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49篇
药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目的评价CT透视引导经椎弓根胸腰椎椎体病变穿刺活检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在21个月中,我们对27例椎体病变患者进行CT透视引导经皮经椎弓根共轴针法椎体病变活检,获取组织和液体标本送检.结果 27例中25例得到明确的组织病理学和病源学诊断,2例资料不足.这种方法活检的准确性92.6%,敏感性96.2%,特异性96.2%.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 CT透视引导经椎弓根共轴针胸腰椎椎体病变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诊断技术,有助于胸腰椎病变性质的确定和治疗方案的确立.  相似文献   
52.
目的应用16层螺旋CT容积软件对肝肺综合征患者肺部血管的改变进行量化研究.方法 44例肝肺综合征患者作为异常组,51例正常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利用16层螺旋CT对异常组和对照组进行肺部常规扫描,将右下肺平膈面层面内右下肺后基底段血管作为兴趣区域,运用容积评估软件对兴趣区域血管进行测量,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异常组和对照组右下肺平膈面层面肺血管容积进行比较.结果兴趣区域内异常组和对照组血管容积分别为(1.889 3±1.006 6)cm3和(0.620 0±0.277 6)cm3,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异常组肺内血管较对照组平均扩张304.73%.异常组动脉血氧分压与兴趣区血管容积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0.82,P<0.01).结论肝肺综合征患者右下肺血管容积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表明肝肺综合征患者肺内血管明显扩张.肝肺综合征患者肺内血管较正常人扩张约3倍.肝肺综合征患者动脉血氧分压与肺血管容积存在明显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利用单排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对肝外胆管胰腺段进行活体形态学观察.方法顺贯抽取241例上腹部单排螺旋CT增强的病例,男性172例,女性69例,年龄16~81岁,对住院病例(33例)追踪术后病理结果.按病种分为4组,分别观察肝外胆管的形态、大小、肝外胆管胰上段、胰头段及钩突段位置、长度.结果正常及无胆胰疾病的人肝外胆管普通CT显示率较低,增强扫描后显示率明显提高.随年龄增加,显示率亦增加.肝外胆管胰腺段的形态多呈圆形,钩突段变扁,大多位于门静脉的右前方,长度8~32 mm(平均11.9 mm),管径1~4 mm(平均1.6 mm).胆胰疾病组病人管径5 mm以上者占50%以上.结论活体肝外胆管胰腺段正常值的上限应定为4 mm.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评价螺旋CT透视(CTF)引导下经皮穿刺乙酸注射治疗(PAI)第二肝门区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搜集我院2000年10月~2004年8月在实时螺旋CT透视导向下经皮穿刺乙酸注射治疗第二肝门区原发性肝癌 23 例,共 30 个病灶。病灶直径 3~8 cm。根据病灶大小每次注入50%~60%乙酸2~12 ml不等,乙酸内加入1~2 ml对比剂混匀。注射后1周影像检查,根据情况重复注射1~2次。结果 在实时螺旋CT透视下均能准确穿刺到靶点,除 15 例轻中度疼痛外无其它并发症。全部病例均经B超或螺旋CT随访,3 个月时,其中瘤灶缩小 12 个(40%),肿瘤大小无变化16个(53%)、肿瘤增大2个(7%)。23例随访3 月,全部生存;17 例随访 1 年,10 例生存,7例失访;10例随访2年,7例生存,3例失访。结论 CTF引导下经皮乙酸消融治疗第二肝门部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125)I籽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多发性椎体转移患者的价值。方法15例癌症多发椎体转移患者(共43个椎体)进行了CT引导下~(125)I籽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肺癌术后椎体转移7例,乳腺癌术后椎体转移4例,肝癌术后椎体转移2例,前列腺癌术后椎体转移1例,左肾癌术后椎体转移1例。共43个椎体转移,每例椎体转移数为2~5个。在CT引导下按共轴针法投放籽源,视病变情况采取椎弓根入路、侧方入路、前入路等3种方式将~(125)I籽源植入椎体病变区,籽源呈倒V形、X形或平行分布,籽源距椎体后缘3~10mm。~(125)I籽源总活度由公式(长 宽 高)(cm)/3×5mCi计算或"放射性粒子源植入治疗计划系统"计算获得,单椎体植入剂量8~22mCi。椎旁软组织病变内同时植入~(125)I籽源。结果术后随访3~30个月,平均12.3个月,15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未出现放射相关不良反应。11个没有疼痛的部位未出现新的疼痛,18/32部位症状体征消失,14/32部位部分消失。最短术后第3天觉得症状已有缓解。影像表现,10例患者29个椎体影像回访,治疗3个月以后7例17个椎体CT可见病灶稳定,边缘形成硬化环。4个椎体病变进展,见硬化环不完整,破坏区有扩大。3例8个椎体MRI显示骨水肿明显减轻,病变区T_2WI信号减低。结论~(125)I籽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多发性椎体转移癌具有疗效高,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不仅适合于未经治疗的患者,也适合于放射治疗后复发的患者,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6.
恶性肿瘤特别是骨肉瘤对常规射线敏感性极差。252Cf中子具有腔内放疗的特点,中子源放置于肿瘤内部、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包括乏氧细胞,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世界上逐渐开展临床治疗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评价LeVeen电极经皮肺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分析治疗前后CT变化特征。方法 常规局麻 ,CT引导下采用LeVeen电极针对 6 7例肺部肿瘤进行单治疗点或多点重叠的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6 7例中5 9例顺利完成了治疗 ,主要临床表现有穿刺点及胸部的不适感、胀痛感以及发热、出汗。CT见病灶周围有水肿 ( 4 3) ,病灶增大 ( 37) ,病灶中心出现点状低密度区 ( 38) ,穿刺道的出血 ( 6 ) ,少量气胸 ( 13) ,仅 1例出现张力性气胸。术后 3天以内有低烧 ,咳嗽。随访复查 3个月后病灶不同程度缩小。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安全、有效 ,严格地选择病例可以达到非手术切除的目的。病灶周围的水肿、病灶体积增大 ,以及病灶中心出现点状低密度区是治疗后CT表现。  相似文献   
58.
CT透视引导下经皮乙酸消融治疗第二肝门部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CT透视引导经皮穿刺乙酸注射治疗 (PAI)第二肝门区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搜集西南医院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3年 10月在实时CT透视导向下经皮穿刺乙酸注射治疗第二肝门区恶性肿瘤 17例 ,肝细胞癌 10例、转移性腺癌 7例 ,共 2 0个病灶。病灶直径 2~ 5cm。根据病灶大小每次注入 5 0 %~ 6 0 %乙酸 2~ 6ml不等 ,乙酸内加入 1ml对比剂混匀 ,以了解乙酸在肿块内的弥散程度和范围。注射后 1周影像检查 ,根据情况重复注射 1~ 2次。结果 在实时CT透视下均能准确穿刺到靶点 ,除 12例轻中度疼痛外无其它并发症。全部病例均经B超或CT随访 ,3个月时 ,其中瘤灶缩小 14个 (70 % ) ,肿瘤大小无变化 4个 (2 0 % ) ,肿瘤增大 2个 (10 % )。 17例随访 3月 ,全部生存 ;12例随访 1年 ,9例生存 ,5例失访 ;6例随访 2年 ,3例生存 ,3例失访。结论 CTF引导下经皮乙酸消融治疗第二肝门部恶性肿瘤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9.
CT引导下活检及介入治疗技术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T引导下活检及介入治疗是在CT监视下 ,将穿刺针插入人体病变内取得组织学、细胞学、生化学标本进行诊断与治疗。它是一种非血管性介入技术 ,除穿刺活检外还广泛应用于治疗[1] ,如 :各种注射治疗、脓肿、囊肿的内外引流、导入激光汽化、导入微波热疗、导入电极进行电化学和射频治疗等。现将我院近几年来在这方面的应用情况作一报道。1 一般情况  从 2 0 0 0年至今 ,我院活检共 3 2 4例 ,其中纵隔、肺部病变活检 2 90例 ,肝组织活检 9例 ,骨骼、肌肉活检 2 5例 ;介入治疗 19例 ,其中肝、腹腔脓肿引流 11例 ,囊肿引流 8例。男性病人 18…  相似文献   
60.
隆突下淋巴结的螺旋CT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高分辨螺旋CT机的应用 ,可以较清楚地观察纵隔淋巴结 ,特别是隆突下淋巴结。目前胸部CT扫描检查是判断纵隔淋巴结肿大或 /及转移最常用的无创伤诊断方法。对于气管隆突下淋巴结的诊断标准 ,以往根据尸体解剖资料或临床手术资料认为 ,>10mm才是异常 ,我们不同意这种观点。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