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5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目的:观察新近发现最强的缩血管活性肽之一的尾加压素对体外培养的人单核巨噬细胞DNA,RNA及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10/12在南方医科大学心内科实验室及广州军区总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取健康自愿者50 mL新鲜静脉血,用聚乙酰胺吡咯烷酮包被的硅胶颗粒液(d=1.130)分离单核细胞.采用24孔塑料培养板,每孔加入有巨噬细胞特性、浓度为2&;#215;105 个/mL细胞0.5 mL,随机分成4组.分别加入1&;#215;10-8,1&;#215;10-9,1&;#215;10-10,0 mmol/L尾加压素,每组再随机分成3小组,分别加入3H-Leu,3H-TdR,3H-UR 3.7&;#215;10 10Bq/mL.培养7 d,分别于第1、4、7天测定样品3H-Leu,3H-TdR,3H-UR的放射性,并分别代表蛋白质、RNA、DNA的合成状态.细胞蛋白含量测定:将细胞培养于8孔塑料培养板中,随机分成4组,培养至第3天分别加入1&;#215;10-8,1&;#215;10-9,1&;#215;10-10,0 mmol/L尾加压素,继续培养4 d,收集细胞.Lowery法常规测细胞蛋白含量.结果:①在RPMI 1640+300 mL/L自体血清中,细胞生长、成熟、分裂状态良好,细胞合成DNA、RNA、蛋白质迅速,尤以3H-UR掺入作用较强.②成熟的人单核巨噬细胞与1&;#215;10-8,1&;#215;10-9,1&;#215;10-10,0 mmol/L浓度范围的尾加压素孵育24 h,未见细胞有形态学改变.1&;#215;10-10 mmol/L浓度尾加压素在24 h时即对3H-UR,3H-TdR掺入有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和时间延长,作用均加强;且在1&;#215;10-9,1&;#215;10-8,mmol/L浓度下对RNA作用较DNA强(0.608&;#177;0.005,0.730&;#177;0.007,t=18.8,P<0.01;0.500&;#177;0.007,0.571&;#177;0.004,t=10.4,P<0.01).③加入1&;#215;10-8,1&;#215;10-9,mmol/L浓度尾加压素与未加入尾加压素组比较对蛋白质的合成有抑制作用[(22.4&;#177;0.707)&;#215;10-3,(32.5&;#177;0.634)&;#215;10-3 dpm,t=23.8,P<0.01;(27.35&;#177;0.636)&;#215;10-3,(32.5&;#177;0.634)&;#215;10-3 dpm,t=12.8,P<0.01],但对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作用明显低于对DNA,RNA合成的抑制作用(0.688&;#177;0.003,0.571&;#177;0.004,0.500&;#177;0.007,t=12.3,17.5,P<0.001;0.840&;#177;0.007,0.730&;#177;0.007,0.608&;#177;0.005,t=9.6,31.2,P<0.001).④1&;#215;10-8 mmol/L尾加压素与成熟人单核巨噬细胞共同作用4 d,与未加入尾加压素组比较,细胞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0.225&;#177;0.012,0.319&;#177;0.027,t=5.76,P<0.001),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尾加压素在1&;#215;(10-10~10-8)mmol/L浓度范围内对单核巨噬细胞DNA,RNA合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对RNA较强,对蛋白质作用较弱;其与成熟过程中人单核巨噬细胞较长时间孵育时,对蛋白质合成抑制作用变明显.尾加压素抑制单核巨噬细胞DNA,RNA,蛋白质合成代谢,从而影响细胞生长、分裂增殖及免疫吞噬等功能.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窒息新生儿肾上腺髓质素活性片段(ADM、ADT)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抽取正常及窒息新生儿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浆,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窒息新生儿150例(其中轻度者84例,重度者66例),正常新生儿80例,生后不同时问血浆ADM,ADT含量。结果:(1)正常新生儿出生1h ADM、ADT含量分别为(30.42±4.35)pg/ML,(20.18±3.78)pg/mL,出生48h、5d略有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2)不同程度窒息新生儿ADM、ADT均较正常儿增高,且重度窒息患儿明显高于轻度窒息患儿,P〈0.01;(3)窒息新生儿ADM、ADT在不同时间呈动态变化。ADT以生后48h增高最为显著。结论:窒息新生儿ADM、ADT有显著增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新生儿窒息病情演变诊断和治疗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3.
目的本研究旨在确定在完整大鼠模型中,心肌缺血预适应是否具有心肌保护作用,且这种保护作用是否由KATP通道介导。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IPC组、优降糖十IPC组和优降糖组。所有动物均接受30min缺血/2h再灌注。预适应方案由3次5min缺血/5min再灌注组成。梗塞大小由硝基四唑氮蓝染色判定,并以坏死区占危险区的百分率表示。结果IPC几乎完全抑制了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但这种保护作用不能被KATP通道阻滞剂优降糖所阻断。IPC也能显著缩小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肌梗塞范围,且这种作用能被优降糖完全取消。结论IPC的心肌保护作用是由KATP介导的。  相似文献   
54.
目的:评价以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氯吡格雷片及静脉滴注肝素的抗血栓方案,对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45例患者,其中≥70岁的高龄组患者63例,<70岁的非高龄组患者82例,均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使用上述的抗血栓方案。观察出血的并发症及冠状动脉内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高龄组中发生皮下及尿路出血各2例(3.2%),非高龄组各3例(3.7%),2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与非高龄组中均有1例(1.7%,1.2%)发生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要严密观察及控制抗血栓指标,对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氯吡格雷片及静脉滴注肝素的抗血栓方案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植入血管内支架(IVS)后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心纳素(ANP)、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ugⅡ)的影响。方法:37例冠心病患者行PCTA,其中植入IVS15例。分别手术前即刻,术后即刻及6、12、24h取股动脉血采用放免分析法测定CGRP、ANP、ET、AnsⅡ水平。结果:CGRP手术后即刻始显著升高并持续至术后24h(P<0.01);ANP手术后即刻升高达峰值水平(P<0.001)持续至术后12h(PTCA组)及24h(PTCA+IVS组);水后6hET始显著升高(P<0.001),PTCA+IVS组先于PTCA组降至术前水平;AugⅡ术后即刻显著升高并持续至12h(P<0.001)。其余时间点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PTCA及植入IVS后对4种心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与单独行PTCA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并溶栓治疗急性外周动脉闭塞症的可行性。方法:经血管造影证实为外周动脉闭塞症患者13例,住院后行外周血管PTA或支架植入术,开通血管后,继以尿激酶动脉内灌注溶栓治疗。结果:闭塞血管开通率100%,死亡率7.7%,临床疗效好,近期(3个月)内未见复发者。结论:PTA联合溶栓治疗急性外周动脉闭塞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7.
为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预适应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是否具有保护作用,用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缺血预适应组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组。后组持续缺血前20min静脉注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10μg/kg)。所有动物均接受30min缺血/2h再灌注。预适应方案由3次5min缺血/再灌注组成。梗塞大小由硝基四唑氮兰染色判定,并以坏死区占危险区的百分数表示。结果发现,缺血预适应和降钙素基因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人自体肝癌细胞裂解物致敏的树突细胞(DC)瘤苗对自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从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诱导DC,用相关细胞因子及自体肝癌细胞刺激活化,制备DC瘤苗;观察刺激术前及术后CTL对自身胶原合成的抑制效果。结果肝癌DC瘤苗活化的术后自体CTL对自体血清中胶原蛋白有较强抑制作用,抑制率由术前的(835±116)mg/ml减少到术后的(412±218)mg/ml。结论肝癌DC瘤苗活化的术后自体CTL对自体胶原蛋白抑制作用比术前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进展的影响,是否促进炎症发展及AS斑块的不稳定、破裂甚至诱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C组)、AS对照组(AS组)、AS SD 1d组(SD1d组)、AS SD3d组(SD3d组)、AS SD 5d组(SD 5d组)、AS SD 7d组(SD 7d组)。5组大鼠建立AS模型后,其中4组再建立SD模型,制备主动脉组织标本,HE染色,光镜观察切片。检测血清TNF-α、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检测主动脉组织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结果随着SD时间的延长,大鼠AS病变进展逐渐加重。血清中TNF-α、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主动脉组织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逐渐增高。结论 SD可加速大鼠机体的炎症发展,引起不稳定斑块的出现从而促进AS进程。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C反应蛋白(CRP)诱导内皮细胞炎症相关因子可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及可能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及1、5、10、20mg/L CRP处理组,分别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进行相应浓度的CRP处理.采用RT-PCR法检测对照组及各CRP处理组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