨头坏死效果。方法本组收集65例(71髋)Ⅱ、Ⅲ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采用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的手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于术后48~72个月随访,优良率为87.69%。股骨头坏死Ⅱ期患者的优良率(97.22)明显高于Ⅲ期患者(75.86%)。结论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为治疗Ⅱ、Ⅲ期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尤其对Ⅱ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更加明显,临床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眶内置入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2年~ 2010年行不同手术方式的羟基磷灰石眼座置入48例住院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中46只眼手术后义眼活动度好,伤口愈合佳,经1~2年随访无义眼台暴露、感染.结论:Ⅰ期羟基磷灰石眼座置入手术简便、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Ⅱ期义眼座眶内置入手术时机不易过迟.  相似文献   
69.
血浆纤维结合蛋白的动态变化在骨折愈合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酶标仪比浊法研究118名骨折患者愈合过程中1~7周血浆纤维结合蛋白(Fn)变化规律及骨折损伤程度与Fn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骨折后1~3周,Fn明显减少,第4~5周Fn呈缓慢上升,第6周恢复正常。因此看出Fn与骨折损伤、修复程度有密切关系,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调查茂名市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发生情况,分析影响男性勃起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中国勃起功能指数(CIEF)健康调查问卷,调查2 329例男性,分析患勃起障碍的478例患者的影响因素.结果2 329例男性中有478例患勃起功能障碍(ED),占20.5%.结论ED的发生不但与年龄有关,还与性交次数,心理因素,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脂等全身性疾病和家居环境夫妻关系及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