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179篇
  免费   3872篇
  国内免费   2026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101篇
妇产科学   7501篇
基础医学   3092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13718篇
内科学   3779篇
皮肤病学   514篇
神经病学   175篇
特种医学   28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0篇
外科学   3821篇
综合类   35258篇
预防医学   10455篇
眼科学   67篇
药学   14291篇
  159篇
中国医学   8144篇
肿瘤学   2999篇
  2024年   372篇
  2023年   1386篇
  2022年   1640篇
  2021年   2200篇
  2020年   2348篇
  2019年   2990篇
  2018年   1295篇
  2017年   2836篇
  2016年   2846篇
  2015年   3124篇
  2014年   5418篇
  2013年   5659篇
  2012年   6634篇
  2011年   7237篇
  2010年   6611篇
  2009年   6202篇
  2008年   6581篇
  2007年   6026篇
  2006年   5378篇
  2005年   5348篇
  2004年   4195篇
  2003年   3727篇
  2002年   3218篇
  2001年   2719篇
  2000年   1931篇
  1999年   1566篇
  1998年   1379篇
  1997年   1257篇
  1996年   1093篇
  1995年   928篇
  1994年   739篇
  1993年   516篇
  1992年   454篇
  1991年   378篇
  1990年   264篇
  1989年   300篇
  1988年   109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 毫秒
51.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开封市祥符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2例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产妇,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在常规止血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24 h出血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统计产妇病死率和子宫切除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49/51),高于对照组的84.31%(4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血性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未出现产后出血病死者;两组子宫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止血效果显著,缩短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可降低子宫切除风险。  相似文献   
52.
53.
董微  张博  邵超 《西部医学》2019,31(5):679-682+688
【摘要】目的 探讨鲜天南星水提取物对小鼠子宫纤维瘤的抑制作用及对小鼠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SD健康雌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3组,每组各10只,对模型组、实验组进行子宫纤维瘤模型建立,正常组不作处理。实验组小鼠予以鲜天南星水提取物进行干预,正常组、模型组小鼠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对小鼠子宫重及子宫系数进行统计计算,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结果 干预后,模型组及实验组小鼠子宫重及子宫系数均高于正常组,实验组小鼠子宫重及子宫系数均低于模型组(P<0.05);干预后,模型组及实验组小鼠血清E2、P、FSH、LH水平均高于正常组,但实验组小鼠血清E2、P、FSH、LH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鲜天南星水提取物可对小鼠子宫纤维瘤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能对E2、P、FSH、LH等激素水平进行调控,为子宫纤维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分析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妇产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腹式子宫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术中及术后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均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P <0.05;研究组患者出现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45%;对照组出现1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妇产科手术患者采取阴式子宫切除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产妇中晚孕期子宫破裂的危险因素及相应助产预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5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分娩的瘢痕子宫产妇9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实施助产预案对瘢痕子宫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妇年龄、BMI、剖宫产次、人工流产次、本次妊娠瘢痕厚度、新生儿体质量以及妊娠间隔时间与瘢痕子宫产妇中晚孕期子宫破裂显著相关(P0. 05)。观察组受试产妇子宫破裂发生率明低于对照组(4. 44%vs.15. 56%)(P0. 05)。观察组受试产妇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327. 18±48. 62) min vs.(423. 25±62. 17) min],产后2 h出血量明显降低[(286. 32±52. 71) ml vs.(347. 18±60. 97) ml](P0. 05)。观察组受试产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受试产妇娩出新生儿体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3 106. 71±303. 61) g vs.(3 540. 27±426. 39) g],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 00%vs. 4. 44%)(P0. 05);两组受试产妇娩出新生儿Apgar评分[(8. 95±1. 23)分vs.(9. 02±1. 30)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瘢痕子宫产妇中晚孕期子宫破裂的危险因素包括产妇年龄、BMI、剖宫产次、人工流产次、本次妊娠瘢痕厚度、新生儿体质量以及妊娠间隔时间,制定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助产预案有助于降低产妇子宫破裂发生率,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细胞凋亡变化及Rac1、Cdc42的表达意义,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寻找新的靶点。方法选取3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异位囊肿组织作为EMs异位内膜组,对应的30例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作为EMs在位内膜组,另选择3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作为正常组。电镜下观察子宫内膜细胞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Rac1、Cdc42表达情况并进行半定量分析,Western blot定量和实时定量PCR法分别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Rac1、Cdc42蛋白表达情况和Rac1、Cdc42 mRNA表达情况。结果相对于正常组,EMs异位内膜组和EMs在位内膜组细胞超微结构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凋亡异常改变,以细胞核、细胞器形态结构异常最为明显。EMs异位内膜组和EMs在位内膜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5),EMs异位内膜组和EMs在位内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Rac1、Cdc42相对表达量EMs异位内膜组明显高于EMs在位内膜组(P均0.05),EMs在位内膜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Rac1、Cdc42 mRNA相对表达量EMs异位内膜组明显高于EMs在位内膜组(P均0.05),EMs在位内膜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细胞超微结构异常,细胞凋亡减少,且组织中存在Rac1、Cdc42大量表达,其信号途径可能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转移,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58.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学组)组织专家首次提出了《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并已正式发表。这将对规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术前评估、术中处理以及术后监测起到积极作用。笔者对《共识》的临床指导价值和诊治要点进行解读,帮助临床医师以及影像科医师更好地理解《共识》并加强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采用消癥止痛方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按掷币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予以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癥止痛方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包括胞中硬块、经行腹痛、月经量多、经色紫黯、经期错后等)积分与痛经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各中医证候积分与痛经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83%比70.21%,P<0.05)。结论消癥止痛方能显著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痛经、月经失调及中医证候等症状。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