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缺血性中风基本病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中风发病必根于气虚中医学认为 ,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气者 ,人之根本也”(《难经 .八难》)。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均依赖于气的滋养和激发功能。正气充足 ,脏腑功能正常 ,阴平阳秘 ,在表可抵御六淫外邪侵袭 ,在内则无内生五邪之忧 ,疾病无以发生。正所谓“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如若正气不足 ,脏腑功能低下 ,则人体阴阳失调 ,气血不和 ,外易感受六淫之邪 ,内易滋生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 ,导致疾病发生 ,亦即“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灵枢 .百病始生》篇亦谓 :“风雨寒热 ,不得虚 ,邪不能独伤人 ,卒然逢疾风而不病…  相似文献   
52.
53.
了解山西省某高校学生宿舍尘螨孳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尘螨诱发的过敏性疾病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2018年3-5月,分层随机抽取山西省某高校学生宿舍286间,并对抽取宿舍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用带有尘螨采集器的真空泵对学生床铺进行尘螨采样.采用SPSS 24.0软件分析尘螨孳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尘螨孳生与过敏性鼻炎的关系.结果 确诊过敏性鼻炎患者117名,检出率为8.1%.女生宿舍平均尘螨密度[(71.03±30.58)只/g]高于男生宿舍[(69.33±28.65)只/g];阴面宿舍平均尘螨密度[(75.61±6.37)只/g]高于阳面宿舍[(67.14±4.86)只/g];随楼层的升高,尘螨平均密度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11.85,12.15,28.59,P值均<0.05).高密度尘螨孳生与过敏性鼻炎发生呈正相关(OR=3.82,95%CI=2.31 ~6.32).结论 高校学生过敏性鼻炎患病率处于较高流行水平,高密度尘螨孳生是过敏性鼻炎的相关因素.应完善高校学生宿舍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医学科普教育,提高学生健康素养,预防尘螨过敏,保障高校学生健康.  相似文献   
54.
背景与目的:原发直肠肛管小细胞癌(SCC)是直肠肛管肿瘤罕见的类型,占比不超过1%。与常见的直肠肛管腺癌相比,直肠肛管SCC的临床症状以及影像学表现不具有特异性,诊断较为困难,术后极易发生复发和远处转移,预后差,其总体病死率极高。由于直肠肛管SCC的罕见性和特殊性,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缺乏相关的研究数据和治疗经验,对其认识不够深入,尚无统一的最佳治疗方案,这给临床对其诊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笔者通过收治1例原发直肠肛管SCC患者,分析诊疗经过,探讨直肠肛管SC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期为该类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相应的临床经验和新的思路。 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直肠肛管SC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病史特点、一般情况、影像学检查、病理组织形态和免疫标记物特征进行分析诊断,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 结果:患者表现出便血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考虑为直肠肛管恶性肿瘤,经过2次肠镜下组织活检病理提示为SCC,遂行腹腔镜辅助Miles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直肠肛管SCC。患者术后通过辅以盆腔放疗和“顺铂+依托泊苷”EP化疗方案的综合治疗,定期复查胸部CT、全腹CT、盆腔MRI、结肠镜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等均未发生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已无瘤生存13个月,目前继续随访观察中。 结论:原发直肠肛管SCC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总体生存率低。直肠肛管SCC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与常见的直肠肛管腺癌相似,不具有特异性,肠镜下的组织活检取材较为困难,确诊需要结合病理组织形态和多种免疫组化标记物。手术切除是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肛管SCC最为主要且有效的方法,应尽早的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辅以盆腔放疗和“顺铂+依托泊苷”EP化疗方案的综合治疗,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55.
目的以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oluble tachyzoite antigen,STAg)和霍乱毒素(choleratoxin,CT)佐剂制备的弓形虫复合粘膜疫苗滴鼻免疫小鼠,观察肠粘膜诱导部位Peyer’s patches(PP)的细胞免疫应答及持续时间,探讨其免疫机制。方法BALB/c小鼠9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STAg(20μg/只)为抗原,CT(1/μg/只)为佐剂滴鼻免疫,对照组PBS滴鼻。滴鼻2次(间隔2周)后,每组6只小鼠分别于第1、2、3、4、6、8、10、12周处死。计数PP个数,制备PP淋巴细胞悬液,计数并涂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D4^+、CD8^+T细胞亚群。结果实验期间两组小鼠PP数目均无明显变化;实验组免疫后PP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增生,第2周达高峰,第1、2、3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CD4^+T细胞增生为主,第1周~第8周高于对照组(P〈0.01),CD8^+T细胞第1周~第4周显著增高(P〈0.01),CD4^+/CD8^+比值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弓形虫复合粘膜疫苗滴鼻免疫BALB/c小鼠可有效诱导肠PP部位持续性的免疫应答,从而激活肠粘膜效应部位淋巴细胞的抗弓形虫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薯蓣丸对60名术前行EC方案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白细胞、Ki-67的影响,验证薯蓣丸对乳腺癌术前化疗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将60例乳腺癌术前行EC方案化疗期间的患者简单随机分为中药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中药组和对照组均行术前四个周期的化疗治疗,中药组在第三次化疗用药结束后的第1天开始服用薯蓣丸方颗粒剂至第四周期化疗结束,共30 d,对照组只常规化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白细胞的变化情况,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Ki-67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中药组中医症候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中药组白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中药组Ki-67阳性表达率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薯蓣丸可明显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中医症候,提高患者生存质量;2)薯蓣丸可减轻化疗药物所致的白细胞下降,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3)薯蓣丸协助化疗可降低Ki-67的阳性表达率,有利于降低乳腺癌转移及复发,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57.
目的 了解肠道寄生虫病在本地区的感染率。方法 选出有代表性的村落,作人群粪便普查和透明胶纸肛检。结果 共调查粪便3055份,查出11种肠道寄生虫,阳性人数为275,阳性率为9%。其中,几种重要的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蛔虫(2.2%);钩虫(0%);蛲虫(25.9%)。结论 肠道寄生虫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改善而呈下降趋势,但要在晋北三地区控制和消灭肠道寄生虫病,仍需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58.
以中医文献论述为依据,结合现代研究进展探讨老年健忘的病机演变规律,提出中年脾胃虚衰是老年健忘的始动病理环节,调养脾胃、益气养血是治疗中老年健忘的重要治法,脾病及肾、气病入血、髓海空虚、瘀留脑络是病情发展的最终结局.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鼻相关淋巴组织(NALT)和肠相关淋巴组第(GALT)黏膜部位的免疫应答。探讨弓形虫黏膜疫苗能否在感染起始阶段有效诱导免疫应答。方法将BALB/小鼠随机分为免疫和对照组,免疫组小鼠以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20μl/只(20μg STAg+1μg CT)滴鼻免疫2移(间隔2周),对照组PBS滴鼻。于末次滴鼻后14d颈椎脱臼处死小鼠,ELISA测定粪便和鼻咽冲洗液IgA抗型水平;计数NALT、NC及PP、IEL淋巴细胞数,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D4^+、CD8^+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免疫匀小鼠粪便IgA和鼻咽冲洗液IgA抗体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ALT内淋巴细胞明显增生(P〈0.05),其中CD4^+、CD8^+T细胞均有增生(P〈0.01),CD4^+/CD8^+比值降低(P〈0.05)。NC中淋巴细胞数明显升高(P〈0.01),以CD4^+T细胞水平为主(P〈0.01)。GALT部位PP淋巴细胞增生显著(P〈0.01),主要以CD4^+T细胞为主;而IEL以CD8^+T细胞增生为主(P〈0.01),CD4^+/CD8^+比值降低(P〈0.05)。结论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BALB/c小鼠可有效诱导NALT和GALT黏膜部位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60.
随着寄生虫病在我国人群中分布和数量的改变,以及寄生虫学课时数的减少,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结合本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建立、实施了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网络教学为辅助、实践教学为延伸的立体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