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0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5篇
临床医学   251篇
内科学   116篇
皮肤病学   68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86篇
外科学   201篇
综合类   368篇
预防医学   123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85篇
  2篇
中国医学   217篇
肿瘤学   2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目的 了解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 β)分别对肝星状细胞c~fos和c-ju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培养的肝星状细胞系HSC-T16细胞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PDGF(终浓度分别为8、40、200 ng/ml)和TGF β(终浓度分别为0.2,1.0、5.0 ng/ml);于8、24,48、72h四个时间点分别收集细胞,提取细胞总RNA;用逆转录定量PCR法测定c~los和c-jun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PDGF处理的3组HSC-T6细胞8、24、48、72h时,c-fos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呈剂量依赖性l培养8 h时达到表达最高峰,对照组,PDGF 8 ng/ml组,PDGF 40 ng/ml组,PDGF 200ng/ml组c-fos表达分别为0.63±0.13,1.13±0.19、1.75±0.20、2.40±0.2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03,P<0.01).TGF β处理的3组HSC-T6细胞8、24,48、72 h时,c-iun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呈剂量依赖性,培养8 h时达到表达最高峰,对照组,TGF β 0.2ng/ml组、TGF β 1.0ng/ml组、TGF β 5.0ng/ml组cjun基因表达分别为0.93±0.13、1.69±0.26、2.34±0.30、2.96士0.37; 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4,P<0.01).结论 PDGF和TGF β分别对肝星状细胞c-los和c-jun基因表达有明显的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52.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间质胶原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患者血清间质胶原酶活性的改变。方法对20例慢性肝炎、20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的血清间质胶原酶活性进行了检测;部分病人同时观察了血清PIIIP、Laminin的变化。结果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组的血清间质胶原酶话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01)。肝硬化组的血清间质胶原酶活性亦较慢性肝炎组显著为低(P值<0.001)。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清间质胶原酶活性与血清PIIIP、Laminin均呈显著负相关(分别为P值<0.01和P值<0.001)。结论慢性肝病随着肝组织活动性胶原纤维沉积,血清间质胶原酶活性下降。酶活性下降的原因可能与胶原酶生物合成减少,酶原活化障碍及血中TIMP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应用骨搬移技术治疗严重下肢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牵拉组织再生原理,对26例四肢高能量损伤后下肢感染性骨不连患者采取病灶彻底切除+干骺端截骨搬移术。术后7 d以0.25 mm/6 h速度延长,固定延长至骨缺损端会合,于骨缺损处两断端加压并继续维持外同定支架至骨愈合。结果 26例全部获随访,平均随访56(20~92)个月。骨延长2~14 cm,平均5.5 cm,骨性感染全部治愈。带支架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23例骨缺损处及延长部位骨生长良好,达到了骨性愈合;3例断端骨接触后6个月无明显骨愈合,其中2例行自体髂骨植骨,1例拆除支架后行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4~6个月达到骨性愈合。截骨延长部位及骨缺损对合处对位对线良好。结论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感染性骨不连,术后感染控制良好,骨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吉非替尼对敲低膜联蛋白A7后的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为肝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细胞分为吉非替尼组、siRNA转染、siRNA转染+吉非替尼、转染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用脂质体转染法靶向将ANXA7的siRNA转染入HepG2细胞,在转染后6h在siRNA转染组和siRNA转染组+吉非替尼组加入一定浓度的吉非替尼,加药后72h进行MTT实验以检测细胞增殖活力,从而计算增殖抑制率。结果:MTT检测得知, siRNA转染组、吉非替尼组和siRNA转染+吉非替尼组,对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较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吉非替尼对敲低ANXA7后的HepG2细胞的增殖具有更为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硒对4-羟基壬烯酸(HNE)和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原代大鼠胚胎海马神经细胞置常规培养液中培养后为未处理1组和未处理2组;细胞置于0、100和200nmol/L亚硒酸钠中,加HNE处理24h,分别为对照1组、亚硒酸钠A、B组;细胞置于0、200、500和1000nmol/L亚硒酸钠中,加入Aβ处理24h,分别为对照2组、亚硒酸钠C、D和E组;将SH-SY5Y置于培养液中培养为空白组;细胞置于0、50、100和200nmol/L亚硒酸钠中,加入HNE处理24h,分别为对照3组、亚硒酸钠A1、B1和C1组。采用锥虫蓝染色和细胞形态学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荧光染料H2DCF-DA检测细胞活性氧水平。结果与未处理1组和未处理2组比较,对照1组、对照2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比较,亚硒酸钠A、B、C、D和E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对照3组细胞活性氧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3组比较,亚硒酸钠A1、B1和C1组活性氧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硒能够通过抗氧化应激作用抑制HNE和Aβ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6.
胸腺肽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并探讨胸腺肽在糖尿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入选的9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7例)和对照组(n=43例),对照组在维持血糖基础上予常规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胸腺肽注射液皮下注射,连用12周,对比两组治疗3个月后抗结核治疗效果。结果 1治疗90 d后,观察组CD+4构成比及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这P0.05,而CD+8构成比(23.3±5.7)%显著低于对照组。2两组血糖控制平稳,观察组与治疗组空洞闭合比例、病灶吸收比例及痰菌阴转比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类型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在有效控制血糖基础上,抗结核治疗中加用胸腺肽注射液能提高细胞免疫水平,加快空洞闭合、痰菌阴转与病灶吸收。  相似文献   
57.
常见上消化道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以医院为基础的较大样本的描述性研究,分析幽门螺杆菌在常见上消化道疾病中的分布特征。方法将2010年12月-2011年11月间因出现上消化道症状来河北省保定市252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1 3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胃镜及病理学方法进行上消化道疾病诊断;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的诊断。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建立Ex-cel数据文件,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资料的分析,单因素分析时,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H.pylori在非萎缩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非萎缩性胃炎伴胆汁、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复合性溃疡、胃息肉、反流性食管炎、胃黄斑瘤、胃癌、霉菌性食管炎患者中的检出率分别为54.6%、50.9%、56.2%、50.0%、71.4%、66.4%、76.9%、43.7%、50.8%、71.4%、59.4%、51.4%;男性患者H.pylori阳性率为59.1%,女性患者H.pylori阳性率为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H.pylori感染率除了61岁组较低外,基本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H.pylori感染率各年龄组间的差异及与年龄间的线性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pylori在常见上消化道疾病中总体阳性率为54%,其中消化性溃疡的感染率最高,达68.4%,在性别间、年龄间、病种间H.pylori感染率不同。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对阵发性房颤并高血压患者P波离散度(Pd)、左房内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房颤发作情况的影响。方法将阵发性房颤并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降压药物治疗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对照组给予坎地沙坦,随访1年,观察治疗前后Pd、左房内径、hs—CRP水平及房颤发作情况。结果至随访结束,在长期应用胺碘酮的患者中,对照组房颤复发17例,占81.0%,治疗组房颤复发22例,占95.7%,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22,P〉0.05)。未长期应用胺碘酮的患者,对照组、治疗组在7-12个月时房颤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t=2.823,P〈0.01;t=2.655,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4,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组的Pd、左房内径、hs—CRP均降低(t=4.025-13.546,P〈0.01),治疗后两组之间Pd、左房内径、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4-1.514,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可减少阵发性房颤并高血压患者房颤的复发,降低Pd、左房内径和hs—CRP水平,其效果与坎地沙坦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 基于抗炎活性成分研究苗药羊耳菊药材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建立羊耳菊有效组分中代表性、特征性化学成分作为指标成分的多指标定量指纹图谱研究。通过多指标成分定量结合指纹图谱分析评价贵州不同产地羊耳菊的质量。结果建立了35批贵州产羊耳菊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和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指认了羊耳菊药材液相色谱指纹图谱17个共有峰中的8个,结果显示相似度在0.898~0.997,以8个化学成分作为指标,对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洋蓟素、木犀草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53~3.765、0.056~0.495、0.086~0.526、0.306~2.526、0.861~7.353、0.729~4.268、0.052~0.424、0.148~1.102mg/g。结论 所建立的基于抗炎活性成分的指纹图谱和多指标含量测定研究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稳定可靠,可用于苗药羊耳菊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