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72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293篇
预防医学   77篇
药学   83篇
  1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DF)患者骰骨病变的MRI及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不同类型的足部病变患者的MRI、X线资料,其中DF组54例,非DF组70例,观察两组患者骰骨信号改变、单纯骨髓水肿、骨髓水肿合并骨折、骰骨与周围骨的关系的MRI、X线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骰骨信号改变、单纯骨髓水肿、骨髓水肿合并骨折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F组中,18例(18/54,33.33%)表现为单纯骨髓水肿,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非DF组中,8例(8/70,11.43%)单纯骨髓水肿。DF组中,6例(6/54,11.11%)表现为骨髓水肿合并骨折,骨折T1WI呈线样、模糊低信号影,骨皮质不连续,仅1例骰骨骨折X线平片可见;非DF组中,1例(1/70,1.43%)表现为骨髓水肿合并骨折,X线平片不可见。DF组,1例骰骨骨髓炎,3例骰骨周围关节腔积液,2例合并夏科关节病;非DF组1例可见关节腔积液。结论 DF患者较非DF患者骰骨更易受损,出现骨髓水肿和骨折,结合MR影像特征有利于对DF患者骰骨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52.
脊髓炎是一种脊髓炎性病变导致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综合征,常常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主要包括疾病相关性脊髓炎和特发性横贯性脊髓炎。临床中对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型脊髓炎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但随着神经高级影像学的快速发展,MRI已成为MS型脊髓炎诊断的重要手段。现就MS型脊髓炎MR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3.
夏科氏关节病是骨、关节和软组织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多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所致,最常发生在足部及踝关节。由于关节稳定性下降,溃疡反复发作,该病是一种变形和破坏性过程。因此,早期诊断及鉴别CN和骨髓炎对指导治疗至关重要。通常在晚期伴发中足部溃疡情况下,易伴发骨髓炎。常规检查方法通常诊断不明确或存在误诊情况。多种MRI新技术,不但能做出较准确诊断及鉴别CN和骨髓炎,并能指导临床治疗及改善患者预后情况。作者就目前足部夏科氏关节病的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普通探头引导下经皮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与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48例不能确诊的脏器占位病变在超声引导下行针吸细胞学检查,作为诊断组;治疗性穿刺94例,作为治疗组。结果 诊断性穿刺48例中,取材成功46例,失败2例,检查结果证实为恶性肿瘤的36例,良性病变10例,诊断准确率95.8%。治疗性穿刺94例中,治愈64例,有效23例,无效或效果不明显7例,总有效率92.6%(87/94).结论 普通探头引导下经皮穿刺,在各脏器占位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应用超高场强MR T2*-mapping序列定量评估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动物模型的脊髓病变。方法 6~8周雌性C57BL/6小鼠,MOG35-55诱导制备EAE模型10只(实验组),同龄健康对照组10只。在造模后第18天,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脊髓行T2*-mapping序列扫描,经后处理软件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脊髓感兴趣区T2*值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第12天大鼠的体质量开始减轻,第14天神经学评分逐步增加。对照组体质量无明显减轻。MR T2*加权像显示实验组脊髓内病灶呈不规则点片状稍高信号;对照组脊髓呈均匀等信号。T2*值实验组[(12.66±1.78) ms]和对照组[(17.80±2.06)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各评分T2*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高场强MR T2*-mapping序列能够清晰显示小鼠脊髓病灶,并且可对病灶组织内铁含量进行定量测定,为EAE模型脊髓病变的无创检查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56.
BTXA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观察尿道括约肌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对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不协同的疗效。比较两种注射途径的优劣。方法:选择存在逼尿肌-括约肌不协同的17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尿道外括约肌BTXA注射,分为经尿道(TU)注射组和经会阴(TP)注射组,TU组采用膀胱镜定位4点注射法,TP组采用肛门指检定位1点尿道周围注射法,每病例注射100U。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排尿障碍情况均有显著性改善,注射后3天-2周开始出现漏尿次数及间断导尿次数减少,残余尿量减少,每次排尿量增加;治疗后1个月的统计结果显示,间断导尿次数、残余尿量减少,每次排尿量增加(P〈0.05),注射后1个月尿动力学检查提示第一次无抑制性收缩时膀胱容量及最大膀胱容量增加(P〈0.05),最大尿道压降低(P〈0.05);注射后3个月上述指标虽有所回升,但并未回到注射前;两种注射途径在排尿日记及尿动力学参数的变化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尿道外括约肌的BTXA注射治疗可明显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的逼尿肌-括约肌不协同,改善排尿功能,降低残余尿量及漏尿的发生,减少尿路感染及自主神经反射的发生:经会阴注射和经膀胱镜注射对神经原性膀胱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7.
膀胱神经鞘瘤1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患者男 ,32岁。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 3天 ,伴尿频、尿痛 ,无畏寒、发热及腰痛。查体 :腹平软 ,无压痛、反跳痛 ;双肾、输尿管及膀胱区无叩、压痛 ,未扪及包块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 :WBC1~ 2个 /HP ,RBC满视野 /HP。B超 :膀胱内探及 6 .0cm× 5  相似文献   
58.
患者女,35岁.右侧肢体无力10天伴头昏、口齿不清,并出现理解和听说困难、嗜睡伴躁动不安等精神异常,无发热.  相似文献   
59.
昆明医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探讨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0  
现代康复医学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后,康复医疗事业发展迅速,但由于我国康复治疗专业教育滞后,我国康复治疗师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口,必须从短期教育培训急需人才向正规教育培训合格人才发展。目前,全国已有4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康复治疗本科教育,70多所普通院校开设了康复治疗专科教育。但各院校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学时安排、师资水平、教材的选择安排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使我国的康复医学教育很难与国际接轨。2005年,在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努力下,昆明医学院获教育部批准成立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计划每年招生30名,招生对象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后获理学学士学位。目前,2005届、2006届及2007届87名学生已入校就读。  相似文献   
60.
李咏梅  厉曙光  宋伯根 《中国临床康复》2004,8(6):1152-1153,F003
目的:初步研究阿霉索导致血管壁脂质过氧化状态下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及P105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并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康复介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阿霉素低剂量组(10mg/kg),阿霉素中剂量组(20mg/kg),阿霉索高剂量组(40mg/kg),对后3组分别一次性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阿霉索,制备脂质过氧化模型。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血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运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大鼠主动脉中的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P105共活化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阿霉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丙二醛的含量分别为(12.6&;#177;3.8),(17.4&;#177;2.9),(20.9&;#177;3.4),(24.5&;#177;4.1)μmol/L,其中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丙二醛含量高于对照组(t=2.27,P&;lt;0.05;t=2.89,P&;lt;0.01);RT-PCR结果表明FN,P105 mRNA在不同剂量模型组呈不同程度的高表达。结论:在阿霉索导致血管壁损伤后,有FN,P105基因的高表达,脂质过氧可能通过多种途径诱导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