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6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28篇
内科学   64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76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315篇
预防医学   11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29篇
  2篇
中国医学   87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的心电图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VSD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并与彩色多普勒超声(DED)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VSD的心电图表现多种多样,其与DED检查结果阳性吻合率很高。结论心电图对VSD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难治空洞型肺结核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结核患者大部分经内科保守多治愈 ,但仍有相当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 ,肺内形成厚壁空洞 ,长期排菌 ,并且对多种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性 ,成为难治空洞型肺结核而需要外科治疗。从 1981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我们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此类患者 35 5例 ,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2 30例 ,女性 12 5例 ;年龄 17~ 6 5岁 ,平均 4 1岁。全部病例均属于难治空洞型肺结核 ,术前有排菌史 2 4 8例 ,排菌时间均在 1年半以上。其中 16 4例有细菌耐药试验结果 ,其中耐 1药者 4 1例 ,耐 2药者 32例 ,耐 3药者 5…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临床药学与护理服务相结合模式的具体实践效果和方法。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80例临床住院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药学与护理模式相结合服务,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经过本院的分组护理研究,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满意度调查,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2.5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2.50%。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对比上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分组护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临床药学与护理服务结合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可显著提升护理的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此法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改变。探讨TIA患者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缓释双嘧达莫3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对血小板活化抑制作用的机制,比较3种药物联用和单用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年龄在40岁以上初入院的TIA患者60例作为试验组,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第一组患者分别给予缓释双嘧达莫200 mg和阿司匹林25 mg,2/d;第二组患者分别给予氯吡格雷75 mg和阿司匹林80 mg,1/d;第三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75 mg,1/d,同时随机抽取40岁以上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患者入院治疗前、治疗7 d和治疗15 d后的血小板活化标志物P-选择素(CD62p)和血小板膜暴露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的表达率,并比较3组药物对血小板活化的抑制作用。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IA患者各试验组初入院时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和PAC-1表达均升高,但各试验组间没有明显差别。3组抗血小板药物对TIA患者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和PAC-1表达的抑制作用明显不同。第一组在治疗7 d后对血小板PAC-1没有明显抑制作用,只对血小板CD62p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治疗15 d后能明显抑制血小板CD62p和PAC-1的表达;第二组在治疗7 d和15 d后抑制血小板PAC-1表达的作用显著,但对CD62p表达的抑制作用较小;第三组单独给药比第二组联合用药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结论 TIA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明显高于健康人。在TIA患者中,3组药物对血小板活化的抑制方式不同。缓释双嘧达莫+阿司匹林是治疗TIA、抑制血小板CD62p和PAC-1表达的有效药物,但其作用效果呈明显的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55.
目的使用第三代双源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及斑块定量技术分析冠状动脉斑块成分特征,探讨其与心肌缺血的相关性,并评价各项定量特征在评估心肌缺血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于山东省立医院行CCTA和冠状动脉造影(ICA)检查的742例初诊冠心病患者,纳入ICA证实存在单支病变局限性狭窄的患者109例。将患者根据心肌酶升高伴心脏室壁运动不良和心肌酶及心脏室壁运动正常分为心肌缺血性损伤组(n=75)和心肌无缺血损伤组(n=34)。测量斑块的特征参数,包括斑块长度、斑块总体积、钙化斑块体积、脂质斑块体积、纤维斑块体积、斑块负荷、最小管腔面积、最大面积狭窄率(MAS%)、重塑指数、偏心指数、"餐巾纸环"征、斑点状钙化。采用卡方检验、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及DeLong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定量指标方面,心肌缺血损伤组的MAS%为85.00%(80.00%,92.00%),心肌无缺血损伤组的MAS%为63.00%(60.00%,65.0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32,P=0.001)。在斑块成分定量指标方面,心肌缺血损伤组的斑块总体积(TPV)、斑块负荷(TPB)、纤维成分斑块体积(FPV)、脂质成分斑块体积(LPV)、脂质成分斑块占比(LPR)分别为150.13(104.44,202.20)mm^3、75.67%±9.90%、95.73(66.57,134.23)mm^3、32.18(18.93,54.55)mm^3、25.13%±13.71%,心肌无缺血损伤组的相应指标分别为109.94(79.39,121.67)mm^3、65.37%±6.94%、67.35(57.67,90.11)mm^3、16.64(13.26,24.73)mm^3、18.44%±7.09%,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59,P=0.010;t=3.11,P=0.003;Z=-2.16,P=0.031;Z=-2.18,P=0.029;t=2.19,P=0.03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AS%(OR=1.55,P=0.021)是心肌缺血性损伤的独立预测因子。MAS%、LPV、LPR、TPV、TPB、FPV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82、0.77、0.72、0.74、0.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CTA斑块定量分析中,MAS%、TPV、TPB、FPV、LPV、LPR是影响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主要因素;MAS%是心肌缺血性损伤的独立预测因子;且MAS%及LPV诊断心肌缺血的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 了解近三年北京市朝阳区流行的麻疹野病毒分子流行特征,为本地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北京市朝阳区2010-2012年麻疹疑似病例的咽拭子和(或)尿液标本接种vero/SLAM细胞,对分离的麻疹病毒用逆转录及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麻疹病毒核蛋白(N)基因羧基末端676个核苷酸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并以羧基末端450个核苷酸片段构建基因亲缘关系树,进行遗传距离及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结果 分离出18株麻疹病毒,均为H1基因型,H1a亚型.这18株野毒株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8.2%~100.0%(核苷酸差异为0~8bp),氨基酸变异范围为0~2.7%(氨基酸差异为0~4AA).与H1a亚型参考毒株Chin9322相比,核苷酸变异范围为0.7%~1.6%(核苷酸差异为3 ~7 bp).18株野毒株共有7种基因序列,其中2010年5种、2011年1种、2012年3种基因序列.V2基因序列出现在2010和2012年的病例中,V7序列出现在2010和2011年的病例中.其余5种序列只在单一年份的病例中检出.结论 北京近年来流行的本土麻疹病毒为H1a亚型,当年相同基因序列的一组病例提示有麻疹传播链的存在.北京市朝阳区存在基因序列完全相同的麻疹野毒株在2010、2012年循环出现.  相似文献   
58.
59.
60.
目的 观察β受体阻滞剂慢性作用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肺复苏的影响.方法 采用气管插管,结扎冠脉前降支制作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45)、心梗未喂药组(n=45)、心梗喂药组[美托洛尔20 mg/(kg·d),n=45].窒息法制作大鼠心肺复苏模型.心脏停跳后给予肾上腺素,三组各分为低、中、高剂量三个亚组(肾上腺素0.02、0.04、0.06 mg/kg),同时胸外按压及呼吸机辅助呼吸.结果 ①自主循环恢复率和心电活动恢复率:心梗未喂药组与假手术组比较,低、高剂量组明显下降(P=5.06×10-5,P=0.033),中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心梗喂药组与心梗未喂药组比较,中剂量组降低(P=0.022),而高剂量组增高(P=0.043).心梗喂药组组内比较,高剂量组较中剂量组明显提高(P=0.0006).②肾上腺素用量:同组内低、中、高剂量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心梗未喂药组、心梗喂药组三组同等剂量肾上腺素用量亚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各亚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β受体阻滞剂慢性作用影响心肌梗死大鼠的心肺复苏,增加肾上腺素剂量有可能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