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目的:探讨横结肠肥大细胞增生症的诊治方法。方法:报道1例横结肠肥大细胞增生症,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影像学、肠镜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总结本病诊治过程。结果:本例患者经积极诊治,术前活检病理及术后病理均诊断为横结肠肥大细胞增生性疾病,术后6月因肿瘤进展死亡。结论:横结肠肥大细胞增生症临床罕见,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52.
目的:提出一种新式的横结肠双腔造口术并对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17例患者行改良横结肠双腔造口术,对其粪便转流效果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例改良横结肠双腔造口术手术时间25~40分钟,平均32分钟,17例患者术中失血均少于10mL,所有患者均达到了预期的粪便转流效果。住院期间未发生并发症。术后6例失随访,其余11例仅1例有轻度肠粘膜脱垂,未发现其他并发症。结论:改良横结肠双腔造口术能达到良好的粪便转流效果,且手术创伤小、术后管理方便、术后并发症少、造口美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蛋白酶激活受体-1(proteinase activated receptor-1,PAR-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5例胃癌及其癌旁胃组织中PAR-1的表达情况。结果:PAR-1的表达在胃癌组织中高于癌旁胃组织,随癌组织浸润肌壁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程度的提升而增高,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PAR-1的表达虽随着癌分化程度降低而增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AR-1的表达与胃癌发展及临床病理分期有关,可作为胃癌临床预后标记之一。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膀胱癌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6 0例膀胱癌施行膀胱部分切除的患者。结果 :16 0例中 40例术后局部复发 ,复发率为 2 5 %。复发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分级、原发肿瘤的所在部位及切除范围密切相关。结论 :对膀胱癌早期手术和获得一个较为广泛的无瘤切缘 ,术中无瘤操作 ,术后膀胱内灌注化疗和免疫治疗是预防局部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胆囊癌诊治方法 ,提高胆囊癌疗效。方法 对 1991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 35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35例中 ,男 18例 ,女 17例 ,男女之比为 1 0 6∶1。 5 0岁以上者 2 9例 ,占 82 86%。B超、CT确诊率分别为37 0 5 % ( 12 /32 )、64 2 9% ( 18/2 8)。 35例中 2 7例手术探查 ,切除 13例 ,切除率 48 15 % ,其中根治性切除 9例 ,根治率 33 33%。 2 7例手术者获随访 2 1例 ,随访率 77 78%。 5 9 2 6%的患者于术后 1年内死亡。结论 临床发现的胆囊癌大部分仍属中晚期 ,疗效不佳。提高疗效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胆囊癌高危病变  相似文献   
56.
<正> 随着放射治疗治愈率的提高,晚期并发症也随之增多,放射诱发癌即是其中之一。我院于1982~1991年共收治5例经盆腔放射治疗后诱发膀胱癌,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例中,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46~72岁,平均56岁。3例子宫颈癌采用钴~(60)远距离照射及腔内镭疗;2例直肠癌行  相似文献   
57.
放射性肠瘘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放射性肠瘘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市肿瘤医院1998年1月至2004年9月诊治的28例放射性肠瘘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28例中,宫颈癌行放疗26例,直肠癌及膀胱癌术后行补充放疗各1例。肠瘘多发生于放疗后半年至2年内,肠瘘发生前均有不同程度放射性肠炎表现。直肠阴道瘘24例,其中复杂瘘2例,均作近端结肠造口转流粪便;回肠膀胱瘘2例,乙状结肠阴道瘘及小肠穿孔各1例,均作瘘口切除Ⅰ期肠吻合。结论放射性肠瘘发生与正常组织受量及个体差异等有关,放射性肠炎是肠瘘的早期症状。近端结肠造口转流粪便或瘘口切除肠吻合为其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8.
病人女性,36岁。因腹胀1个月,腹泻10d,经当地医院对症治疗(服用吗丁啉等药物)无效,于2003年6月入住本院内科。病程中无腹痛、无呕吐,大便每日20次左右,为黄色伴黏液稀便,无脓血,无发热。病人8年前因外伤性脾破裂在当地医院行脾切除术,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否认有乙型肝炎及胰腺炎病史。  相似文献   
59.
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直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液显像(CDFI)观察直肠肿瘤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探讨CDFI在直肠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0.
代谢酶多态性决定着对致癌化学物的易感性,是肿瘤发生的遗传性影响因素之一。国外已明确N-乙酰化转移酶与膀胱癌、肠癌、乳腺癌的联系,特别是已公认与膀胱癌的关系,慢型者的超额危险度约为2~3。我国尚未见报道。为此,对膀胱癌病人中乙酰化酶多态性作了调研。39例膀胱癌病人中,27例为慢型(69.2%)1144名中学生中,232名为慢型(20.28%);基因频率分别为0.8321及0.4503,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由此计算出乙酰化酶慢型者的膀胱癌相对危险度为8.9(4.9~15.9倍)。本调研为我国癌症的病因学研究开辟了一新线索,有助于阐明癌症的遗传性影响,并可检出高危人群,特别是应用于职业性接触致膀胱癌患者的健康监护,以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