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7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2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80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目的 了解正常人及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spondyloarthropathy,Sp A)患者肌腱端 (enthesis,En)的高频声像特点 ,探讨高频超声在协助诊断 En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以高频超声检测 30例健康志愿者和 30例 Sp A患者双下肢主要的 En (每例检测 18处 ) ,并对 En厚度和异常声像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高频超声在 Sp A患者除发现部分 En明显增厚外 ,尚检测到 En水肿、钙化 ,附着点骨面毛糙、缺损和增生 ,两组间 En水肿及附着点骨面毛糙、缺损和增生的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5 ) ;各受检部位 En异常的阳性率和异常项目数在两组间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En水肿及附着点骨面毛糙、缺损和增生为 Sp A患者较特征性的 En异常声像指标 ;高频超声可有效检测 En病变 ,有助于 Sp A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2.
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前系统性硬化症主要的死亡原因是肾危象,但随着血液净化治疗的进步,处理肾危象已经不再是那么高不可攀。目前系统性硬化症最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是肺动脉高压,其在系统性硬化症中的发病率高达10%~30%,在局限性系统性硬化症中甚至更高,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2年生存率仅为40%~55%。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机制、临床评价、治疗等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有开创意义的成果。  相似文献   
53.
误诊为脊柱关节病的下背痛患者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被误诊为脊柱关节病的24例下背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误诊原因,进而提高脊柱关节病诊断的符合率.方法采用访视追踪、复查观察及病历资料查询等方法对被误诊为脊柱关节病的24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的疾病种类主要为恶性肿瘤4例(腹膜后脂肪肉瘤、晚期胃癌、卵巢乳头状瘤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各1例)、良性肿瘤6例(甲状旁腺腺瘤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2例,椎管内室管膜瘤、椎管内脂肪瘤、椎管内神经鞘瘤及骶管内囊肿各1例)及14例其他疾病(致密性骨炎和纤维肌痛综合征各3例,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2例,肝豆状核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范可尼综合征、先天性脊柱侧弯、褐黄病和低磷酸盐血症性脊柱病各1例).10例肿瘤中除2例甲状旁腺腺瘤和1例骶管囊肿外,均表现为持续性下背痛,不伴晨僵,经休息或活动后均不能有效缓解,应用多种非甾类抗炎药无效.尽管有11例患者符合Calin定义的炎性下背痛,但仅有2例患者符合欧洲脊柱关节病研究组(ESSG)关于脊柱关节病的分类标准.结论熟练掌握脊柱关节病的ESSG分类标准,并了解下背痛的鉴别诊断方法可减少对脊柱关节病的误诊.  相似文献   
54.
目的 通过比较抗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单克隆抗体Remicade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前后的膝关节滑膜细胞的基因谱变化 ,筛选出Remicade效应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并探讨其在AS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用 5例活动期AS病人在Remicade治疗前和 3个月后 (每次 5mg/kg ,第 0、2、6、12周静脉注射 ,以后每 8周用 1次 )的膝关节滑膜细胞 ,提取总RNA ;微阵列基因检测用含 1176个基因的cDNA芯片进行 ;数据用GeneSpring 5 1软件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和聚类分析。结果  5例AS病人在Remicade治疗前后滑膜细胞基因差异表达和变化趋势总体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基因谱相关性强。用K mean聚类分析 ,其中第 5组与炎症相关密切的基因主要包括细胞因子、金属蛋白酶、黏附分子、与凋亡和致癌有关基因、受体、信号转导有关基因等。再按基因功能聚类 ,其中在致癌基因组共有 10个基因。比较AS病人治疗前后的关节滑膜细胞基因表达差异有显著性的基因(P <0 0 5 )共 4 5个 ,其中下调基因 4 4个 ;治疗后下调的基因主要包括三组 :①Th1细胞因子干扰素(IFN) γ ;②黏附分子 (VCAM 1、ICAM 1,Integrinβ4 ) ;③金属蛋白酶家系成员 3、7、8、11(MMP 3、7、8、11)和金属蛋白酶抑制体 (TIMP) 1。多数致炎基因包括TNF α、白细胞介素 (IL)  相似文献   
55.
韦格纳肉芽肿病 (Wegenergranulomatosis,WG)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鼻窦炎和副鼻窦炎、肺部病变及进行性肾功能衰竭 ,本病预后不良。我们遇 1例以鼻流腥臭涕和突眼为主要表现的WG患者 ,报道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 :男性 ,2 3岁。因鼻中肿物 ,流腥臭血涕 3年伴右眼突出 6个月而来诊。无发热、咳嗽、咯痰 ,亦无肌肉关节痛。在当地医院行上额窦炎、鼻中肿物清除术 ,术后上颌窦病理组织切片为干酪样改变。术后患者鼻中流涕减少 ,但出现右眼突出 ,并易流泪 ,右眼较左眼明显突出约 0 5cm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 (W…  相似文献   
56.
一、定义:广义的脊柱关节病(spondyloarthropathies,SpA)包括强直性脊柱炎(AS)、赖特综合征/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炎性肠病相关性关节炎、幼年发病的SpA以及尚不能满足现有的分类标准而称为分类未定的SpA(undifferentiatedspondy-loarthropathies,uSpA)等一组疾病。uSpA并不是一类疾病或单一的一种疾病,而是一个预测性的诊断。uSpA包括早期的SpA、尚未发展成为明确疾病的顿挫型SpA、具备二种疾病特征的重叠综合征,以及病因学尚不清楚、今后有可能发展成一种新的疾病的病人犤1~5犦。老年发病的SpA一般指50岁以后发病的SpA…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评价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前6周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后6周为开放研究.143例活动性AS患者随机接受6周的每周2次rhTNFR:Fc(25 mg)或安慰剂皮下注射,主要疗效指标为达到ASAS20的患者比例,次要疗效指标包括达到临床显效的患者比例,与基线值相比Bath AS疾病活动指数、Bath AS功能指数、Bath AS测量指数、脊柱痛、夜间痛、脊柱炎症、患者总体评估指数、肌腱端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改善的状况.结果 rhTNFR:Fc治疗可使患者获得显著改善,6周时68%患者达到治疗反应,而安慰剂组仅28%(P<0.001);其他各项疗效指标在治疗组也有明显的改善.rhTNFR:Fc耐受性好,最常见的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皮肤反应.结论 rhTNFR:Fc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好,能迅速减轻AS的症状和体征,控制AS患者的病情活动.  相似文献   
58.
沙利度胺治疗风湿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沙利度胺(thalidomide),化学名称为α-酞胺哌啶酮(α-N-phthalidodutamide),是一种合成谷氨酸衍生物。沙利度胺于1953年在前西德首先合成.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其镇静、催眠及镇吐作用被用于改善睡眠和妊娠早期的恶心、呕吐反应;至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导致上万例的海豹胎而退出市场。近年来由于沙利度胺具有重要的抗炎、免疫调节及抗血管生成作用,又重新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59.
男性和女性类风湿关节炎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7例男生和90例女性RA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与女性相比,男性RA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关节外表现(包括全身症状,皮下结节,淋巴结肿大和浆膜炎等)和关节X线表现相似,但是展僵时间较短(P〈0.05),关节压痛指数较少(P〈0.05),双手平均握力较优(P〈0.01),关节功能Ⅲ级至Ⅳ级和继发干燥综合征(SS)的患者  相似文献   
60.
目的:通过比较核酸扩增荧光技术(PCR-染料法)和微量淋巴细胞毒技术在检测HLA-B27中的符合率,分析两种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探讨核酸扩增荧光技术(PCR-染料法)在HLA-B27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97例来我科就诊的疑似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的样本,分别使用微量淋巴细胞毒法和PCR-染料法检测。并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符的样本进行测序复核。结果197例样本中,微量淋巴细胞毒法检出HLA-B27阳性150例,阴性47例;PCR-染料法检出阳性135例,阴性62例;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1)。15例差异样本,两种方法与测序法相比较的符合率,微量淋巴细胞毒法为13.3%,PCR-染料法为86.7%。结论核酸扩增荧光技术(PCR-染料法)和微量淋巴细胞毒法比较,前者具有更高的临床准确性。在样本处理上PCR-染料法也更具优势,操作简单方便,有很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