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9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目的 通过研究枳实及其含药血清对慢传输性便秘(STC)大鼠离体肠平滑肌条作用,探讨平滑肌所处的机能状态,体液因素是否是造成枳实在体与离体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方法 SPF级健康Wistar大鼠3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4组:即枳实提取物治疗正常组(治疗正常组)、枳实提取物治疗STC组(治疗STC组)、STC模型对照组(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正常组),每组8只.建立STC大鼠模型后第2天治疗正常组及治疗STC组开始给予枳实提取物灌胃,模型组及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治疗28 d后治疗正常组及治疗STC组均于灌服相应药物1 h后,从腹主动脉取血1 mL,分离枳实含药血清;并抽取正常空白对照组大鼠血清用作正常血清对照组.正常大鼠及STC大鼠结肠肌条分别在盛有5 mL Krebs液(37 ℃)并供给95% O2和5% CO2混合气体的灌流肌槽中孵育,记录肌条的自发收缩活动.分别观察加入枳实提取物,枳实含药血清后对正常大鼠及STC大鼠结肠肌条收缩活动的影响.结果 枳实对正常大鼠离体结肠肌条呈抑制作用,表现为振幅减小,频率降低,但与给药前对照值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枳实含药血清作用于正常大鼠离体结肠肌条,可以使频率加快,振幅加大,但与对照值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虽然枳实提取物对STC大鼠离体结肠肌条运动的兴奋性作用与给药前对照值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其含药血清可以使结肠肌条的运动频率加快(P<0.05).结论 枳实提取物对正常及STC大鼠离体结肠肌条的作用效应存在差异.枳实含药血清对正常及STC大鼠离体结肠肌条均呈兴奋作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诊断肝癌的价值。方法在肝癌107例、肝硬化53例、肝衰竭患者40例和健康人34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P73浓度,采用ROC曲线寻找GP73诊断肝癌的最佳截断点,并与AFP进行比较,以评价GP73诊断肝癌的价值。结果原发性肝癌、肝硬化和慢性肝衰竭患者血清GP73水平分别为123.5±22.4ng/ml、108.9±30.3ng/ml和130.3±45.6ng/m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人群(44.1±38.9ng/ml,P〈0.05);原发性肝癌、肝硬化和慢性肝衰竭患者血清AFP水平分别为236.6±205.3ng/ml、5.3±5.56ng/ml和53.9±40.40 ng/ml;选择血清GP73最佳截断点为77.4ng/ml,其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89.6%,特异度为100%,AFP的最佳截断点为35.4ng/ml,其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64.2%,特异度为100%;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GP73水平在不同年龄、性别、Edmondson分级和结节数目多寡之间无显著性相差,而在不同肿瘤大小、TNM分期和是否合并肝硬化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GP73诊断肝癌的灵敏度优于AFP,尤其在AFP阴性患者诊断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构建HCBP6及HCBP6不同位点模拟磷酸化的绿色荧光蛋白重组质粒,明确其亚细胞定位.方法 以构建含有570 bp的HCBP6外显子基因的绿色荧光蛋白重组质粒为基础,应用快速定点突变技术构建HCBP6不同位点模拟磷酸化的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测序并进行序列比对.利用jetPRIME转染体系将HCBP6及HCBP6不...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射频消融术(RFA)联合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BM、CNKI、VIP及Wanfang八大数据库,同时辅以其他检索,收集所有相关的临床对照试验(CCT)。由2位评价员按照研究计划书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并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后,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个CCT(1 37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RFA+PEI组的1、2、3年生存率及肿瘤完全坏死率高于RFA组,局部复发率低于RF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发热外,RFA+PEI组不增加其他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RFA+PEI组 1年生存率、肿瘤完全坏死率高于PEI组,局部复发率低于PE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RFA或单纯PEI治疗相比,RFA联合PEI治疗肝癌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和肿瘤完全坏死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并具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但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55.
脑卒中合并酒精戒断综合征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酒精戒断综合征临床上并非少见,与单纯性脑卒中相比,其临床表现与治疗均具有特殊性。当出现精神行为异常时与急性脑血管病症状相近,容易混淆而导致漏诊。本次研究总结脑卒中住院出现酒精戒断综合征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高原寒区战时肢体枪弹伤对肝酶谱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4只实验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组(GZ)、高原平时致伤组(GP)和平原平时致伤组(PP),分别于伤前、伤后不同时相点采静脉血,测定ALT、γ-GT、LDH和Cr、BUN含量.结果 (1)PP组在伤后早期ALT、γ-GT、LDH均有一个轻度升高,GP组在伤后ALT、γ-GT、LDH变化与PP组基本一致,但变化的程度较重 而GZ组伤前肝酶谱有轻度改变,伤后改变的程度较GP组显著,而且持续的时间较长.(2)PP组动物伤后早期肾功能有轻度改变,2 d基本恢复.GP组伤后肾功能改变与PP组基本一致,但改变的程度稍重.GZ组伤后肾功能改变显著重于GP组,而且出现的时间早、恢复时间晚.结论 高原高寒地区战时环境肢体枪弹伤后,肝酶谱和肾功能异常出现早、程度重、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高原高寒环境下肢体枪弹伤后机体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的变化特点.方法 将24只小型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组(GZ)、高原平时组(GP)和平原平时组(PP),分别于伤前、伤后30 min、2 h、6 h、12 h、1 d、2 d、3 d、5 d、7 d、10 d、14 d采静脉血,测定血糖、乳酸、游离脂肪酸和总氨基酸.同时于伤前、伤后7 d和14 d称量动物的体重.结果 (1)伤后30 min,PP组、GP组、GZ组的血糖分别为伤前的142%、156%和179%,PP组、GP组分别于伤后1 d和3 d时与伤前无显著差异,而GZ组直到伤后14 d仍显著高于伤前水平.(2)伤后30 min,PP组、GP组、GZ组的血乳酸分别为伤前的203%、204%和233%,3组分别于伤后1 d、2 d和3 d时与伤前无显著差异.(3)伤后6 h及2 h,PP组和GP组血游离脂肪酸分别降至最低点,分别为伤前值的71.3%和33.9%,均于伤后2 d恢复至伤前值,至7 d时达高峰,分别为伤前的138%和177%.而GZ组伤前就是GP组的267%,伤后2 h为伤前的51.9%,此后逐渐升高,至1 d后稳定在伤前的84%上下,始终高于GP和PP两组.(4)伤后3组总氨基酸早期升高幅度依次为GZ〉GP〉PP,PP组伤后12 h时、GP组伤后7 d时与伤前无统计学差异,GZ组伤后14 d仍高于GP组.(5)伤后动物生长速度依次为GZ〈GP〈PP.结论 高原战时枪弹伤后,机体糖代谢呈现高分解高酵解的特点,脂肪代谢呈现高分解高消耗的特点,蛋白质代谢呈现高分解低合成的特点,强度和持续时间依次为GZ〉GP〉PP.  相似文献   
58.
高原寒区战时环境猪肢体枪弹伤简化初期外科处理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原寒区战时环境下枪弹伤后伤道初期外科处理原则。方法 108头小型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传统清创延期缝合固定组(GCT)、高原战时致伤一期清创固定缝合组(GYQ)、高原战时致伤简单清创引流延期缝合外固定架固定组(GJD)3组,分别于每组伤后6、12、24、36、48、72 h进行相应的初期外科处理。结果 (1)高原战时环境伤道组织肉眼可辨的炎性分界时间为伤后12~24 h;(2)伤道组织在伤后24 h明显肿胀,36~48 h肿胀达高峰,清创后7 d组织肿胀显著消退;(3)伤道感染最早发生在伤后24 h,伤后12~24 h清创细菌清除率最高;(4)GYQ组各时相点初期外科处理的伤道局部总感染率都很高,GCT组和GCT组36 h以后各时相点处理的局部总感染率均很高,GJD组在伤后的6~24 h初期外科处理的未见感染发生,36 h以后各时相点的局部总感染率与GCT组相似;(5)伤道闭合后28 d解剖动物发现,局部感染动物大多有全身脓毒血症,在肺、肝、脑、肾等处均有广泛的散在的脓肿形成,早期死亡动物在肺、肝、肾等脏器也可见广泛的出血点。GCT组和GYQ组早期死亡率较高,GJD组在任一时相点均未见死亡动物。结论高原战时环境肢体枪弹伤不行一期缝合、不做骨折一期内固定,伤后早期不宜扩大清创范围,伤后6~24 h实施简单初期外科处理是可行的,伤口延期缝合较佳时机在清创后7 d,应尽早应用外固定架进行骨折有效固定。  相似文献   
59.
1病例资料16岁女性,因头晕2个月、左耳听力丧失1个月、加重伴恶心呕吐4 d入院,外院MRI检查示左侧桥小脑角区占位,提示神经源性肿瘤,三叉神经瘤?面听神经瘤?(图1A^C)。入院体格检查:GCS评分15分,神志清楚,颈软无抵抗;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肢体肌力及肌张力正常,走路不稳,易向左侧偏倒,指鼻实验(+),生理反射对称,病理反射未引出;左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病人无遗传病史。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联合注射用人工骨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脊柱转移瘤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脊柱转移瘤患者进行多点RFA治疗后,注射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行PVP。观察手术并发症、术后椎体稳定性及复发情况。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脊柱ODI评分,对比术前及术后1、3、6、9、12个月患者疼痛及脊柱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2个月内,所有病例均无椎体肿瘤复发征象,无骨折发生。术后12个月内,Cobb角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改变。VAS和ODI评分在术后1个月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并维持稳定水平;术后12个月与术后1个月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RFA联合人工骨PVP治疗脊柱转移瘤效果显著,可长期维持椎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